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嚇走」了咖啡館的客人

是什麼「嚇走」了咖啡館的客人

*本文觀點僅代表一個求生欲極強二十多歲單身有點作愛貓狗愛咖啡愛吐槽的女青年作者本人,

不在乎其它咖啡愛好者和普通客人的立場

店名與裝修格局

店名帶有某些字

如果你的咖啡店名是什麼歐什麼岸什麼島還有漫什麼,我可能會在手機頁面上直接掃過,從門前直接走過不回頭。畢竟咖啡店那麼多,我真的不太容易相信這些名字,錯過就錯過吧,大家時間都很寶貴的,不多解釋 。

咖啡店取名這個事,其實可以聊一整篇,很多看起來很土的一般就會pass,但是不代表你取了個英文名你就洋氣了,很多店想表達一個中文裡很有意境的詞,然後翻詞典找到的英文單詞,很多時候這種店名真的會讓人啼笑皆非,答應我,以後不要這麼給小孩兒咖啡店取英文名好嗎?

比如某四川名店,英文店名表面看起來很符合咖啡,實際帶有LGBT群體里略se情的嫌疑,但是對店本身我還是很尊重的,咖啡也不錯。(不要問我哪家店了,再問自殺)

標題圖/主圖丑

很多時候除了朋友推薦,大部分會因為當下的需求去尋找附近的咖啡店,當我看到標題圖是冰淇淋華夫或者賣相不好看的冷凍蛋糕,我應該會直接跳過(專做華夫餅的不在討論範圍),不解釋。

不鄙視帶餐的咖啡館,反而很喜歡有精緻小食餐點的咖啡館。

燈光布局不舒服

個人喜歡寬敞明亮(不是金碧輝煌那種),雖然很多小咖啡館達不到寬敞,但是暗戳戳的真的不利於身心健康,我還不如去酒吧?如果局限於環境本身,沒有很充足的自然光,那店內光線布局就尤為重要,很多店滿滿亮瞎眼的射燈,總讓我喝著咖啡有種自己是個展覽品的錯覺。對於很多女孩子去咖啡館,都有自拍和拍攝食物飲品發圈的需求,所以,建議咖啡店多關注研究一下燈光。

座位不合理

關於座位設置,完全因店內格局而議。但隱私度很差的或座椅質量很差的基本就不太想去第二次。如果店主身高180以上,請你不要直接用你的身高來安排所有座位和擺放好嗎?真的很不友好,坐個吧台椅還要爬上爬下。。。

或者有些店純粹為了設計感,造價不菲但讓人感覺戰戰兢兢,甚至真的有危險,雖然不是說以為追求舒適要用沙發,但是基礎的舒適度和安全性還是蠻重要的。

吧台看起來不幹凈

雖說吧台衛生是直接和咖啡師有關的,但如果吧台的格局一開始就沒做好,咖啡師就增加了工作量,還可能被誤會沒做好工作。選擇簡單清淡的顏色易於清潔的材料,盡量避開直接用水泥,木材,顯臟。

在設計&裝修吧台之前可以多去別人店裡看一下(不要去星巴克),不是說星巴克不好,而是很多小型店根本不適合星巴克的布局。吧台工作區堆滿別人同款卻不用的東西,然後各種落灰,這樣看起來真的很沒食慾。合理花錢,合理購置,去繁從簡。

咖啡師Barista&老闆

不講衛生

長指甲?,頭髮油膩?,臉油膩?,圍裙或衣服不整潔?,其實我大多時候看到的咖啡師都很乾凈,很多還是完全in style,小可愛有品味的潮男潮女們,直接可以當平面模特那種。但是偶爾見到那種油膩的不講衛生咖啡師,真想把整家店都拉黑名單。

吧台管理差

咖啡師自己還算整潔,但是吧台管理差的咖啡師,就像上一條說的,現在的咖啡師都越來越有腔調,自己打點的很好,但是如果吧台管理不好就很扣分,如:做完咖啡不及時清理粉渣,收回來的杯子丟在水槽有時間玩手機但沒時間洗,打發完牛奶,蒸汽棒不擦乾淨,抹布混亂並且亂扔,出品杯子不幹凈,清潔起來馬虎等......

