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戰國時期的奴隸們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春秋戰國時期的奴隸們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原標題:春秋戰國時期的奴隸們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春秋戰國時代的奴隸們所過的生活,絕非我們今天的人所能想像。在那個時代里只要有權或者有錢,就往往時興養奴隸,身邊跟著成群的奴隸是彰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史記》里說呂不韋有家僮萬人,嫪毐有家僮數千人。那麼,這些奴隸都是來自哪裡呢?自上古以來到春秋戰國,不管是部落與部落之間還是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往往都有著較為頻繁的戰爭,那些在戰爭中被俘虜的兵將就是奴隸的重要來源。


里奚


《墨子》里說的」仆、國、餚靡」就是男性的奴隸,而「春、酋」就是女性奴隸。不同的奴隸分工是不同的,比如「仆」就是負責管理車馬的奴隸,「餚靡」就是專門負責修築城牆和工事的奴隸,女性奴隸中的「春、酋」就分別是負責春米和造酒的奴隸。這些奴隸的稱謂大多出現在諸侯貴族的宮室中,而至於那些富商巨賈身邊跟隨的奴隸,則沒有這麼嚴格的稱謂。而且尤其到戰國時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貧富差距的加大,因貧窮而成為奴隸的人數也在增加。


這些奴隸的生活是相當悲慘的,除了沒有身份地位以外,大多按照性別年齡和身體情況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務,往往承擔著沉重的勞役,但相應所匹配的口糧則是有限的,遠遠低於普通國人的供應量,要知道當時的普通國人很多時候也會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些奴隸的境遇就可想而知更加悲慘。這些奴隸的主人對待他們的態度相當苛刻,如果這些奴隸因為工作失誤,比如丟失牲畜或者損壞器物的,還會「以其日月減其衣食」作為懲罰,如果用生不如死來形容奴隸的生活也不為過。


奴隸


當時的罪犯因犯罪程度的不同往往是有固定刑期的,而奴隸們一旦成為奴隸,則終身為奴隸,所生的兒女也將成為奴隸,即是所謂的一世為奴,代代為奴。只有等到有人為其贖身或者參加戰爭才可能恢復自由。即便是在秦國推行變法,改變秦國沒落舊制度的商鞅,也大力支持奴隸制度,所謂「事未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就是因為貧窮還不起債務的人,就把其充當奴隸。在《秦律》中甚至有規定,說是秦國王室貴族們還能把努力當作禮品隨意的交換或者贈送,秦惠文王就曾經以「文綉千匹,好女百人」籠絡義渠,這些「好女」就是秦王身邊的奴隸。


面臨著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奴隸們很難擁有健康的身體,往往都較為短命。即便能夠參與戰爭,也是那些相對身強力壯的奴隸,而且又會有大部分奴隸死於戰場廝殺。比如《秦律》中有規定,就是奴隸們如果參加戰爭,因軍功而免除奴隸身份的,還必須充當自由身份的工人,就是只是轉變了身份而已,工作內容和所服勞役是沒有改變的,一旦由於貧窮再次借債無法歸還,又可能再次淪為奴隸。


《呂氏春秋》里有「今有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芋,明日不拜樂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這些奴隸跟那些從事繁重勞役的比較起來相對要幸運的多,可以說是從事文藝工作的奴隸。即便如此這些奴隸最終也很難逃過慘死的命運,比如君主貴族們尤其鍾愛的奴隸,多半會在其死後殉葬。《屍子》載:「夫吳越之國,以臣妾為殉,中國聞而非之。」


富商白圭的奴隸


要說春秋戰國有沒有幸運的奴隸,倒也是有。比如富商白圭的奴隸就極為幸運,白圭多半是最能體察奴隸之苦的商人,《史記》中記載「與用事僮僕同苦樂」,就是與奴隸同甘共苦,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就是這個奴隸得有所用處,得認真的幫助白圭經營生意。再說幸運的奴隸,就是那些諸如淳于髡、百里奚有才華的奴隸。

戰國後期由於人口喪失嚴重,諸侯列國對人才都相當渴求,有的奴隸便因有才而成為自由身,甚至建立門派收徒傳道,齊國就有淳于髡,本身是受過髡刑的奴隸,其名字里」 髡」就是來源於此。從淳于髡的遭遇看來,春秋戰國時代的奴隸們受刑可謂是家常便飯,王室貴族們奉養奴隸以供貪圖享樂的合法化,便是導致諸侯列國的貴族們生活越加奢靡腐化,奴隸制度的腐朽性暴露無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叔說春秋 的精彩文章:

商鞅的時代結束了, 老秦人終於實現了轉型升級
吳起一生求功名, 罪否?

TAG:海叔說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