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功夫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功夫傳承幾乎要斷代了?

古代功夫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功夫傳承幾乎要斷代了?

要說中國古代功夫到底有多厲害,很多人都沒有個具體的概念,有的只是從武俠小說和電影上看到的鳳毛麟角,其實中國古代功夫還是很厲害的,除了修身養性和強身健體,格鬥方面也是非常厲害的。

靖難之役的時候,曾經有800武僧對抗建文帝的三千精銳,雖然後來武僧傷亡慘重,但成功的擋住了半個多時辰;民國時期的武術大師,一招隔山打牛,成功將牛打死並且內臟都震碎了,從外表是看不出傷亡的,當時很是轟動。

為什麼功夫傳承幾乎要段代了?

原因一:長時間不用

在古代,是冷兵器時代,講究的是個道義,對於那些行走江湖的人而言,有功夫才能行俠仗義,才能在江湖中混的更好,但是到了現在這個時代,武術長時間不用,很多人都沒有了用武之地,前段時間不是曝出楊家將的多少代傳人都不願意練習功夫,要出去打工。

原因二:武術是殺人技而不是表演

古代人練習武士很多人是為了自保,為了強身健體,在遇到壞人的時候他們追求的不是花拳繡腿和招式的漂亮,而是追求的一擊必殺之技,現代社會有些技巧遠遠不如一顆子彈來得快,功夫慢慢的也就開始斷了傳承,成為了花拳繡腿的表演了。

原因三:時代的變遷

85年,受電影《少林寺》影響,很多人來少林寺學功夫,當時寺內還是一片破敗景象,「一眼能看到頭,藏經閣就是幾根柱子」,不少寺廟此前都是用來圈牛的。更早時,寺內根本沒有「教武的師父」,不少慕名前來的年輕人抱憾而回。「經歷文革,僧人幾乎都斷層了」。直到請來幾位還俗的老僧人傳授功法,情況才有所好轉。

時代的變遷很重要,比如說在晚清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唱戲很容易暴富,常香玉唱戲有錢到都能捐飛機,朱勤堂唱一齣戲就能拿幾十畝地,然而到了58年的時候,所有的這些封建思想和封建思想下的產物,幾乎都被徹底斷送了,很多老祖宗的文化傳承都斷代了,絲毫不誇張,就那段時期的古董文物幾乎市面上看不到,更別說開武館教功夫了,到了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為金錢,為房子,為家庭奔波,還有多少人能為文化傳承貢獻一分力呢?

正是因為場地、器材、訓練方式、訓練觀念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導致我們國家的武術功夫落後於其他國家的武士傳承,畢竟無論是普及還是推廣,跆拳道和柔道這些格鬥形式更勝一籌了。

曾經有位作家說,經典是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傳唱、捧讀,要有人看,有人買(或借),有人評述,有人感動,成為某個領域公認的必讀範圍。中國武術也一樣,它是文化瑰寶,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傳承;中國武術不需要人們的「膜拜」和「仰視」,它需要的是人們把它「收為己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在臨死前為何想殺掉曾經的救命恩人樊噲?樊噲最後是如何死的
他是民國傳奇軍閥,他有12個姨太太43個子女,九十多歲還喜得千金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