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寶物推薦——湖北省造光緒元寶銅幣

今日寶物推薦——湖北省造光緒元寶銅幣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清代機制鍛造始於1898年,止於1908年,鍛造流轉10餘年,鼎盛時期全國有十九省二十局開機鍛造銀元。史載「光緒元寶」其時共十九個省局鍛造。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為整理圓法,命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由中心一致頒布祖模,不少的省局別離鍛造了多種背龍圖畫的當十銀元,尤其是在「光緒元寶」當十銀元中,這種景象適當傑出。

清代末期是一個銀幣、紙鈔、銅幣並行的年代,而至嘉慶年間才開始發行新式銀元,直至光緒年間金、銀幣才較為廣泛的鑄行。據悉,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而光緒元寶就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

由於晚清的光緒元寶和大清元寶均採用了各種龍形作為背面圖案,且龍型變化多樣,作為龍的傳人,不少銅元愛好者更加偏愛清末銅元,而不是民國時期帶有強烈政治意味圖案的銅元。

此枚藏品正面圈內鑄有銘文「光緒元寶」,珠圈外上環鑄楷體「湖北省造」四字,底部鑄貨幣價值:「當十」,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元寶背面內圈鑄有神龍騰飛圖騰,外圈鑄有英文,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特。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當時社會文化一斑。

錢幣儘管閱歷了無情年月的洗禮,但現在仍然保留較為完好。藏品反面神龍紋理明晰,如刀刻所成,鍛造技術神乎其技,且龍身紋理精巧,並有雲海烘托,看上去似乎是一幅神龍翱翔天際油畫,極端綺麗,美得扣人心弦!而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作為近代錢幣中最為精巧鑄幣之一,其的確風格共同,文明內在豐厚,是不可多得的珍稀之品。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我國社會的各個方面,變成一種文明的凝聚和沉澱。龍成了我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國文明的象徵。

藏品鑄工精美,品相較好,銅幣包漿入骨,流通痕迹自然,邊齒對,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它有著歷史熏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

機制古錢幣是晚清時期產生的一種全新的貨幣,既是商品交換手段的一種,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其中就數光緒元寶最為大眾所熟知,它是特殊的商品又是精美的藝術品,也是晚清民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狀況的反映,因此它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發現,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收藏。光緒元寶收藏能提高人們文化知識,能了解歷史演變過程,從中欣賞到藝術的價值,意義非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