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甘夫人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已在「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談了多次劉備成都惠陵的真偽問題(最近一篇見《三峽工程已把劉備真身墓淹了?三峽蓄水前尋找劉備墓真相》一文)。這一話題真的說不盡,孰是孰非很難說。在1990年代後期,當時四川、重慶兩地的媒體都稱,劉備墓是否在奉節可望揭開。但可能是沒有找到確切的東西,三峽蓄水前奉節老城的考古發掘情況後來就沒了下文,令外界失望。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奉節老城樓)

由於三峽蓄水,夔州賓館所在地,目前早面目全非,被江水淹沒了,附近一帶變成了奉節造船廠。船廠這片位置是一處緩斜坡的開闊地,目前水位大概在167米左右,在枯水期水位退至150米以下時,被認為是甘夫人墓舊址的地方便會露出來。

聽聞甘夫人墓在枯水期現身,2008年6到9月,重慶考古研究所專門組織了一支考古隊,到造船廠一帶進行發掘。當時發掘出了一條人工建成的坑道,兩側是夯土,坑道底下有六朝磚鋪地面,與墓道很接近。但在發掘大約五六十米後,便停了下來,因為再挖下去,可能導致船廠基礎垮塌,考古活動只得停止。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江邊考古,與本文無涉)

負責這次考古發掘的負責人,是當年蓄水前負責奉節老城考古、現已升任重慶考古研究所的袁東山。袁仍否認是尋找劉備墓,但承認考古不能進行下去,是當地政府無法協調挪移造船廠,導致無法繼續挖下去。

現在劉備墓到底是否在奉節,已成了一個很熱的話題,估計在以後的枯水期,奉節還會繼續進行劉備墓的考古發掘。

劉氏後人認為,奉節考古發掘的方嚮應該調,劉氏族譜雖然對劉備葬在奉節意見一致,但具體地點有不同的說法:「劉備墓和甘夫人墓確在奉節,但不是在縣城內而是在城外山上。」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開鑿在山上的漢墓)

劉備真墓真在奉節?這種觀點四川學者自然不承認,1980年代成都文史專家便對奉節說進行了質疑和阻擊。

早在1980年代奉節考古勘探時,成都有關專家便開始關注了。1986年7月24日,三國史專家、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副館長譚良嘯等一行5人,專程來到奉節,了解這方面的情況。

但出於某種考古,當時的負責人袁仁林和參與的李君鑒,在座談會上並沒有將「新發現」對譚良嘯一行講述,也沒有公開在劉氏族譜上發現劉備葬地在奉節,有「鐵墓誌」為記的情況。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家譜)

1987年,譚良嘯在《四川文物》上發表《劉備墓真偽考辨》一文,駁斥劉備墓的「奉節說」,肯定劉備墓在成都。陶甘元、章映閣、梁玉文、李金彝等人亦先後著文,肯定成都的惠陵是劉備真墓。

1998年5月28—30日,由奉節縣人民政府、四川省三國演義學會、重慶市保護三峽文化促進會,聯合在奉節舉辦「奉節三國文化研討會」。

這次研討會是「成都說」和「奉節說」兩派全面對壘的一次。譚良嘯拿出了《劉備墓在成都論》的書面發言,再次重申,「劉備墓在成都不容待考」。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劉備陵)

四川聯合大學文學院教授呂一飛在會上公開的文章是《關於劉備葬於奉節的問題》,觀點也是,「劉備不可能葬在奉節」。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本地也有學者對「奉節說」顯示信心不足。重慶市歷史學會副會長,重慶師範學院歷史系、旅遊系教授管維良先生,在研討會表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西蜀惠陵卧先主,永安地宮藏衣。」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夔門口)

管維良的觀點中,有兩點頗有道理:自古帝陵無虛擬,都是真身墓;劉備歸葬成都有條件,當時髹漆工藝可以做到棺材絕對密閉,已有高超的防腐技術,不用擔心劉備的屍體化成水。

對於劉備葬於白帝城的說法,其實古人早有反駁。、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四川布政使周琬撰《漢昭烈帝惠陵廟記》(刻石,嵌在今成都武侯祠昭烈殿門外東側壁上)中曾提及此種謬說,並加以辨正。

劉備墓考古新發現,三峽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無法繼續往下挖

(劉備后妃)

(歡迎閱讀「梧桐樹下戲鳳凰」專欄,內容更精彩,紙質書已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中國風水設計最有特點的古城門,不在北京不在南京,在這地方
關羽之死氣糊塗了兩個人,一個是結拜老大劉備,另一個會是誰?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