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明星運動都穿暴汗服,汗水越多瘦得越快?真相其實是…

明星運動都穿暴汗服,汗水越多瘦得越快?真相其實是…

在許多人看來,運動後大汗淋漓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彷彿那些汗珠就是身體排出去的毒、被消耗掉的脂肪。比如,當看到一個人渾身是汗地跑完步的時候,就會認為他的運動效果會比那個沒怎麼出汗的人更好。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且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

今天就進入我們心率科普「掏心窩」第二講

出汗越多≠減肥越有效

出汗量可以作為一種輔助的參考,和其他指標一起判斷運動強度是否足夠,但並不是運動是否達到效果的標準。若以此為依據,還有可能因過量出汗造成不良後果和影響。輕者會頭暈、心慌、胸悶,重者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脫水暈厥。

不久前,網上就曾出現過這樣的新聞,一女子為了減肥,身穿暴汗服在家裡的跑步機上跑步。跑了大約15分鐘,家人只聽「咣當」一聲,過去查看發現該女子倒在跑步機旁,已失去意識。經過家人的緊急搶救,過了幾分鐘之後才蘇醒過來,隨後被送到附近的醫院救治。

甚至我們也看到不少愛運動的明星曬出他們的運動照,身著暴汗服,大汗淋漓。

出汗越多,真的代表脂肪消耗越多嗎?

其實,出汗是人體體溫調節的一種途徑,出汗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散熱。因此,穿暴汗服運動流汗,消耗的並不是脂肪,而是維持機體新陳代謝的水分,當你補充水分後,大量的體重會回升回來, 實際給你造成的是一種體重丟失的假象快感。同時,大量出汗造成的脫水會導致頭暈,嚴重還會有生命危險。

那是不是出汗就跟減脂一點關係都沒有了呢?

沒這麼絕對,對同一個人來說,如果你在同樣的環境中運動,那麼你運動的強度越大,運動時間越長,往往出的汗也越多。也就是說,排除環境和個人因素的話,出汗量是跟運動強度、運動量成正比的。而一般來說運動量大些,減肥的效果也會好一些。這可能也是許多人覺得出汗越多,減肥效果越好的原因。

所以說出汗不是判斷一次的運動是否達到減脂效果的標準,只是一種輔助參考,還是通過主觀意願來進行判斷的,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發危險。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另一種有效的科學檢測手段和指標——心率。

相信部分朋友都聽說過「減脂心率」這一說法。心率本身只是個數值,但當我們清楚自己當下的心率數值所處的心率區間,就會使運動效果事半功倍。比如,減脂心率就是指運動時將心率控制在這個區間範圍內,減脂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

如何計算自己的減脂心率?

許多人在運動一段時間後,減脂效果不佳,就是因為心率太低,運動強度不夠,導致消耗脂肪的速度;或是運動強度太大,心率過高,體能跟不上無法堅持,還可能引起肌肉拉傷或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想要知道自己的最佳燃脂心率區間,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個人實際年齡。如一個人30歲,那麼他的最大心率大概為220-30=190。但我們都知道即使是同齡人,最大心率的差別也有可能會很大,這個公式只是一個平均值。

知道了自己的最大心率,我們就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得出自己的減脂心率區間(目標心率區間)。一般情況下,運動時的減脂心率區間為最大心率的 60%~70%;如,年齡30歲的小明,想要減脂,那麼他運動時的減脂心率就應該控制在:(220-30)×70% 到(220-30)×80% 的數值之間,也就是133~152這個範圍內。

除此之外,根據最大心率的不同百分比,還可以劃分出熱身心率(50%~60%)、有氧耐力心率(70%~80%)、無氧耐力心率(80%~90%)等不同的區間。在我們平時的運動鍛煉中,只要知道運動時的心率或心率所處的區間,就能一目了然的自己此刻的運動狀態、和該狀態下運動帶來的效果。同時,若在運動前就設定好訓練目標,運動時將心率保持控制在相應的區間範圍內,就既能提高訓練質量又能避免運動過度。

所以,出汗量並不能作為健身有效的考核標準,評論區里談一談你買過暴汗服嗎?穿起來感覺如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吧 的精彩文章:

減脂的正確打開方式——「邁開腿,管住嘴」
如果你真愛跑馬拉松,那就試試這樣練……

TAG:跑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