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事關國運,美國剛剛升級貿易戰,我們千萬別抱幻想!

事關國運,美國剛剛升級貿易戰,我們千萬別抱幻想!

來源:觀察者網、環球時報、環球視野等




8月23日,對於中美兩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就在23日,兩國的貿易戰再次升級!




然而就在同時,美國還在召開著一場聽證會,會議內容就是徵詢美國各個企業老闆對於加征關稅的意見。




這並不是美國因為貿易戰問題第一次召開聽證會,就在七月底,美國白宮就有過一次關於是否要對中國16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的聽證會。




令人意想不到的卻是,與會的82位各行業企業家中,贊同繼續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的僅為6人,其餘的76人統統投了反對票!



而這一次的聽證會,與上一次一模一樣,絕大部分人都投了反對票!




但最後在美國至高無上的民主機制下,以絕對多數服從少數的情況之下,這份提案,非常容易的通過了!




可見美國真的很民主啊!



於是,美國這一份對中國160億美元商品徵收25%關稅的決議,就這樣通過了!




面對美國這樣無恥的做法,我們當然不會退讓,來啊,互相傷害啊!





川總:我就這德行,你能把我怎麼樣?



新華社8月23日消息: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中方對美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於23日12:01正式實施!




中方的反擊就是這麼痛快!




與此同時,我們也知道,22號,23號也是雙方關於貿易戰重新談判的日子,這一幕和歷史上是多麼的相似!




1950年中國軍隊入朝對美作戰,1951年中美朝韓四方開始在板門店談判,直到1953年停戰協定才簽署,1951-53年間,中美一直處於邊談邊打的狀態!




唯一的區別就是,當年我們打的是熱戰,而如今,打的是貿易戰!



事到如今還有許多人對於貿易戰抱有僥倖心理,甚至很多人還認為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是因為中國如今「太高調了」,「沒有繼續韜光養晦」。




這是多麼可笑的言論!




中美之間的衝突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不是2001的911事件讓美國突然調轉槍口,山姆大叔只怕早就對中國下手了,不會等到現在。




2008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以後,就開始火急火燎的從中東這類地區撤兵,豪言將60%的美國力量放到亞洲來對付中國,以實現亞太再平衡。




不僅在軍事上動作頻頻,在經濟、網路、意識形態、文化入侵等諸多方面都動作不斷,這其中讓人最為熟悉的,便是那個臭名昭著的TPP。




等到特朗普上台,他發現搞這些東西都來得太慢,於是他採取了一種更為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遏制中國,那便是貿易戰。







不僅僅是中國,美國歷史上早已對多國實行過打壓遏制。




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實力接近或超過美國的60%時,美國就一定會下手。




這種歷史的必然與意識形態、政治制度、關係友好與否無關,僅僅因為美國絕不允許任何國家可以與其匹敵。




歷史上已有諸多類似案例,美國先是降服拉美安頓好自己的後院,接著征服歐洲成為它麾下的一幫鼴狗。



當蘇聯的GDP接近美國的60%時,美國就毫無猶豫的對蘇聯揮舞鐵拳,兩國開啟了長達幾十年的全球爭霸。




很可惜的是,由於蘇聯自身犯下致命錯誤,這其中包括受美國蠱惑最終人心離散、高層決策不顧現實一味發展重工業、深化改革路線錯誤(如大量西化)、體制僵化以至於出現低能領導人如戈爾巴喬夫等等。




正是包括但不限於上述這些致命錯誤,導致了蘇聯最終敗下陣來。




緊接著,美國的第二個對手出現了,那就是日本。




日本GDP於1972年成為世界第二,1980年代接近於美國的60%,那時候的日本同現在的中國非常類似,製造業超級發達,貿易遍布世界,日本商品充斥全球,特別是日本電子產品,幾乎是享譽全球,出生稍早一點的中國人,只怕對早年的日本電器都還記憶猶新。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日本是美國的盟友,美國也一定會對它下手!




而中國到了第二,美國肯定不會再客氣了!




就在最近,特朗普的一次演講,也印證了中方對於美國打貿易戰的判斷!




本周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西弗吉尼亞州的演講中說:「我剛上任那會兒,大趨勢是中國要在短時間內超過美國了。而現在,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




這符合他一貫的政治演說邏輯,通過誇張的表述,在選民面前自我表揚護國有功。




他還說,雖然他對中國「充滿敬意」,但中國(股票)市場大跌,「雖然我想成為他們的朋友,但我們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




這實際上印證了中方對中美貿易戰的實質的判斷,即不是什麼中國「偷竊知識產權」、「破壞規則」或「過於高調」云云,這就是美國對後進國家的警惕性打壓!




對美國來說,中國的強大就是原罪!就是要打壓!




但是,中國不是日本,更不是蘇聯德國!如今的中國,綜合實力比前面那三個其實都要強。中國的塊頭要比德國日本大很多,經濟效率又比蘇聯大很多!




中國其實是糅合了各家特長的。特別重要的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

中國的製造業上來了

,我們現在人類文明叫工業文明,工業文明的核心是現代製造業。通俗講現代製造業就是所謂的大機器時代,這個能力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擁有的。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掌握現代製造業,大概200多個政治實體,然後能夠掌握現代製造業的就是1/4,地區就三個。




而中國,就屬於這1/4中的佼佼者!




歐洲為什麼能崛起?他們橫霸天下500年,就是因為他率先掌握了大機器生產,也就是現代製造業。




日本為什麼崛起?因為他掌握了現代製造業。




今天中國為什麼崛起?因為新中國也掌握了現代製造業。




那麼咱們現代製造業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可以這麼說,49年以前的中國在現代製造業方面和西方的差距是文盲和大學生的差距,那是質的差距。




今天是什麼?今天是我們是大學畢業,他們是博士畢業,現在只是量的差距。




而中國的優勢就在量。英國工業化1000萬人,美國工業化1億人,今天中國工業化10億人。




順帶還要講一個觀點,不是說你有人口就有工業化能力,這是錯誤的!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那個時候中國接近5億人,日本是6000萬,我們是日本的八倍,我們卻打不贏日本!




