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的學生,中國最懂鳥語之人,水平至今無人能比!

孔子的學生,中國最懂鳥語之人,水平至今無人能比!

龔自珍有一首詩很有名,雲,「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清朝奴化教育之下,中國社會僵化無比,人人爭當一枚合格的奴才,即便優秀如曾國藩,也逃不掉奴才命運,而沒有「不拘一格的人才」!

然而,這一病態的社會,並非中國的常態,這是清朝的特產。尤其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非常優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奇才層出不窮,奇思妙想不斷湧現!

其中,有一個人非常特別,屬於奇才中的戰鬥機:他是孔子的學生,卻是中國古代最精通鳥語之人,後來有一典故專門說他!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鳥語,不是現在說的外語,而真是鳥的語言!

此人叫公冶長,山東魯國人,如今諸城人,孔子的學生,也是孔子的女婿,後來終生治學不仕祿!據說,公冶長非常聰明,最讓人震驚的表現是:能聽懂鳥語!專業一點說辭叫:能解百禽之語!

有一次,公冶長從衛國返回魯國,即將到衛國邊境之前,聽到一群鳥兒嘰嘰喳喳,公冶長聽懂了意思,即:前往清溪吃死人肉!

走了不多遠,看到一老太婆路邊痛哭:兒子久出不歸,至今未回,可能已經死了,卻不知在什麼地方。公冶長就告訴老太婆,說:剛才聽到鳥兒呼喚,去清溪吃人肉,可能是你兒子吧!

老太婆走近一看,果真是她兒子,已經死在了清溪邊!隨即,老太婆就將此事告訴了村中官吏,這一行為導致公冶長被捕入獄。村官邏輯很簡單,如果公冶長沒有殺人,又怎麼知道死者死亡地點的呢?

公冶長被捕入獄之後,極力向獄吏辯解,由於他相貌堂堂,加上言辭鑿鑿,於是獄吏就說,「那你就試一下,如果能證明你懂鳥語,就放了你,如果不行,你就死定了!」

60天之後,機會來了!公冶長在獄中,忽然聽到獄牆上,有一群麻雀嘰嘰喳喳的亂叫。於是,他就向獄吏報告,白蓮水邊有一輛裝糧食的大車翻了,公牛折斷了角,地上糧食沒有打掃乾淨,麻雀在呼朋喚友去搞「聚會」!

獄吏派人前往一看,卻果然公冶長所說!後來,又發現公冶長還能聽懂燕子的語言,於是就相信了他懂鳥語,就把他給無罪釋放!

對此,孔子很不滿意,《論語·公冶長》中雲,「公冶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所謂縲紲( léi xiè),就是監獄!後來,這一句話演變成了一個典故,即:公冶非罪!意思是無辜蒙冤或入獄,猶如秦檜對岳飛的「莫須有」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從歷史記載上看,公冶長可能也是中國第一個懂鳥語之人,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或者說精通鳥語的水平,至今無人能比!即便如今科技昌明,也沒有人能如此精通鳥語!當然,公冶長精通鳥語,給人感覺不真實,鳥有思維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古代南方最能打的四大軍隊,支支都家喻戶曉,第四支天下第一!
曹操臨死前,為何不殺司馬懿,卻又留下一句讖語?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