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西方懷疑孔子學院?看看他們自己幹了什麼吧

西方懷疑孔子學院?看看他們自己幹了什麼吧

【翻譯/觀察者網馬力】自2005年起,孔子學院的數量開始在世界各地迅速增加。我想借本文討論一下關於該機構的那些充滿偏執和妄想的無稽之談。尤其是一些美國政界人士,他們認為孔子學院是中國人從事間諜活動的溫床,而且該機構的存在已經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了現實威脅。

不過在此之前,我要先談談半個世紀前1967年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披頭士和滾石兩支樂隊的影響力正如日中天,文化大革命剛剛開始,越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在策劃著如何推翻資本主義,而巴黎的學生們則離開校園每天忙於向警察投擲石塊。

香港-亞太經合組織貿易政策集團執行董事戴維·多德韋爾2018年8月19日在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刊文:《美國政客把孔子學院與間諜相聯繫是極端偏執的行為》

當時我正在英國林肯郡寧靜的格蘭瑟姆小鎮準備大學入學考試,我做了一件小事:我給英中了解協會(the Society for Anglo-Chinese Understanding)寫了一封信,希望索取一些關於中國的資料。後來我收到了一大堆難懂的關於中國的宣傳冊,而且我可能還成了整個格蘭瑟姆鎮唯一擁有毛主席「紅寶書」的人。

這件事很快就被我忘在腦後了。我去巴基斯坦做了為期一年的教師志願者,返回英國後開始攻讀社會人類學和發展經濟學學位。巧合的是,我所居住的學生公寓里有幾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英語進修生。在巴基斯坦時獲得的教學能力使我在大學期間一直有收入來源,而在這期間我也曾給那幾位中國進修生上過課。

兩年之後的1976年,我一畢業就進入《金融時報》國際部工作,當時正趕上毛澤東主席去世,鄧小平開始啟動漫長的改革進程,試圖將中國從貧困落後的泥潭中拉出來。很自然地,我在工作中花了大量時間去研究中國,而且也寫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文章,在這期間我還與中國駐英使館的幾位級別較低的外交官見過面。

在一個很普通的上午,我正在《金融時報》國際部上班,一個電話打進來說希望「跟我喝點啤酒、吃點三明治並順便聊聊天」,他提供的見面地點在「軍情五處」(Military Intelligence 5,英國安全情報機構,總部設在倫敦的泰晤士大樓。該機構業務上對英國外交部負責,為政府處理安全、防務、外交、經濟等方面的事務搜集情報——觀察者網注)。隨後的經歷給我一種超現實的玄幻感覺——我受到了密集的盤問,他們希望知道我與中國和中國人之間的關係。那位情報人員甚至還向我出示了我1967年寫給英中了解協會親筆信的複印件。

此後那個情報人員再也沒有聯繫過我。他到底是懷疑我為中國做間諜呢?還是希望招募我為英國做間諜呢?即便現在我也不知道那個情報人員當時的想法。不管怎麼說,很顯然我被排除在這兩種可能性之外了。

可以說這件事給我上了一課:的確,中國無疑會向國外派遣情報人員,可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嗎?如果說英國軍情五處連格蘭瑟姆小鎮上一個長滿粉刺的男孩的通信都要監視的話,那麼我們西方人所做的並不比中國人高尚到哪裡去。

1984年,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一家政府招待所里(在我漫長的中國採訪旅程中,那不過是眾多普通的落腳地之一),咖啡廳里燈光昏暗,除了我之外,還坐著一位美國律師,於是我們聊了起來。他在一家「代表處」工作,中文講得近乎完美。

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多美國人都能把中文講得那麼好,那時候在英國學中文還沒有什麼正規的途徑,也許當時只有兩所英國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很多美國大學裡都有中文課。他實話實說,其實開設那些中文課程的經費大多來自當地一些親台灣的華人組織,另外還有些資助來自五角大樓。他接著提到他在代表處的工作很清閑,他的「真正工作」其實是秘密地散發聖經。他是摩門教徒,向中國人散發聖經是他傳教工作的一部分。

這件事給我上了第二課:近幾十年來,有數千名美國人帶著嚴肅的目的試圖秘密推翻中國的「無神論共產主義思想」,他們或是正式間諜,或是基督徒,一些還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裡經營著「代表處」。即便在全球500餘所孔子學院里或「一帶一路」項目里有從事間諜活動的中方人員(我認為99.9%的中國人都是普通的工作人員),可看到美國當下高漲的驚慌情緒和道德義憤,我還是覺得美國人內心是十分虛偽的,這種虛偽讓我感到噁心。

