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生態引得「稀客」來 「水上鳳凰」駕臨湘陰白泥湖

好生態引得「稀客」來 「水上鳳凰」駕臨湘陰白泥湖

近期,湖南湘陰縣白泥湖來了一群「水上鳳凰」。(攝影 澧水三青)

「水上鳳凰」原名水雉,被鳥類專家稱為淡水濕地上姿態最優美的鳥。(攝影 澧水三青)

「水上鳳凰」還有「凌波仙子」等美名。(攝影 澧水三青)

芡實葉子大且稜角不平,給水雉提供穩定、安全的棲息地。(攝影 澧水三青)

白鷺。(攝影 澧水三青)

同來的還有須浮鷗。(攝影 澧水三青)

水雉、白鷺、須浮鷗出現在白泥湖,說明該地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圖為須浮鷗。(攝影 澧水三青)

紅網時刻8月24日訊(記者 盧欣)俗話說,家有梧桐樹,不愁招不來金鳳凰。近期,湖南湘陰縣白泥湖真的來了一群「水上鳳凰」。「水上鳳凰」原名水雉,被鳥類專家稱為淡水濕地上姿態最優美的鳥,有著「凌波仙子」等美名。

白泥湖位於湘陰縣城以北,湘江匯入洞庭湖入口以東,臨近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水面面積近4000畝,屬於洞庭湖的水位調泄湖。記者現場看到,白泥湖湖面上浮滿芡實,天空飛翔著許多小鳥,不時撲向水面,在菱葉、芡實上行走。

據當地居民介紹,之前,這片水域主要養殖水產,從未有珍稀鳥類出現。2017年,益陽養殖戶毛向榮承包白泥湖,用來種植芡實和菱角。由於芡實種植對土壤、環境、水質都有一定的要求,稍遇除草劑、生活用水、工業廢水等污染即會死掉,毛向榮一直精心維護。茂密生長的芡實對不同富營養化水體水質有改善效果,也引來上百隻水雉來此棲息繁衍,「同來的還有白鷺、須浮鷗,特別壯觀。」此外,工人們在湖區發現數百個鳥蛋,「這是『落戶』白泥湖了。」

白泥湖出現大量白鷺、水雉、須浮鷗的消息在湖南各環保組織及鳥類攝影群中引發熱議,他們紛紛前往白泥湖,搭起帳篷,架起「長槍短炮」觀察、記錄這一珍稀動物。一位鳥類攝影愛好者說,「水雉有上百隻,白鷺有上萬隻,須浮鷗也有很多。」

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何建軍介紹,湖南西洞庭湖、南洞庭,包括大澤湖、松雅湖都曾有水雉出現,但是這麼大規模的種群來訪,實屬罕見。最大的功臣,應是白泥湖大規模種植的芡實。「芡實貼在水面生長,葉子大且稜角不平,蛇、鼠不便於行走,給水雉提供穩定、安全的棲息地。周邊豐富的食物來源也是它們選擇白泥湖的重要原因。」何建軍說,「水雉出現在白泥湖,也充分說明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為留住「水上鳳凰」,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已決定在湘陰白泥湖設立湖南省第一個民間夏候鳥保護觀測站,國內知名鳥內攝影網站攝鳥人網也計劃在此設立首個洞庭湖鳥類攝影基地,以影像的力量喚起社會對鳥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關注。

(盧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