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B族維生素橫掃6種病!5屆諾貝爾獎都提到了它

B族維生素橫掃6種病!5屆諾貝爾獎都提到了它




B族維生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也是一個豪門大戶,不僅成員眾多,而且個個本領高強。





最常見的B族維生素總共有8種:




分別為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煙酸(維生素B3)、泛酸(維生素B5)、維生素B6(吡哆素)、生物素(維生素B7)、葉酸(維生素B9)和維生素B12(鈷胺素)。




這些不同的維生素B,每個背後都有一段有趣的歷史。




《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採訪權威專家,聊聊B族維生素與諾貝爾獎之間的不解之緣。




受訪專家



北京安貞醫院葯事部主管藥師  方振威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臨床藥學教研室主任  吳玉波




B族維生素,5屆諾貝爾獎的得主




維生素B1:雞飼料的秘密



19世紀末,荷蘭統治下的東印度群島上的居民長期受著腳氣病的折磨。1886年,荷蘭政府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開展研究。年輕的荷蘭軍醫艾克曼參加了這項工作。




他在偶然的實驗中發現,實驗室里的雞患了一種奇怪的病,從走路不穩開始,身體自下而上發生麻痹,並很快死亡。雞的這種神經變化與腳氣病人極為相似。







艾克曼發現,通過在飼料中加入米糠就能治好雞病。因此艾克曼推斷,米糠中有一種物質可以治癒腳氣病。




1910年,波蘭化學家馮克首次從米糠中分離提取出來這種特殊物質——

維生素B1

。艾克曼因為在治癒腳氣病上的突出貢獻獲得192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維生素B2:牛奶中誕生



1879年,英國化學家布魯斯首先發現牛奶的上層乳清中有一種黃色物質,他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提取該物質,均以失敗告終。







此後幾十年中,許多科學家都在不同來源的動植物中發現了這種黃色物質,但始終無法辨明其廬山真面目。




直到1933年,美國科學家庫恩終於從1000多公斤的牛奶中成功提取了18毫克這種物質,並和瑞士化學家卡勒於1935年進行了人工合成。




後來人們因其分子式上有一個核糖醇,遂將其命名為核黃素,這就是

維生素B2

因為在維生素領域的突出成就,卡勒和庫恩先後於1937年和193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維生素B12:肝臟的妙用



20世紀初,歐美籠罩在致死性貧血的陰霾下。患者血液中紅細胞數僅為正常人的1/3甚至更少,發病者通常不出3年便會死亡。







1929年,美國科學家惠普爾、邁諾特及其助手墨菲在治療惡性貧血的病人時發現,每日吃半磅生的或輕微煮過的牛肝,病人的貧血癥狀會大為減輕。這一發現開創了對惡性貧血機理的深入研究。




1

93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授予了這3位科學家。隨後,1948年美國和英國的研究者幾乎同時從肝臟濃縮物中分離出一種紅色晶體,即治療惡性貧血的

維生素B12




1964年,英國科學家霍奇金因確定維生素B12的化學結構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均衡膳食最重要




生活中,很多人會額外服用複合維生素B片。這是一種非處方葯,含有多種B族維生素,用於預防和治療B族維生素缺乏所致的營養不良、厭食、腳氣病等。







但通常來講,膳食均衡者一般不會出現B族維生素缺乏,不需要額外補充。此外,B族維生素都屬於水溶性的,在體內不易貯存,過量攝入即隨尿液排出體外。




特別提示


以下幾種情況可能出現B族維生素缺乏,需注意:






  • 有不良飲食習慣,如挑食、偏食、飲食不規律、刻意控制體重;





  • 存在不良嗜好,如抽煙、酗酒;





  • 特殊生理狀態,如妊娠哺乳期、兒童生長發育期;





  • 處於某些疾病狀態,如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等。




這些人群可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服用補充劑。




B族維生素橫掃6種病



B族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它是一個大家庭,常見的有維生素B1、B2、B3、B5等。




