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事件,我們在憤怒什麼?

滴滴事件,我們在憤怒什麼?

內容導讀

滴滴樂清事件已經過去三天,網上依然鑼鼓喧天的聲討滴滴,似乎不踏上自己的腳,就覺得政治不正確,但是稍微冷靜下來,你就會覺得哪裡有點不太對。

一、我們在憤怒什麼?

簡單的看事件,因為滴滴不作為,導致兩位漂亮小姐姐在三個月內被順風車司機殺害。這是我們憤怒的源頭,而真正激起人們憤怒主要幾個具體的點,簡單拆開來看:

1、「滴滴客服實在太垃圾」——大量對話截圖顯示,滴滴客服跟機器人一樣推諉,沒有加急處理,也不配合於警方,失去了寶貴的救援時間。

2、「滴滴管理絕壁有問題」——同一司機,前一天有用戶投訴,但是滴滴不重視不處理,結果出事了,而且幾乎所有人都遇到過,給滴滴客服投訴,滴滴愛答不理。

3、「滴滴欺騙了我們」——三個月前出事,滴滴就承諾整改,說要加強安全措施,結果現在又出事了,辜負了我們的信任。

4、「這個司機太奇葩了」——這個司機在殺人幹壞事之前,還成功的逼小姐姐給他轉賬9000元,這個司機還有一個女朋友,女朋友還給他貸款幾十萬,這個女朋友怕是瞎了吧。

5、「滴滴順風車藏污納垢」——網上曝光了若干滴滴順風車司機QQ群對話截圖,他們對女性乘客極大不尊重和侮辱,這個滴滴為什麼不管?QQ為什麼不管?

6、「滴滴價值觀邪惡」——有人曬出滴滴順風車的「曖昧」營銷海報,更有去扒順風車產品總經理的簡歷,認為順風車產品出發點邪惡,總之,滴滴無論是產品,還是公司價值觀都有問題。

7、「滴滴高管在躲貓貓」——儘管滴滴免職了兩名高管,但是,大家還是想質問,為什麼公司創始人和那位著名女高管,為什麼高光時刻是你們站在鏡頭前,而公司出了事,你們卻躲在後面?

……燃起人們憤怒情緒的應該不止這些點,但這些足以讓我們來探討下一個問題。

二、我們到底為什麼而憤怒?

先從客觀角度來看,人們憤怒的背後是什麼呢?

1、「安全無小事」——早上看新聞,國家相關部門和不同省份的主管部門都紛紛約談滴滴,責令滴滴立刻進行全面的整改,否則會採取APP下架、撤銷經營許可證等措施,國家隊也加入了「憤怒」隊伍,看起來是「維護安全」,其背後是追求穩定,無論是人還是整個社會。

2、「樹大招風」——為什麼大家都不再聲討計程車和黑車了呢?沒別的,就是因為滴滴成為國內最大的計程車公司,而且很多原來開黑車都洗白了開順風車了,把不安全性因素集合在一起,今天你已然成為行業第一名享受資本市場瘋狂追逐,現在就得背負同樣分量的責任,用某冰冰說過的一句話表達,「你接受得了多大的掌聲,現在就得承受得起多大的詆毀。」

3、「怒其不爭哀其不幸」——滴滴的不作為的確讓人出離悲憤,尤其當我們知道估值那麼高的滴滴公司的客服團隊採取純外包形式,尤其當我們知道三個月前滴滴整改措施到現在沒有發揮效果,尤其當我們了解滴滴順風車產品一開始就是沖著「sexy」方向的時候,這些憤怒因素,都是對滴滴公司表達一種不滿情緒——你是個混蛋公司!

拋開客觀因素,從用戶的角度看,這是我想重點去表達的,我們憤怒的背後其實是:

1、安全感——為什麼「拼多多」事件之後,大家吐槽幾句就沒有然後了,而疫苗事件和滴滴事件,大家都是有點聲嘶力竭的去聲討,因為「拼多多」圈的用戶不是你,而疫苗關於自己孩子的健康,滴滴關係到你自己的生命安全,都關係到我們自己切身的利益。

而且,網上吐槽的人群幾乎都是「滴滴」重度用戶,拼多多眼不見心不煩,但是,滴滴你看得見摸得著,想著自己出門打車有可能被殺,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因此,滴滴事件的背後,作為個體,我們最憤怒就是「人身安全感」被剝奪。

2、無力感——所謂的無力感,就是你明知產品有bug,但你不得不用,因為你已經習慣了「滴滴」這樣類型的互聯網服務,很多人白天在聲討滴滴,甚至一時衝動卸載了滴滴,可當你晚上下班打不上車,惡劣天氣出門,就算你不用滴滴產品,也得用其他類似的產品。

大家都希望滴滴增加安全措施,恨不得所有車都加攝像頭,司機要接受最嚴格的監管。可能大家沒有區分網約車和合乘車的區別,網約車(快車專車、營利性的)的確可嚴加監管,無非管理成本轉移到乘客身上,但是如果合乘人(順風車、非營利性的)嚴加監管,私家車車主就不願意開了,而且各種坐車成本增加了後,你還願意坐嗎?

所以,滴滴上架順風車各種遭人嫌,現在下架了,我們出行會更美好嗎?各種無力感。

3、焦慮感——有人聲討滴滴的時候開始懷念uber,以《我是前滴滴客服》文章為引子,其實uber也同樣藏污納垢,查一下新聞,在全球範圍uber司機殺人性侵案例也是無數,就算請uber回來並不能解決滴滴的問題,況且uber也不大可能回來。

想念uber多少有點像病急亂投醫,就算你卸載了滴滴,當你裝上了類似的打車軟體,是軟體就有bug,裝什麼軟體都緩解不了你的壓力,作為個體,難免掉入一個焦慮感的閉環。

4、悲涼感——有人做了司機的人群畫像,他們是典型的三低人群「低學歷低收入低社會地位」,他們平時都是三句不離髒話,當你認識到這個真相,就不用驚訝司機群那些低俗的群聊記錄,還有人分析了常見的刑事案件,80%都是跟15-35歲「三低」單身男性有關。這是摺疊式社會結構帶來的難以逾越的鴻溝。

所以,當你憤怒到一定程度,反而會滋長出來一種深深悲涼感。看起來大家都在憤怒,但憤怒也有不同層面的憤怒。

請問,你現在還憤怒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RBP領跑者 的精彩文章:

HRBP應該如何處理多任務並行?
你離成功就差一步正確練習

TAG:HRBP領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