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寫工作郵件嗎?
每天10點10分,我們不見不散
1明明微信更方便,為什麼我們還要用郵件?
1)微信屬於碎片化溝通,容易遺漏關鍵信息
前幾天,我與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老闆聊天。
他說,他們公司的年輕員工們,大部分都是輕郵件,重微信。甚至有很多員工,現在只會用微信溝通,已經不會寫郵件了;什麼內容,都往微信上一發了事,就連跟客戶溝通,都懶得打字,在微信上用語音一通講了事。
結果,今年春節後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就損失了幾百萬。
原因是,負責項目的哥們用微信跟人家溝通,沒有用郵件與對方確認。結果漏了客戶後面發到微信里的幾句關鍵內容,傳達錯了數據,做出來的產品,全變成了廢品。
2)商務溝通中,郵件仍然是必用項
「還有很多活寶,我看他們在微信里也溝通不清楚。於是讓他們寫封郵件去溝通,居然有很多人不會寫郵件,有些倒是努力寫了,我一看,簡直亂七八糟,還不如乾脆在微信里講呢,唉……」
我聽他講了半天,簡直像在聽笑話,還真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確實,現在用微信這種幾乎24小時在線的即時溝通工具溝通,效率提升了很多,也讓溝通的成本變得越來越小,與客戶之間的對話,變得容易了很多。
郵件這種「古老」的工具,似乎變得越來越落後,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但即使如此,郵件在商務溝通中,實際上還是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份量。
一份正式的邀請,一次重要的商務會晤,你不能只是在微信里打幾行字,或者留一段語音就完事。很多時候,你還是得寫一封準確且有效率的郵件才行。否則,對方可真就會覺得你太沒有誠意了,太不專業了。
並且目前微信聊天記錄造假成本太低,不能作為法律層面的證據。因此涉及到具體商業內容的溝通,還是使用郵件溝通更合適。
3)郵件更加規範,大大降低了溝通風險
實際上微信的語音溝通,正在變成溝通中的新的障礙。語音溝通存在太過於瑣碎的信息傳遞,太過於散亂的觀點表達,以及過於及時而缺乏梳理和沉澱的信息傳遞。在談論公事時,反而會帶來新的隱患,使得嚴謹準確的信息表達變得支離破碎,缺乏邏輯,更容易被誤解。
我們不得不承認,就溝通的完整與準確性而言,微信式的溝通遠不如一封精準而有效率的郵件來得有效和有價值。
因此,不管是從商務需要還是個人表達的角度講,學會寫商務郵件的技巧,變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其實,對於複雜事情的溝通,不只是我,很多商務人士都不喜歡在微信中溝通。即便是有些客戶喜歡用微信溝通,也還是希望在複雜事情的溝通結束後,能收到一封準確描述事件的郵件,以便對所討論的問題進行確認。
毋庸置疑,用電子郵件來進行商務方面的溝通,可以避免很多錯誤和誤解,也更加保險,並容易追溯。
2寫出高效溝通郵件的一條基本原則
在閱讀和撰寫商務郵件的溝通中,我得出的第一條經驗就是:
相較於禮數周全,不如簡單且明確化溝通內容與重點。
商務郵件不是寫文章,文采是次要的。對於對方和自己來說,用最短的時間確認溝通的所有重點,才是第一要滿足的目的。
因此,在寫郵件的時候,簡短而完整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掌握的技巧。
但這並非說,寫郵件就連基本的禮儀都不要了。不管任何時候,該遵守的禮數,還是要遵守的。
特別是第一次寫郵件給客戶時 ,或者第一次與還不曾有過交往的人和客戶接洽時,這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坦白說,此時過與不及都不好。
太精簡,對方會覺得你提供的信息太少,難以判斷,不知如何回應,可能會幹脆不理你;太啰嗦,反而會詞不達意,堆積的信息過多,也可能使得對方抓不到重點,出現其它的誤解。
3能讓你年薪翻倍的,7個寫郵件法則
以下是我總結的商務郵件撰寫中需要注意的7個法則。注意這是能讓你年薪翻倍的一些技巧,一般人都不告訴他,今天只講給職場一年級的鐵杆粉絲聽。希望你讀了之後能學以致用,明年年薪翻翻。
好了,乾貨來了。
法則1:郵件標題表達清楚主題
郵件的標題是讓對方快速了解,這封郵件用途的第一重要信息。
不管對方是決定立即打開,還是決定過段時間再說,或者乾脆刪掉了事,都與郵件主題所表達的意思有密切關係。
好的標題,不僅能讓對方清楚知道你的來意,還可以有效增加對方打開郵件的幾率。
下面是我寫郵件標題時 ,總結的一些經驗和原則,希望對你有用:
1)提到對方
不管是對方的名字、職位還是尊稱,我喜歡在第一封郵件的標題中提一下。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對方相信,我的郵件不是廣告郵件,不至於因為誤判而立即刪除。
另外一方面,也是表達我特意寫給他看的意思。一般這種情況下,對方都會打開看看。
2)寫上自己公司的名字
雖然郵件的列表中,也會顯示寄件者的名字,但如果交往不夠頻密的話,對方可能對寄件者沒有印象,自然也就對寄件者所在的公司沒有印象。
註明自己的公司,一方面,可以讓他快速知道是哪家公司寫的郵件;
另外一方面,可以表明自己的來信立場,讓對方感覺到這是一封正式來信,從而建立起信任感來。
3)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商務郵件,一定要有主題,而且最好開門見山,立即表明來意,不必繞彎。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降低對方閱讀的意願。
那到底標題應該怎麼寫呢?