特德·克魯茲(Ted Cruz)和馬爾科·魯比奧(Marco Rubio)等美國政界領袖之所以支持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的《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是因為他們相信「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對美國教育體系進行滲透以壓制對華批評聲音、凈化涉華教育內容的關鍵工具」,這其實體現了上述美國政治人物麥卡錫式的、荒謬的偏執心理。在此,我希望引用美國《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前社長潘文(John Pomfret)的一句話來表達我的態度:「如果美國學生那麼容易被中國的教科書和教學活動洗腦,那麼我們這個國家可就真地有點麻煩了……中國情報人員對美國的產業信息和軍事技術有興趣,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從事這些活動的中國人並不來自孔子學院,這一點也是毫無疑問的」。

孔子學院在海外漢語教學、促進人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2005年成立以來,中國已經在146個國家或地區成立了525所孔子學院。孔子學院一共僱傭了5000多名漢語教師,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報名參加孔子學院課程的學生已達140餘萬名。

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認為,孔子學院獲得了中國政府的資金支持,不過如果因此認為孔子學院會對美國大學的中國研究活動施加影響,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的確,孔子學院的運轉並不透明(opaque),該機構不善於與外界溝通,而且他們在教學活動中也不支持台灣獨立或西藏獨立,不過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孔子學院都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法語聯盟或歌德學院之間存在驚人的相似性。由於當下全球漢語教師缺口極大,孔子學院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很積極的作用。即便對於那些相信到處都有間諜藏匿的人來說,孔子學院也絕不是一個合適的懷疑對象。

下面是《南華早報》讀者在本文後的留言,觀察者網選取部分翻譯如下,僅供參考:

Chungta Hsieh:長期以來,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一直在利用派駐其他國家的美國非政府組織(NGO)的分支機構進行間諜以及破壞該國社會穩定的活動。因此,美國自然會產生其他國家派駐美國的非政府組織也會在美國從事間諜活動的想法。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很可能就是這樣一家典型的機構。關於該機構媒體上已經有大量報道:

美國國際開發署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拉丁美洲teleSUR電視台,2016年9月19日)

對外援產生破壞作用的秘密項目(《紐約時報》,2014年12月16日)

美國國際開發署——中央情報局的面具——正在為向烏克蘭擴散民主制度做準備(《全球研究》,2014年5月8日)

另一個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間諜項目曝光(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4年8月4日)

美國國際開發署是另一家中央情報局嗎?(《今日民主》,2014年4月4日)

非洲人需要和平志願者嗎?(《福布斯》雜誌,2018年7月4日)

kiwimonkey:對於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孔子學院,我內心只有讚賞和感激。

Ken M:這篇文章講得都對。可問題是美國正在試圖阻止中國在國際貿易、政治體制和地區衝突等領域前進的腳步。顯然,中國在偷竊我們的知識產權,我們需要禁止所有導致美國知識流向中國的事情發生。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限制中國人進入我們的教育體系,這也是他們從美國獲得知識的最好方式。從中國人身上賺那點學費意義不大,有太多國家的留學生可以取代中國人的位置,而且那些國家的留學生畢業之後所就職的公司也不會像中國公司那樣對美國進行不公平的貿易。我們為什麼要教中國人學習美國的知識,然後讓他們回到中國與我們美國的公司競爭呢?中國公司獲得中國政府的資助,然後與美國的私營企業競爭,這是毫無道理的。在政治制度方面也是如此。中國人推行中央集權模式和共產主義,他們沒有言論自由、信息自由,他們的所作所為簡直與美國在世界各地所推行價值觀完全相反。中國在南中國海偷竊了很多國家的島嶼,我們需要維護那些國家的利益。至於孔子學院是否與間諜行為有關,對此我也是有質疑的。不過美國將阻止中國偷竊我們的技術、阻止他們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美國說到做到,中國人就等著吧。

I Gandhi:提到美國,我就會想到他們的自大、偏執、排外以及麥卡錫主義。

tbhdbl:芝加哥大學把孔子學院趕了出去,因為中央情報局並不認可學術自由原則。在我個人看來,這是個不錯的理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金正恩視察朝鮮鯰魚廠:彷彿砌築了金錠,真可謂寶貝工廠
中國富豪的英國老店破產甩賣 英超紐卡老闆0.9億英鎊接盤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