除了保健品,它們也會被製成藥物,

來輔助治療一些疾病







1


維生素B1:腳氣病


「腳氣病」的人常出現神經受損、食欲不振、大便秘結,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心力衰竭,這被稱為腳氣性心臟病。




誘發該疾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維生素B1缺乏,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維生素B1片等藥物輔助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將腳氣與腳氣病混淆,在出現腳氣時自己服用維生素B1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多數腳氣由真菌感染引起,而不是維生素B1的缺乏,這類病人應進行抗菌治療。




此外,維生素B1的缺乏,某些時候也會導致抑鬱和煩躁,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可進行相關檢測,如確定是有維生素B1缺乏引起,可以進行補充。

>

>

>

>


補充來源:


豆類和種子外皮(如米糠)、胚芽、酵母、動物內臟和瘦肉。





2


維生素B2 :舌炎


臨床發現,一些舌炎常與維生素B2缺乏

息息相關




因此,舌頭出現潰瘍、絲狀乳頭萎縮等舌炎癥狀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檢查是否有維生素B2缺乏引起,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





但維生素B2片不宜與止吐葯甲氧氯普胺同服,以免相互作用。

>

>

>

>


補充來源:


奶製品、肉類、蛋類、肝臟等。





3


維生素B3:糙皮病


維生素B3又叫煙酸,在

維持皮膚健康

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缺乏煙酸容易出現糙皮病:患者常會出現紅斑,有燒灼和瘙癢感及滲液,隨後形成皰疹及大皰,然後結痂,色素沉著,皮膚變得粗糙並有鱗屑。




這類患者必要時可服煙酸片等藥物治療。維生素B3片(也叫煙酸片)還可輔助控制血脂,但服用時千萬別過量,否則可能出現頭暈、心跳加速、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

>

>

>


補充來源:



酵母、肉類、肝臟、穀類、菜豆類等。





4


維生素B6:脂溢性皮炎


頭皮出現暗黃紅色斑、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等時,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在作怪。




臨床發現,一部分脂溢性皮炎是由維生素B6引起。維生素B6缺乏還可能導致失眠。




但要注意的是,引起失眠、脂溢性皮炎的原因有很多,應在醫生指導下明確病因,對症治療。長期、過量應用B6,有導致致嚴重的周圍神經炎的風險。

>

>

>

>


補充來源:


肝臟、魚類、肉類、全麥、堅果、豆類、蛋黃和酵母等。





5


維生素B9:中風


維生素B9又叫做葉酸,一些患者尤其H型高血壓患者,體內出現代謝異常,導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進而出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這是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葉酸能參與氨基酸代謝,在同型半胱氨酸與蛋氨酸相互轉化過程中充當載體,從而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此外,葉酸最為人熟知的用途是有助於胎兒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

>

>

>


補充來源:



食物中含量豐富,腸道細菌也能夠合成,綠葉蔬菜、水果、酵母和肝臟等含量較多。





6


維生素B12:貧血


維生素B12有助於在機體能量產生過程中,維持紅細胞的穩定。




某情況下,巨幼細胞貧血可能是由於維生素B12的缺乏所引起,這時可採用維生素B12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某些乏力、食欲不振、消瘦也與維生素B12的缺乏有關,它也可以輔助上述癥狀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

痛風患者

大量補充維生素B12,以免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

>

>

>


補充來源:


廣泛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它僅由微生物合成,酵母和動物肝臟中含量豐富,植物中不存在。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誘發上述疾病的原因多種多樣,不一定都是維生素B族的缺乏所引起。大家在服用維生素B族的藥物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和藥師。




本期編輯:劉雲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近期熱門文章


你的骨頭正在悄悄變「糠」!有這6種表現的人趕緊測骨量


胃哭著對我說:這些「養胃食物」我真的消化不來


全球癌症負擔報告:愛吃的中國人,最容易遭遇這5種癌


一個「殘忍」的真相:這10種病是父母遺傳給孩子的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那位賣鹼性食物的微商朋友,我忍你很久了
一張維生素的「食補攻略」,照著吃永遠不出錯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