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最深刻的宋詞之一,藝術成就極高,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歷史上最深刻的宋詞之一,藝術成就極高,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在宋詞的歷史上,有一位詞人作品雖然不多,但是幾乎每首詞都是精品。論及名聲,沒有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最著名的大家響亮,但也不至於令人冷落而不知。這位詞人,就是蔣捷。蔣捷字勝欲,號竹山,乃南宋著名詞人。南宋滅亡後,蔣捷深懷亡國之痛,隱居而終生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時人贊其氣節不凡。

蔣捷流傳於世的詞作有90餘首,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那首《虞美人·聽雨》。該詞全文如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釋義:在我少年之時,於歌樓上聽雨。紅燭搖曳,昏暗的燭光中羅帳輕盈。壯年的時候在客舟之中聽雨。江面遼闊,雲層低垂,一隻失群的大雁在西風冷雨中悲鳴。而今,人已至暮年,在僧廬之下聽雨。我的鬢髮已然花白似雪。人的一生,悲歡離合總是無情的。且任台階前滴滴小雨下到天明。

該詞中,詞人從聽雨這一視角出發,以時間軸為主線,為我們描繪了3幅聽雨的畫面。這3幅畫面,涵蓋了作者一生的軌跡和思想,將作者的整個人生都融入其中。這種手法,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且注入了深刻的思想,使該詞成為宋詞歷史上極難得的佳作之一。

第一幅畫面,講的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少年時期,無憂無慮,在歌樓上聽雨。然而,這種「無憂無慮」並不是積極的,而是消極意味的。詞中的「歌樓」、「紅燭」、「羅帳」等意象,形象的刻畫出少年時期一擲千金、醉生夢死的生活狀態。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一句,則描繪了第二幅畫面。在壯年之際,戰事不斷,兵荒馬亂,詞人經常居無定所,踽踽獨行;可謂肉體痛苦,精神苦悶。詞人正如失群的孤雁一般,獨自漂泊於茫茫天涯,不知何方是歸處。一個「斷」字,奠定了這幅畫面的基調。

第三幅畫面,是「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這幅畫面,是詞人當下的處境。詞人已老,鬢髮斑白,孤獨地在僧廬下聽雨。從這幅畫面之中,詞人處境的艱苦,心境的悲涼,一覽無餘。國破家亡,少年、壯年的時光亦一去不復返,留給詞人的,似乎唯有無窮的哀愁了。

三幅圖景相互映照,高度藝術地概括了詞人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及情感歷程。且由此可以映射出一個歷史時代的盛衰演變,這正是該詞的深刻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古浮沉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記熟這兩句話,洞察天道和人道,開啟智慧之門!
莊子: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是尊重他人的生活模式

TAG:今古浮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