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疆臣知道雍正愛吃荔枝,為了保鮮,想出了一個妙招,讓人拍案叫絕

疆臣知道雍正愛吃荔枝,為了保鮮,想出了一個妙招,讓人拍案叫絕

原標題:疆臣知道雍正愛吃荔枝,為了保鮮,想出了一個妙招,讓人拍案叫絕



荔枝在南方並不是什麼希罕物,在荔枝成熟的季節,掛滿山野村頭。


花錢去買,也不貴,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花上少量銀子,就可以大快朵頤,飽餐一頓。


大文豪蘇東坡被發配到嶺南,初嘗荔枝,美翻了,爽透了,手舞足蹈,揮毫作詩,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超愛吃荔枝,但陝地不產荔枝,怎麼辦?


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唐玄宗讓人從千里之外的嶺南進貢。


那個時代,沒有飛機、火車,貢品只能用快馬運。


《新唐書.后妃上》記:「妃(楊貴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荔枝保質期太短了,大概三至五天後就會變味腐壞,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這樣記:「(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從廣州到長安,路程約為2000公里,亦即約4000里,要趕在荔枝變質前送到楊貴妃手裡,一方面就得想辦法延長荔枝的保質期,另一方面爭分奪秒,加快速度。


怎麼延長荔枝的保質期呢?


古籍文獻里記,新摘下的荔枝,不去枝葉,第一時間裝在竹筒或者瓷器裡面,並嚴加密封,不作任何停留,立刻派送。

怎麼加快遞送速度呢?


唐朝在全國各地設有驛站,擔任傳遞公函、傳達緊迫軍事情報、接送官員、貢品運送和其他小件物品的運送等,30里一驛,每個驛站都裝備必定數量的工作人員和馬匹。按唐政府官方規則,快馬要求一天走六驛,即180里;再快些則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可以日馳500里——這是用於送赦書等緊迫公函的速度。



以上兩條做好,《資治通鑒》里有記:「妃欲得生荔支,歲命嶺南馳驛致之,比至長安,色味不變。」


但是,為了保證這「色味不變」,不知跑死、累死了多少驛馬,可謂勞命傷財!


明末學者張岱在其所著的百科類圖書《夜航船》中嘆息說:「唐天寶中,貴妃嗜鮮荔枝。涪州歲命驛遞,七日夜至長安,人馬俱斃!」


詩人杜牧因此寫詩譏諷: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序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頗堪玩味的是,就因為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廣西容縣人認為楊貴妃的故鄉在容縣,理由是容縣盛產荔枝。


楊貴妃的故鄉是否為容縣,這裡不展開討論,我只想說,不單單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全世界各地喜歡吃荔枝的不計其數,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三流九教,只是在古代運輸落後的情況下,難得一嘗其味罷了。


下面,說一個雍正吃荔枝的真事。


閩浙總督滿保想拍皇帝的馬屁,經常給皇帝呈送地方特產。


康熙五十八年三月,滿保到台灣巡查,聽人說當地盛產的「番酸果子」味道酸中帶甜,清脾健胃,是果中佳品,於是就給康熙上了一道奏摺,煞有介事地說:「再台灣所產番酸樹、番茉莉、竹子、亞蕉等物,恭繕漢文進單交付干總李岩,與貢品一併奏進聖上閱視。番酸果子至夏至方熟,俟成熟後再賚進御覽。」


實際上,這裡說的「番酸樹」及「番酸果子」,也叫「檨」,亦即芒果。當時的芒果還沒成熟,滿保只好吊康熙的胃口,說「俟成熟後再賚進御覽」,即果子成熟後再送給皇上親口嘗嘗。


一個月之後,芒果成熟了,滿保自己親口嘗了,那味兒,真是甜到憂傷——滿保憂傷這新鮮的果子怎麼才能送到皇上的嘴邊。


按照那個時候的運輸條件,芒果由台灣運到福建,再由專差進呈北京,時間需要差不多兩個月,保鮮那是不可能的了。


為此,滿保煞費苦心,與屬下官員反覆實驗,終於研究出一種「保鮮大法」,他在奏摺中說:「奴才於四月二十八日購到新鮮者,味甘微覺帶酸,其蜜浸與鹽浸者,俱不及本來滋味。切條晒乾者,微存原味,奴才親加檢看,裝貯小瓶,敬呈御覽。」


兩個月後,康熙嘗到了芒果乾,味同嚼蠟,大失所望,硃批回復說:「乃無用之物,再不必進。」

時間又過了五年,皇帝換成了雍正,滿保仍是閩浙總督。


怎麼討好這位新君呢?


滿保決定放大招,上人人愛吃的荔枝。


前文說了,荔枝的保質期也只有三五天,而從福建運送到北京,得花一兩個月,怎麼辦?


還是象之前那樣製作果乾招罵?



