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復盤「被保護」的暑期檔:題材全面開花、口碑與票房漸成正比

復盤「被保護」的暑期檔:題材全面開花、口碑與票房漸成正比

悄然間8月僅剩3天,「廝殺激烈」的2018暑期檔影市也行至尾聲。

回顧這個暑期檔,《我不是葯神》掀起強而有力的社會關注、《西虹市首富》嬉笑間已再創喜劇類型片佳績、《一出好戲》雖為黃渤導演處女作但表現超出預期。這廂國產片勢頭正旺,那廂的進口片也毫不遜色。礙於國產保護月這一大環境,暑期檔引進影片並不多,但在國產片百花齊放之際,以《摩天營救》、《小偷家族》、《巨齒鯊》、《蟻人2》為代表的影片依舊取得了不俗成績。

精彩太多的同時,遺憾也不少。放眼暑期檔影市,大IP、大製作不再是一部影片的絕對保護,情懷也不再那麼受用,更別說還有近三成影片突然「跳車」。票房的好壞終已是事實,口碑的優劣也早已成定局,而拂去外層泡沫不難發現,當下影片的口碑與票房已越發成正比。

票房高潮下,影市題材「遍地開花」、市場表現卻良莠不齊

每年暑假,不僅是在校學生的翹首以盼,更是國產電影的重要檔口。

從探索中國電影工業體系新標準的《動物世界》、扛起現實主義題材大旗的《我不是葯神》、「曇花一現」的奇幻巨作《阿修羅》,到姜文四年磨一劍的《邪不壓正》、徐克最新力作《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開心麻花新作《西虹市首富》,再到頭頂「金棕櫚」光環的《小偷家族》、情懷外衣下包裹著的奇幻探險片《愛情公寓》、黃渤導演首秀《一出好戲》,以及合拍片《巨齒鯊》和身貼漫威標籤的《蟻人2》等影片。

回溯去年暑期檔,斬獲163億總票房的《戰狼2》憑一己之力便扛起了暑期檔總票房的三分之一,而與《戰狼2》的「一枝獨秀」不同,今年包括國產片、進口片在內的暑期檔影市可謂各類型「全面開花」。

與真人電影一般,動畫電影在題材方面也是令人眼花繚亂。拋去個別變故不談,既有《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俄羅斯奇遇記》、《神秘世界歷險記4》這類老生常談的合家歡故事,也有《神奇馬戲團之動物餅乾》這種三維風格的治癒題材,還有基於網路動漫品牌所衍生的江湖武俠類動畫電影《風語咒》,以及《昨日青空》和中日合作的《肆式青春》這類現實青春題材動畫作品。

在以「億」作為量級參考的市場環境下,今年暑期檔的紀錄片市場只能抬頭仰望。雖然有《我不是葯神》扛起社會題材大旗,但同為社會現實題材的《最後的棒棒》和《大三兒》卻猶如在夾縫中生存,前者目前僅收穫了90.4萬元的票房,後者在萬眾力挺聲中終於突破100萬票房大關。去年,以《二十二》《岡仁波齊》為代表的紀錄片紛紛票房破億,大眾都在討論紀錄片迎來了春天之際,今年卻又遭當頭一棒。

得失之前,值得慶幸的是,文藝片終於熬出了頭。在勢頭猛勁的國產片和好萊塢大片的夾擊下,為是枝裕和拿下「金棕櫚」大獎的現實題材文藝片《小偷家族》目前已收穫9562萬元票房,一舉超越了《銀魂》真人版以8143萬元所創下的票房紀錄,成為國內市場最賣座的日本真人電影。

有趣的是,在國產進口齊聚一堂,大IP小文藝爭相鬥艷,影壇新銳和電影老炮同台打擂的大環境中,這個暑期檔的劇情也是「跌宕起伏」。


「跌宕起伏」的劇情背後,中國電影市場的「冰與火」

放眼7、8月的暑期市場,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繁盛背後,《我不是葯神》堪稱最大贏家,無論是其題材內容,還是高達9.0的豆瓣評分,以及其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效應,都是近年來十分罕見的現象。繼《我不是葯神》點燃了暑期檔上半場的火熱後,《西虹市首富》和《一出好戲》繼續將火勢蔓延到下半場。

相比《我不是葯神》的深刻,《西虹市首富》代表的則是喜劇片的再次勝利,且兩部影片可以說是分別各佔一「山頭」,前者以深刻的社會話題和實力派演員的助陣已斬獲近31億的票房佳績,後者秉承了開心麻花一貫風格,以老少皆宜的娛樂屬性已輕鬆拿下25億票房。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兩部影片已成功擠進2018總票房榜前五名,《一出好戲》、《巨齒鯊》和《摩天營救》則以13億、10億和6.6億的票房成績現位居11、13、18名。

