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初級藏家愛不釋手的宣德青花鑒定法則

初級藏家愛不釋手的宣德青花鑒定法則

宣德時期,景德鎮在御窯廠燒制的青花瓷,位於中國陶瓷傳世期間的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宣德造型古樸,典雅,釉色晶瑩艷麗,紋飾種養繁多,相比明代其他時期的青花瓷,宣德青花瓷已經算是明代的頂峰,才會被現在世人所傳頌的佳瓷之一。

初級藏家愛不釋手的宣德青花鑒定法則

特別是宣德的官窯青花,是中國歷史中陶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從多角度去分析當時國家的經濟、文化、藝術和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作為精美的藝術品和宮廷用瓷,擁有使人神往的獨特魅力,這反應出來當時的社會製作的工藝是非常獨到,以至於作品一直被後人鑒賞,而且作為青花製作工藝的典範。自成化年到晚清民國時期都一直在仿製宣德青花,可見宣德青花瓷器是多麼的珍貴,其中比較成功的則是是清三代時期,以清代宮廷裡邊的舊藏去模仿燒紙,其他的造型、尺寸、紋飾都十分酷似原作,很有宣德時期的味道。

李先生整理出宣德青花瓷的鑒定法則供各位藏家參考:

初級藏家愛不釋手的宣德青花鑒定法則

一,青料

眾所周知,宣德採用的青花料有兩種,一種是難能可貴的蘇麻離青,另一種則是國產料。但大多數都是以蘇麻離青為主。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我朝則專設於浮梁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腙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那麼蘇麻離青最為明顯的特徵則是有明顯的鐵鏽斑,其中緣由是因為蘇麻離青進口料含鐵量非常高,根據爐火的氣氛下,能呈現出寶石般的色澤。而國產料是呈現出藍中帶灰的顏色。另一種發色優雅,清淡,有暈散現象。後防品中使用的是點觸方法造成的鐵鏽斑風格,但在放大鏡呈現出來的感覺確實大相徑庭。

二,器型

明宣德時期的器型種類有很多種,小到鳥食罐,大到罐、缸應有盡有。例如梅瓶,瓶口微外撇,肩部豐滿。瓶身相比元代而言頸部粗短。例如盤類,小到十幾厘米,大的有近八十厘米。胎體都十分的厚重。整體的風格多屬於莊重,簡練,古樸。並受當時外來文化影響,很多瓷器便是更具西洋的金銀器進行模仿。製作工藝十分規整,比例協調。

三,紋飾

紋飾便是宣德青花瓷的一大突出特徵,並且繪畫相當規矩,畫筆不會超出邊線。採用的畫筆有實筆和鉤勒渲染來個兩種,大多數實筆為細線條,而粗線條和紋飾多是用勾勒渲染,線條無比流暢,紋路非常清晰,好似一氣呵成。因此在鑒定宣德青花瓷,紋飾是很有講究。如果紋飾繪畫的規規矩矩挑不出毛病,那便無疑是宣德年間的精品了。

四,款識

初級藏家愛不釋手的宣德青花鑒定法則

款識也是鑒定宣德青花很重要一個部分,俗稱宣德青花款識有滿器身,所有瓷器門類中國呢基本全部有款。但多數為六字橫款,六字豎款,也有少量的宣德年制。雙圈足。宣德款的寫法布局都很規矩,字與字之間距離,壁畫粗細適中。書寫工整,典型好識別的則是。「大」字多撇短,捺長。「德」字心上無一橫,「德」字左右兩部分靠的很緊,看似不大協調。「制」字中的「衣」的橫邊不會超過「刀」。

宣德款的字體寫法不一,風格多變

比方說「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多見「大」字的撇畫,第一筆橫劃,左右不一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這一橫還有長短之分的。

「明」字的日部是低於月部,日與月的最下一橫筆,其左右高低、倚斜之勢基本保持一致,在一個基準線,而月部沒有出現長勾現象。

初級藏家愛不釋手的宣德青花鑒定法則

「宣」字第一筆向右點,往往與第三筆橫鉤連接。第三筆橫勾左高右低,帶動整體橫劃有倚斜之勢。

篆書「德」字心上有一橫,而楷書「德」字心上無一橫。「德」字雙人旁和左邊有支離不合之貌,「德」字「心」中三點在一個基本平直面上,最後一點沒有拖拉。

「年」字有五種不一樣的寫法,第四筆用向右平斜點代替短豎,少有右短豎為常見特徵。本朝款見不到第四筆左斜是宣德款的重要特徵。第五筆左高右低,倚斜之勢能收得住,筆不下塌。結束那一筆直畫下端常見頓筆收尾色濃,極少見尖銳之鋒。

初級藏家愛不釋手的宣德青花鑒定法則

「制」字下「衣」一點或有或無,有「衣」款將點和第三筆的撇一筆連成。「衣」字提筆和撇筆書寫無連接,「衣」字提筆與捺筆分筆書寫常不在一個對應線上。

李先生說鑒藏,感謝各位讀者的賞評。現如今古玩收藏良莠不齊,藏品的真偽更是重說紛雲。因此對收藏品的熱愛久得具備藝術品鑒藏能力和感受。藏品出手,對市場的分析和對風險的把控顯得尤為重要。益七六,酒吧一琳,八二八叄。比較靠譜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