滿保才沒那麼傻,這次,他腦洞大開,想出了一個前人沒想到的辦法,於雍正二年四月初九日上奏摺給雍正帝,稱:「荔枝盛產於福建地方,小樹插桶內種植者,官民家中皆有,其味不亞於大樹所產者,此等小樹木載運船至通州甚易,並不致使官民勞累,亦無需運工,是以,臣等商議後,將臣我衙門種植桶內之小荔枝樹,於四月開花結果後,即載船由水路運往通州,經閏四月、五月兩月行走,於六月初,趕在荔枝成熟之季,即可抵達京城。為此,臣等僅出租船費用,因不需太多費用,是以,臣等節省辦理後,於本四月二十日啟程。為此謹具奏聞。」


看到了吧?滿保的辦法真令人拍案叫絕。


他要送的不單單是荔枝,而是桶栽成功、且已經結果的荔枝樹!


滿保估算:桶栽荔枝樹的枝頭已經掛果,那麼,經「閏四月、五月兩月行走」,六月初荔枝抵達京城後,也差不多成熟了,吾皇萬歲就可以從樹上一顆一顆地摘下享用了。

滿保還很貼心地說,「並不致使官民勞累,亦無需運工」、「臣等僅出租船費用,因不需太多費用」。



滿保這兩句話是必須的,因為,雍正的回復是這樣說的:「朕甚是喜好吃荔枝,聖祖皇考先前亦知情,雖然如此,僅是水果而已,並非飯茶,不能充饑,雖可解饞,實與爾等費力,再沿途滋生事端強行、眾人指責議論而分心,實不相符,既然爾等已令啟程,盡量少些,無需多捎。沿途即照爾等私物一般送往,即使有誤以致丟棄,為此朕豈有指責爾等之禮?若爾等均照此辦理,再酌情扔給爾等生路,若少有不便,為此無用之食物之緣故,朕豈有損害名聲之例乎?」


雍正和滿保君臣兩個,一唱一和,婊子也當了,牌坊也立了,當然,口福也有了。


雍正嘗了荔枝,龍心大悅,當時,他最鍾愛的臣子是年羹堯,專門摘了四顆,命人在六天之內從京師馳驛到西安。


年羹堯深感天恩浩蕩,寫了一道《謝賜鮮荔枝折》,說:「蒙恩諭一道並鮮荔枝四枚,臣敬謹開看,竟有一枚顏色香味絲毫不動,臣再東望九叩,默坐頂禮而後敢以入口也。」



還有,雍正七年,四川道監察御史李元直在廷上痛陳朝廷弊端,口不能止,「會廣東貢荔枝至,以數枚賜之」,李元直得了這幾顆荔枝,馬上閉嘴收聲。


閩浙總督滿保首創是以桶栽荔枝呈送京師的先例,其後的福建官員,莫不依法炮製。


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哈密瓜、蜜荔枝底簿》中記載,乾隆四十七年,乾隆帝避暑期間,福建巡撫楊魁所進鮮荔枝一百桶,共結果子四百七十三個。從七月初二日至十四日,詳細記錄了乾隆在承德離宮食用和賞賜荔枝的數目,以初二日為例:

(摘)下荔枝十一個,吊(掉)下六十四個。


上(皇帝)進四個;插瓶用兩個;給裕皇貴妃鮮荔枝二個;愉妃一個;六阿哥、八阿哥、和敬固倫公主、綿思阿哥、綿億阿哥、綿惠阿哥每位鮮荔枝一個;阿桂、誠親王、三寶、英廉、金簡、曹秀先、曹文植、豐珅音德每人鮮荔枝一個;穎妃、容妃、惇妃、順妃、誠妃、循妃、林貴人、祿貴人、明貴人、十公主、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每位鮮荔枝一個;睿親王、庄親王、鄭親王、束親王、福隆安、和珅、梁國治、董誥、福常安、永福、扎拉豐阿、德勒克、巴特、丹巴多爾濟、豐珅吉倫、喀寧阿、海蘭察、德保、孫權、台蒙阿、巴鍾、嵇璜,每人鮮荔枝一個;


熱河堪布喇嘛鮮荔枝一個;札什倫布堪布喇嘛鮮荔枝一個。



……


這天摘下、自動掉下的荔枝,乾隆皇帝只享用了四個,後來的嘉慶皇帝,即當時的十五阿哥,也只享一個。和珅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也是各得一個。


而且,這四百七十三個荔枝的分配,逐日記載至七月十四日。


可以說,這些鮮荔枝,堪稱宮廷珍品!

想那《西遊記》里登記在冊的人蔘果,也不過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說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座下第一謀士並非劉伯溫,而是此人,朱元璋為他曾親顧茅廬
朱元璋殺盡岳父郭子興的兒子?據考,郭氏子孫繁茂,還出一大文豪

TAG:覃仕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