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期待更多黨員引領新風

期待更多黨員引領新風

田小典「我去了以後啊,什麼都不辦,直接火化,一不燒紙,二不戴孝磕頭,我那副棺材回去就燒了,除了安排幫忙辦後事的街坊鄰居一頓便飯,什麼都從簡。」這麼簡樸真摯的話語,出自一位80多歲的老黨員——瀏陽市官橋鎮九龍村蘭芬片黨小組黨員黎干亮。在近日召開的黨員大會上,他在全體黨員面前作出承諾,全力支持移風易俗政策。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講,到了晚年,尤其是過世後,還是希望能夠「風光大葬」。而一些子女晚輩為了給大家留下一個孝親敬老的印象,更是不論有錢沒錢,都要吹拉彈唱好幾天,送別的人群一批又一批,喪宴辦了一頓又一頓。甚至在很多農村地區,有的子女為了給老人辦「身後事」,不惜舉債。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在於農村存在攀比之風:結婚生子、喬遷新居、慶祝大壽、子女升學等,都希望辦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小氣」「摳門」;尤其是在老人過世時,如果子女沒有讓老人風光大葬,甚至可能會背上「不孝」的罵名。對於很多子女而言,誰都不願意由此背上這樣的罵名。

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轉變觀念是根本。精神文明建設,說到底就是在人的頭腦裡面搞建設,其根本在於思想觀念的轉變。新時代倡導文明新風,移風易俗至關重要,而社會認同又是移風易俗的前提,社會認同需要大家轉變守舊觀念,摒除舊習陋習。

倡導文明新風,必須抓實黨員幹部的主體責任,加強基層黨員在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反對鋪張浪費、倡導文明新風方面的引領作用。關鍵少數的先行帶頭作用,常常能影響帶動絕大多數群眾。期待有更多的黨員向瀏陽這位老黨員看齊,多一些移風易俗的主動引領和擔當,多倡導一些社會正能量,讓自己真正成為群眾看齊、效仿的標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