將視線從《我不是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戲》等「贏家」身上移開,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多得是「悲劇」。

先是《動物世界》在《我不是葯神》的炮火下淪為「炮灰」,再是背靠7.5億大製作的《阿修羅》突然撤檔,緊接著就連《愛情公寓》也因「詐騙式營銷」遭遇票房滑鐵盧,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一大談資。與此同時,被寄予厚望的《邪不壓正》和《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等影片也均未能達到預期成績。

真人電影多的是一言難盡,動畫電影也並不好過。與題材的繁盛表現不同,繼《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扛鼎2015年和2016年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后,今年的動畫電影似乎並無「爆款」可言,被報以較大期望的《風語咒》拿下1.13億票房,饒是具有較高國民知名度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也只收穫了1.58億票房。當然,動畫電影的遇冷除了自身原因外,與《我不是葯神》、《西虹市首富》等影片的熱映也同樣有關。

同時,在一出出「意外」背後,也有一些影片因這樣那樣不知名的原因突生「變故」。就拿7月份來說,新上映的影片多達30多部,可臨時「跳車」的便佔三分之,一諸如《爵跡2》《阿修羅》《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未來機械城》《如影隨心》《昨日青空》等影片,或臨時撤檔或延期上線,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廝殺激烈的電影市場,勝敗早已是兵家常事,對於出什麼事都已不再稀奇的影市而言,作品的內容和口碑越發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國產「保護月」是否無需「被保護」?

今年暑期檔,雖然沒有類似於《戰狼2》這種現象級影片所帶來的票房拉動力,但據藝恩數據統計,截止8月25日,今年內地暑期檔累計票房已突破164億元,較2017年暑期檔三個月所累計的163.4億元票房的成績,足足提前了一周。

當然,這一成績與電影市場的「硬實力」密不可分,在《我不是葯神》《西虹市首富》和《一出好戲》的輪番扛鼎下,彙集了國內外佳片、金棕櫚好萊塢等重磅影片的暑期檔電影市場還是非常利好的,就連身處暑期檔的七夕檔表現也十分搶眼。

自2014年開始,步入2億關口地國內電影市場七夕檔已連續多年沒有較大突破了,而在今年,七夕檔終於再次迎來大爆發,單日大盤以高達4.7億的成績,較去年的2.3億翻了一番,刷新了影史票房新紀錄。

其中,《一出好戲》以單日破億的票房成績問鼎七夕檔,《歐洲攻略》以9717的首日票房成績緊隨其後,《巨齒鯊》以7125萬票房成績位居第三,此外還有拿下6735萬首日票房成績的《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以及票房成績在5000萬以上的《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和《快把我哥帶走》也都為七夕檔增柴添火了一把。

同時,在暑期檔電影市場「跌宕起伏」的劇情背後,不難發現如今的電影口碑與票房已漸成正比。今年暑期檔,有《我不是葯神》這般豆瓣評分9.0分的票房口碑雙豐收贏家,有滿含現代寓言的《一出好戲》拿下7.3分,作為一部處女作該評分已是驚喜。當然也有口碑兩極化的《邪不壓正》和《西虹市首富》分別為7.2分和6.7分的豆瓣評分。

另一邊,中途退場的《阿修羅》豆瓣評分3.1分,「賣情懷」的《愛情公寓》僅有2.8分、除釋小龍之外原班人馬全部回歸的《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3.6分,饒是有梁朝偉、吳亦凡、唐嫣加持的《歐洲攻略》也僅有3.7分。可見,口碑已成為今年暑期檔票房收割的一項關鍵參考因素,和影片的故事內容「硬實力」交相呼應。

當大IP、大製作、流量、情懷……這些習以為常的營銷方式統統「失靈」,當最具社會性、真實性和力量感的故事成為最大贏家,對於中國電影而言未嘗不是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暑期檔的進口影片中,不管是好萊塢大片《摩天營救》、金棕櫚《小偷家族》、合拍片《巨齒鯊》還是漫威《蟻人2》均取得了超乎預期的成績,《巨齒鯊》更是為合拍片提供了不錯的發展思路。可種種驕傲背後,都沒阻擋國產片的大放異彩,而是花開兩枝、各表一朵。

種種良性的市場大環境似乎正在訴說:國內暑期檔已無需「被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高科技首次幫助主裁判改判點球
藏在「西裝」外表下,一加6有哪些「暴徒」氣質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