雖說很多時候我都不會盯著咖啡師工作,但是如果無意中看到,還是會覺得很annoying,吧台管理難道不是一個barista的基本職業操守?來,騷年,放下你練習拉花的拉花缸,我們先學習一下吧台管理。

想起一個好的例子,之前在公司的時候,吧台有一位咖啡師,年紀小,表達能力欠缺,有點沒主見,總是跟在屁股後面領導長,領導短,問這問那,但是做咖啡的時候幾乎是不帶思考的整潔,吧台管理優秀且出品穩定!很愛喝他做的咖啡,憑這些就原諒一下他的小幼稚了,畢竟作為一個barista,他是優秀的。

服務看心情

雖說,不需要你每次見到客人真的「很高興見到你」滿臉笑容,如果整個行業這麼要求,那我覺得是不人性的。但是服務標準還是得有,不能因為心情好,就跟客人多聊天,咖啡好好做,服務好;心情不好的時候,客人提要求,就讓客人加糖,這樣就不對了,碰到雞毛一點的,她能給你寫個千字文投訴。

話嘮說教型咖啡師/老闆

不排除有愛學習的客人,問題多一點的客人。或者做手沖咖啡給客人聞一下干香,給一張小卡片,都很好。每個人都解釋那麼清楚,這麼高標準的服務,你們真的,做,不,到。為自己的產品(品牌)打call,這完全ok,但是給客人洗腦,碎碎念,還請適可而止?

客人如果是用好奇寶寶臉看著你,你可以盡你們的義務,但是有些客人真的不需要的。作為咖啡師,有眼力勁兒比把咖啡信息背給客人聽更重要。

最可怕的是,很多咖啡店並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都是口口相傳,某大師傳徒弟,徒弟傳徒弟,簡稱「copy不走樣」。碰到那些特別樂意給客人教導,比如:手沖咖啡=精品咖啡??? 手沖咖啡神叨叨地做出「作法事」般的儀式感,如果我是客人,我一定落荒而逃。

咖啡店的客人

80%以上中老年客人

對,你的客人也會嚇走客人,如果我路過一家咖啡店,看到滿滿都是中老年男女,幾個人圍坐一桌侃侃而談,那我就......換一家吧。不是看不起中老年人,我只是不想把「跟爸媽去咖啡館」這種過年活動提早進行。雖然上海現在全面禁煙,之前在其它城市遇到在咖啡館抽煙的,那也是避之不及。

話嘮型&自來熟(真的熟)的客人

咖啡店的吧台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如同一個小小的社交圈,撇開沒位置的情況,我總結了一下坐咖啡吧台的人大概有:

1.「很懂咖啡」的愛好者

2.老闆/咖啡師的小迷妹弟

3.店開到哪跟到哪的老熟客

4.點評大v/吃喝博主

5.同行探店(咖啡師喝想開店的人)

其中比較可怕的分別是1,2,3,4,5

這些人一旦在吧台落座超過兩個以上,就會開始相談甚歡,形成一種結界,讓你無法靠近,覺得自己進到這家店就是一個錯誤,你為什麼要來!這裡容不下你的正確幻覺。

網紅&淘寶模特型客人

很多店在開的時候都很想自己會火,而火的第一大特徵就是:會有很多美麗的小姐姐來,然後帶著行李箱來拍照。這些還算OK,還有一些很大聲,搖頭晃腦(nai)拍/看抖音的客人?♀?......很多直男可能會想,這多好,多養眼,求地址。

嗯,你們開心就好。

以上,本文純屬亂寫,如有雷同,我們可以約個咖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長城合資背後,魏建軍砥礪前行20年,就為與寶馬喝咖啡?下篇
新零售時代 咖啡行業在市場的消費服務升級需要注意幾點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