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環跳穴:祛風濕,利腰腿
上期穴位是
環跳穴
都有誰答對了呢
環跳
,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樞中,髀樞,髕骨,髖骨,分中,髀厭。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太陽經交會穴。側卧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當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淺層布有臀上皮神經,深層有坐骨神經、臀下神經、股後皮神經。主治半身不遂,癱瘓,下肢痿痹,腰脊痛,腰胯疼痛,挫閃腰疼,膝踝腫痛不能轉側,遍身風疹,蕁麻疹,腳氣,水腫等。直刺1.5-2.5寸,可灸。
【腧穴釋義】
旋轉為環,跳指動,穴當髀樞,人患腿部風痹則不能伸屈跳躍,針此疾去,可使人跳躍如常;而取該穴,必須側身下腿,屈上腿,旋轉髀樞,形似跳躍,始得其穴,因名環跳。
【取穴位置】
側卧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當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微屈掌,小指掌關節按在股骨大轉子頂端,下按,當拇指尖到達處是穴。
【穴位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臀大肌→坐骨神經→股方肌。淺層布有臀上皮神經。深層有坐骨神經,臀下神經,股後皮神經和臀下動、靜脈等。
【功能主治】
功能
:祛風濕,利腰腿。環跳穴屬足少陽、太陽二脈之會所,位於髀樞處。以局部治療作用為主,主要用於風濕痹痛、下肢癱瘓、脛痛不可屈伸、痹不仁,有祛風除濕利關節的作用。主治
:半身不遂,癱瘓,下肢痿痹,腰脊痛,腰胯疼痛,挫閃腰疼,膝踝腫痛不能轉側,遍身風疹,蕁麻疹,腳氣,水腫等。
【穴位配伍】
配束骨、交信、陰交、陽谷治髀樞中痛不可舉;
配內庭治脛痛不可屈伸;
配陽陵泉、巨虛下廉、陽輔治腳不能行;
配風市、陰市治腿股轉酸難移步;
配陽陵治冷風濕痹;
配委中治腰痛;
灸環跳、風市治膝以上病等。
【刺灸法】
直刺1.5-2.5寸,局部酸脹,有放電感向下肢放散;艾炷灸或溫針灸3-7壯,溫和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半身不遂,腰腿痛,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感冒,神經衰弱,風疹,濕疹,腳氣等。
每日一猜:
「
位於大腿外側中線上,腘橫紋水平線上7寸,腹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點處
」猜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
版權聲明: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忍冬(微信:w13714009507)
氣和則血循經,氣逆則血亂溢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傳承數千年的中醫養生文化,普及刮痧、拔罐、艾灸、經絡保養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讓您擁有美麗健康的身體。
小兒推拿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小兒推拿,微中醫旗下精品號,最大的小兒推拿社區,孩子感冒咳嗽發燒不吃藥,不用抗生素,不打點滴,可以試試小兒推拿的方法,簡單實用!
學習中醫
,傳承經典,選好書請
點擊閱讀原文


※【每日一穴】五樞穴:調經固帶,理氣止痛
※【每日一穴】輒筋穴:降逆平喘,疏肝和胃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