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來戰役中英軍有多水,為何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馬來戰役中英軍有多水,為何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原標題:馬來戰役中英軍有多水,為何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文/寂寞的紅酒


馬來戰役,也叫馬來亞戰役,是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在馬來亞地區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爭的雙方為英國和日本,雙方投入了二十多萬部隊,其中英國軍隊十四萬,日本軍隊七萬,戰爭持續了將近2個月,最終以英軍投降而結束。對於英國人的戰敗,人們普遍認為是英軍無能的結果,認為英國人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那麼馬來亞戰役中的英軍有多水,為何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首先,毋庸置疑,馬來戰役中英軍確實很水。因為參加馬來亞戰役的英軍是英國的地方殖民部隊,是由當地土著和來自其他英聯邦地區部隊組成的雜牌軍。這些部隊雖然數量不少,兵力高達9萬,但不管是訓練還是裝備都非常差,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為了防止他們暴動,這些部隊大部分沒有配備重火力,只有要塞中和部分白人部隊中有一定的重武器。馬來亞的英軍戰鬥力不高,裝備不行,士氣也不高,可以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別說讓日軍去打,讓義大利軍隊去都能打贏。



而日軍方面,對東南亞蓄謀已久,早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就抽調精銳部隊在海南島的叢林中訓練,為南下進攻東南亞做準備。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很快調集第5、第18師和近衛師三支精銳組成了約11萬人的第25集團軍。參與進攻的還有日本的海空軍,日本海軍出動了一支數量龐大的海軍艦隊,其中包括3艘航母、9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16艘潛艇以及大量的輔助艦隻。同時,日本還出動了約600架飛機和200台坦克。而英軍方面戰機數量僅僅253架,坦克一台都沒有,雙方差距明顯。可以說,馬來亞戰役中,日軍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儘管在馬來戰役前,英國人向新加坡增派了4.5萬人的援軍、141架飛機以及一支臨時拼湊的艦隊,但仍然無法和日本抗衡。


馬來戰役打響後,日本憑藉海軍和空軍的優勢很快奪取了制空權和制海權,並在泰國登陸,分三路迅速南下。結果毫無疑問,英軍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戰事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英國被日軍打的節節敗退,英國軍隊紛紛湧向新加坡,希望憑藉新加坡堅固的工事進行抵抗。日本在後面緊追不捨,很快包圍了新加坡,把新加坡圍得水泄不通。日本人切斷了新加坡的水源,並對新加坡不斷發起進攻。城內英軍士氣低落,又缺少淡水和補給,困守孤城的9萬英軍走投無路只好向日軍投降。由於英國當時正忙於歐洲戰事,無暇顧及遠東,所以讓日本人輕易得手。不過沒多久,英國人就開始發動反攻,在巴布亞和英帕爾等地屢敗日軍,打的日軍節節敗退,日本再也無力與英國人抗衡。等到歐洲戰事結束後,英國摩拳擦掌準備回來收拾日本的時候,日本竟然投降了。如果日本不投降,英國人肯定會狠狠的修理日本人。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太平洋戰爭》、《全球通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中日打了十幾年,為何日本沒有向中國宣戰
古代風靡一時的蹴鞠為何會毀於清朝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