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是歷史上最會喝茶的皇帝?

誰是歷史上最會喝茶的皇帝?

原標題:誰是歷史上最會喝茶的皇帝?


繼幾年前「四爺很忙」之後,乾隆爺也開啟了屬於他的「霸屏」模式。從「彈幕鼻祖」到「農家樂審美」,這似乎天生就是個自帶話題的BOY。此外,他還是個龍井茶的死忠粉,連我們的魏姐都說「龍井似乎最得聖心」。



乾隆爺愛喝龍井,不僅封了杭州獅峰山下的十八棵茶樹做了「御茶」,還親自動筆為龍井茶寫了很多詩。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那首《觀採茶作歌》。大概是因為覺得滿意,他還命人將這首詩刻在了茶壺上。那句「惟有騎火品最好」就這樣廣泛地流傳了起來。


▲ 乾隆題詩壺


在之前的茶專刊里,演員周一圍曾經擔任過封面大使,他當時講了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因為同樣愛喝龍井茶,他曾經很認真地去查過,乾隆爺真正喝到龍井的時節,並不是在「騎火」時節,而是在每年的夏末近秋。而從製作工藝上來說,春茶並不是越早越好。但乾隆爺的這句話到今天仍然影響著很多人對龍井茶的品評和判斷。其實,在對茶的品評和判斷上有一位皇帝比乾隆更加系統和全面,他就是宋徽宗。



▲ 宋徽宗


宋徽宗喝的茶與乾隆所喝的茶並不相同。在宋徽宗時代,喝的還是蒸青壓制的餅茶,而乾隆爺喝的則是炒制的散茶。



▲ 龍井散茶



今人嘗試恢復的宋代飲茶方式


在宋徽宗眼中,好茶的採摘標準應該是一芽、一芽一葉或者一芽兩葉,而由於他自身的「潔癖」,他還要求茶葉採摘回來後,要把茶芽扔到水中,叫做「水芽」,芽與葉的長度要適中,過長或者過短都會影響到茶的味道。受唐代影響,當時的茶湯中往往會加入一些香料。但宋徽宗喝茶,以味道為先,他不喜歡調香茶,所以不會在茶葉中放置一些諸如龍腦、麝香這類的香料進去。他所喜歡的是茶本身的香氣。一杯好茶應該是聞起來有香氣,喝起來很甘甜的。他更注重茶葉的產地、採摘標準、製作工藝、沖泡手法、以及味覺香氣的體驗。如此說來,宋徽宗不僅是個愛茶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注重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人。


▲ 《大觀茶論》


宋徽宗把自己的這些理論集結到一起,寫成了一部《茶論》。因為流行於宋大觀年間,後世又稱之為《大觀茶論》。在這二十篇內容中,不僅可以看到上述提到的產地、採摘標準、製作工藝等等,也能看到宋徽宗對當時飲茶風氣的記載。《大觀茶論》的廣泛流傳也使得宋徽宗直接影響到了茶味的審美,將其帶到了一個優雅而細膩的高度。

那麼,作為宋代流傳極廣的一部典籍,《大觀茶論》中有什麼我們不曾解讀到的味覺密碼呢?


宋徽宗到底愛不愛喝老白茶?


宋代的百姓喝什麼茶?


由唐到宋,茶碗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延禧攻略》里多次出現的乾隆三清茶碗跟宋代有什麼關係?


宋茶里有怎樣的自然之美?

本周四(8月30日)晚20:30分,劉姝瀅老師將在線上就上述問題為大家一一解答

現代人對宋代審美的憧憬和嚮往,往往會被賦予時代的眼光和想像。而劉姝瀅老師則更喜歡通過對史料和細節的梳理來探尋想像背後的現實。這些現實雖然生僻,但同時也充滿樂趣,有的時候還會帶來意外之喜。這一次,劉姝瀅老師將帶你一同去發現那些我們沒有讀到的宋代茶事之美。



【嘉賓


劉姝瀅


《三聯生活周刊》茶專欄作者,中讀音頻專欄「杯中《山海經》」主講人。自今年2月專欄上線起,主講人劉姝瀅已經和大家一起走過了春夏兩季。以季節為線索,以《茶經》為開端,通過講解茶葉的歷史變遷、不同時代制茶、飲茶的工藝、器皿,茶葉生長環境的自然風土等等,系統地梳理了綠茶與烏龍茶的相關知識。在劉姝瀅老師的講述中,往往能透過文字看到其背後蘊藏的「山水自然,人文社會」的密碼。


【時間】


8月30日 20:30—22:00


【參與方式】


別忘記「預約課程」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與茶有關的內容,不妨聽聽劉姝瀅老師的《杯中山海經》

劉姝瀅·杯中山海經


當然,如果你希望能夠收穫更多與宋朝美學相關的知識,也可以關注我們剛剛完結的。對於美的追求,我們從未停止。



??


下周中讀讀書會還將聯手


中讀年專欄主講人邵彥老師


針對「宋畫」進行更加深入的線上主題分享


如果你對宋朝美學還想有更深的了解


歡迎一起期待和參與~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zhongdu@lifeweek.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三十九歲最後一個月,我開始學建築
寫作之夢: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