因為什麼?




因為他擁有的是工業人口,我們只是人口,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是由它的工業人口決定。




那麼現在中國厲害的就是我們的工業人口!




新中國成立以後,普及現代教育,中國現在擁有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人口,後果就是今天中國製造業的規模世界第一。




我們2010年製造業總產值超過美國,到了2017年是美國的165%,165%是什麼概念?基本上相當於美國日本德國和他們三個加起來比我們略超過一點。




因此,第一,我們工業規模很大,這是一個事實,大家應該不能否認。第二,這體系特別完整!




工業門類按照劃分標準大概530多個,中國是唯一的一個國家,所有的小門類全部齊全,百分之百!




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也是我們的底氣!




我國的另一個優勢,之前也說過,就是廣闊的市場!




中國的市場廣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內部市場,一個是「一帶一路」等外需市場。




內需市場自然不必多說,我們14億人的廣闊內需,比「美國+日本+歐盟」的總和還要多。




外部市場,我們有「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國」等寬闊天地。




這種並不是自吹,以「一帶一路」為例,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總值達到4.57萬億元,占外貿總值27.3%,超過同期中美貿易總值2.28萬億元!




越到以後,「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量只會越來越大,對美國的比例則越來越小。




這些,就是中國對抗貿易戰的底氣!







有了底氣,還差方法。我們應該怎樣破解美國對我們的貿易戰?




1, 一定要繼續推進改革




這種改革不是流於表面的淺水區,而是要進行到深水區、會觸動很多利益既得集團的深徹底變革。




春秋戰國時變法的國家很多,為什麼最後只有秦國贏了,就因為商鞅進行的是非常深徹的變革。




2,加強戰勝美國的戰略決心




正如曾經的秦趙長平之戰一樣,那一戰是關乎秦趙兩國的命運之戰,秦國認識清醒則最後贏了,趙國認識不清則最後失敗。




今天中美貿易戰也同樣關乎兩國國運,而且這一戰只分時間來得早遲,早晚會進行,這就決定了我們避無可避。




打贏了,我們活他們死,打輸了,他們活我們傷。




我們對此,一定要有充分清醒的認識,如今,中國有一部分人患有「恐美症」,就讓他們通過這場貿易戰練練膽子,跟著大多數同胞學習一些骨氣吧。




3,要加大高科技產業扶持




「中國製造2025」,正是威脅到美國高科技產業了,美國才如此恐慌,才急不可耐的要同中國打貿易戰。




美國越害怕,越說明我們的路走對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高科技產業搞下去,該扶持的扶持,該補貼的補貼。




當年英國的優勢產業,美國正是通過扶持、補貼自己的相關領域,美國正是通過這一手,成為了搞垮英國的手段之一。




南北內戰時,美國正是選擇了走獨立、自主、創新的路子,即使不惜付出百萬人的傷亡也要把這條路走下去,才最終有了今天美國的科技強大與產業強盛。




4,中東演兵,破解美元霸權




貿易戰之外更上層的,是美國對中俄的地緣絞殺,是中俄美三國的地緣較量,這其中就包括中東的美元戰爭。




一旦美國成功掌控中東,則美元更加走強,世界將在美國的控制之下,中俄則被迫臣服;




反之,如果中俄聯手能瓦解掉美國在中東的美元霸權,則美國走向衰落便是一種必然。




當年美國正是通過一系列手段,瓦解了英鎊霸權,才最終取代英國,成為了新的世界霸主。




5,加強外交,不能讓自己的處境孤立




這一點,中國顯然意識到了,而且做得很不錯。




比如,金磚+ ,上合組織+ ,亞投行,一帶一路等,讓中國與多國建立了廣闊關係;




總之,中美這場較量,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60%」是美國劃給全世界的一條紅線,任何國家的實力接近美國的60%時,美國都必然對其下手,即使你政治體制、意識形態與美國完全相同、即使你對美國俯首帖耳、絕對服從,美國也不會放過。




中國GDP2014年達到美國60%, 2017大約美國的68%,而且中國的潛力遠超蘇聯、日本以及美國以往的任何對手!




再加上如今相對衰落的美國處於一種大大的焦慮之中,那麼它對中國的下手也就是鐵定的事情。




中美這場較量是一場必然的較量,它不以中國想不想打而轉移,也與中國是否韜光養晦無關。




所以,對我們來說,只有眾志成城去贏得同美國近場較量,只有贏下了,我們才有未來,否則,中華復興將成為空談。




不要指望美國會對我們手下留情,因為西方的詞典里,沒有「憐憫」這個字眼!




如今,這場貿易戰進入了邊打邊談的階段,但是正如當年朝鮮戰爭的結果一樣,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中國!




來看今天的熱門話題,

「美軍:敗給中國只有這一條可能性,但這條紅線美國幾十年不敢碰」,

近日,美國智庫一項報告痛貶美國政府,稱「中美之間存在一條紅線, 一旦越過這條紅線,美國將會輸掉與中國的戰爭。」這條紅線美國幾十年都不敢碰。這條紅線究竟是什麼呢

你可以點

閲|讀|原|文

加入

「軍迷交流群」

,軍迷朋友咱群里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洞察 的精彩文章:

一個技師的自述:按摩店有兩條不會公開的規矩
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如何申領?有哪些便利?權威解讀來了

TAG:環球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