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正的腰纏萬貫:館藏玉帶及玉帶板鑒賞

真正的腰纏萬貫:館藏玉帶及玉帶板鑒賞

玉帶是一種由數塊甚至二十多塊扁平玉板鑲綴裝飾的腰帶,是古代官階的標誌。玉帶板又叫為玉帶銙,有方形、長方形、桃形等,表面雕琢各種圖案。

玉帶制度始於北朝末期和隋唐,玉帶的材質和帶銙數量與官員的等級相對應。這種玉帶制度一直沿用到明代,至清代才廢除玉帶制度。以下欣賞一組館藏唐代至明代玉帶板。

一是唐代玉帶

1

2

3

上圖為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的長安南里王村唐竇皦墓出土的唐代玉梁金筐真珠蹀躞帶。玉帶表框皆以青白玉製作,部分泛淺綠。框內為「金筐寶鈿真珠裝」。玉表框在唐代文獻中稱為「玉梁」,該玉帶玉質溫潤瑩秀,製作考究。「金筐寶鈿真珠裝」豪華富麗,工藝精湛。

1

2

上圖為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伎樂紋白玉帶胯,玉質潔白細膩,上帶酥光。每一塊帶板都用剔地與陰線相結合的手法琢刻紋飾,為一胡人形象,或奏樂或舞蹈,形象生動。

1

2

上圖為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獅紋白玉帶胯,玉帶板邊緣較厚,無稜線,中間凸雕一隻獅子,獅形態名異以陰線勾勒突出獅子的細部,神態逼真。

二是宋代玉帶板

上圖為唐代到宋代過渡時期的鹿紋玉鉈尾,現收藏於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新疆和田青白玉,正面剔地淺浮雕一隻卧於坐毯上的梅花鹿,口銜祥雲;背面有五組穿綴固定皮帶的孔。以鹿為紋飾製作帶板,是宋代帶板紋飾題材的特徵,該器仍保留了唐代剔地隱起的工藝特色,局部的描繪與唐代相比有了細微的變化,坐毯從簡單的陰刻線表現發展到蓮花瓣和格紋的組合,動物的局部特徵也趨於細緻。

1

2

上圖為首都博物館收藏的宋代人物紋玉帶板,新疆和田青白玉,正面雕一高冠男子,蜷腿坐於氈墊上,似正在欣賞表演或演奏,雙手欲擊掌合拍。身穿寬大長袍,衣服的紋飾、衣褶的線條表現得極為靈動、細膩。背面刻數字 「九」,四角有牛鼻孔。

上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龍紋玉帶環,新疆和田白玉,龍張口,細頸,龍發後飄。身體扭曲,四周祥雲相伴。一扁孔橫貫兩側,可穿革帶。下部有一半圓形環。

三是元代玉帶板。採用鑽孔深雕法,線條簡潔粗獷,與唐宋那種打窪浮雕工法明顯不同。

上圖為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收藏的元代胡人戲獅紋玉帶板,新疆和田白玉,減地浮雕獅子和馴獅人形象。

上圖為杭州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元代胡人戲獅紋玉帶板,新疆和田白玉,單面雕,主體為身著窄袖、短袍、高靴的胡人戲獅的圖案,上部飾祥雲紋。

上圖為安徽省文物局收藏的元代胡人戲獅紋玉帶板,新疆和田青白玉,正方形,扁平體,緣邊浮雕一道凹槽,框內為壓地隱起雕琢,胡人一手擺動飄帶,一手拋球逗耍,獅子呈跳躍舞動狀。這兩塊元代玉帶板,從工法上與唐宋玉帶板的區別明顯。

上圖是一件另一種雕刻風格的元代玉帶板,廣東省博物館收藏,和田白玉材質,俏色飾雙螭,雙螭呈墨色。

四是明代玉帶及玉帶板。明代玉帶板雕刻精美,玉質較好,存世量也相對比較大,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許多明代玉帶板都採用多層鏤空雕刻,花下壓花,讓人嘆為觀止、愛不釋手。

上圖為定陵萬曆墓出土的玉帶,共20塊白玉飾件,玉質為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玉飾的背面鑽有對穿的小孔,長方形玉有四孔,一端為弧形長方形玉有五孔,扁長方形玉有二孔,桃形玉有三孔,用銅絲與革帶連綴在一起。

上圖為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收藏的明代花鳥紋玉帶,共16件,新疆和田青白玉,玉帶板透雕兩層花紋,底層為「卍」字紋,上層為花鳥紋,背面光素,有穿孔以供嵌於皮帶之用。此種工藝為晚明風格。

上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凌霄花紋玉帶,1套20塊,新疆和田白玉。每塊均透雕凌霄花紋及翻卷的花葉。在明朝冠服制度中,一品以上閣臣直至帝後才可使用玉帶。

上圖為首都博物館收藏的明代飛魚花草紋玉鉈尾,新疆和田白玉。

上圖為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收藏的明代三陽開泰玉鉈尾,共2件。

上圖為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明代龍紋玉帶板,新疆和田白玉。

最後集中欣賞一組館藏的明代玉帶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以上均為館藏明代玉帶板。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一幅古人搬家的畫,今人花了4個億買下,值!
遍於四海的華玉典藏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