比如,我邀請一位行業專家來講課,標題是這樣寫的:
標題:匯創達科技邀請XX科技王總工講授未來5年×××技術發展方向與展望
當然,這是給自己相對陌生,沒有太多交往的人寫商務郵件。如果是相對熟悉的人,或者有過多次交往的人。我可能就會省略掉對方公司的名字,避免啰嗦和「多此一舉」。
法則2:目的清晰,要素完整
我認為一封好的郵件,開頭最好結論先行,以始為終,以便閱讀者快速掌握你要表達的內容和意思。
要做到以始為終,就得把結論寫在開頭,描述清楚郵件的核心重點是什麼。
這樣即便對方因為時間很忙,或者被雜事打擾,甚至他沒有太多時間讀郵件,只是匆匆掃一眼,他也會明白並記得我講的什麼。
繼續以前面的郵件為例:
寫完標題後,便要開始正文了。
開頭第一段,我一般會這樣寫:
王總工,您好:
我是匯創達科技××部總監古爾浪窪,想邀請您在2017/1/6來深圳匯創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一場兩個小時左右的技術講座,向晚輩們分享您對於未來5年××技術發展的方向與展望。
我認為先說結論並不會失禮,相反還能讓對方節省時間。
另外,在一開始就講清楚我是誰,我為什麼寫這封郵件,把人、時、事交代清楚,有助於對方快速判斷,既不會浪費他的時間,也不會讓他產生誤解和誤判。
法則3:條例重點,一目了然
在郵件中與其長篇大論,不如直接條例重點。
尤其是在商務郵件溝通中,更應該在開頭第一段結束後,就把重點羅列出來。
寫商務郵件時,千萬不要長篇大論,更不要把重點穿插在長長的郵件中間,或者內文段落中。這樣不僅自己表達起來很散亂,對方閱讀起來也很費力,容易錯失重點。
相對於在郵件中沒有用太多的寒暄之詞,或者文縐縐的各種謙辭。我倒是覺得未能把重點內容突出出來,或者分條羅列清楚,要讓對方去替你整理,那才是真正的失禮。
怎麼條列重點呢?接著上面的內容,舉例如下:
1.希望您以上月中旬在行業協會演講內容為主題即可(您關於×××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展望給我啟迪良多,非常希望我的同仁也有機會聽到您的演講)
2.請問您的酬勞費如何計算為妥?
3.請您幫忙確認,兩小時時間足夠嗎?如需要調整,多長時間合適?
4.希望您能在講座結束後,多預留30分鐘現場回答聽眾提問。
如此以來,對方收到郵件之後,就能很明確的知道應該採取哪些行動,應該回答哪些問題,需要做些什麼樣的準備。
這才是真正節省對方的時間。
法則4:補充資料也用條列式
如在正文溝通重點結束後,還有需要補充的資料,建議也採用類似正文的條列式,附在正文後面。
這樣對方閱讀起來會覺得同樣貼心。
接著上面的內容,舉例如下:
以下為從廣州到深圳匯創達科技的相關出行資料,供您參考:
1.可從廣州南站搭乘高鐵至光明城站,我會去高鐵站接您;
2.我們可擔負您來回的高鐵及計程車費用(請保留好單據,以便我們的財務進行核銷);
3.我是您的忠實粉絲,非常期待能邀請您來我司講課。
期待您的答覆。
古爾浪窪敬上
當然你也不必像我一樣,非要搞這麼死板的數字來羅列重點。但無論如何,重點都要清晰明了,不要讓對方到處替你找重點。
法則5:節省字數,內容能短則短
為什麼要節字數?內容多短合適?
節省字數,句子盡量短,讀起來明快;句子過長,就會顯得啰嗦,容易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
怎樣才能節省字數呢?儘可能把握以下原則:
1.精簡形容詞
2.使用主動句
3.主詞明確簡短,最好放開頭
4.使用簡潔動詞
例如下面兩句對比,第二句就比較簡短:
1)很抱歉要麻煩您,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做一份PPT格式的講稿
2)請您提供一份PPT格式講稿(抱歉要麻煩您)
如果需要一些語氣上的補充,可以用()補充在後面,其實也不失禮。
另外,我也提到郵件要盡量短,多短合適呢?
當然不能一句就結束,但如果可以表達清楚的話,建議盡量不超過20行(也就是半屏)。半屏是電子錶達和閱讀的最佳閱讀篇幅,不用滾動滑鼠便可以閱讀完。
當然也可以長些,但過長超過一屏(要滾動兩次滑鼠),容易讓閱讀者是去耐心,從而降低讀完的可能性。
法則6:段落分明,焦點明確
當然,商務郵件的寫法不必全是我上面所說的格式,不一定非要1、2、3、4……往下羅列數字,也可以採用類似下面我用到的?為開頭的表達方式和變通格式。
但不管如何變,以下幾個原則則是共通的:
1)每一段焦點要明確,在一段里不要包含太多重點,避免重點失焦;
2)同類型重點要歸納在相連的段落里,不要跨幾個段落後,又回頭講與前面相連的重點;
3)需要對方行動的內容,與給對方參考的、閑聊的,要分開不要混在一起。
這樣的郵件,才是精準的溝通內容。
法則7:需要修改的附件,盡量使用雲端存儲方式
為什麼?三個理由:
1)要修改時,不需要重新寄送郵件,避免混亂;
2)不用擔心對方的郵箱空間不夠,收不到附件;
3)可控制查看附件的許可權。
本文是作者多年工作與寫商務郵件的心得,希望對你有用。同時也祝福你,能快速融匯貫通我說的這些技巧,並縱向和橫向展開。
— END —
往 期 好 文 回 顧


TAG:古爾浪窪的職場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