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尼黑蘭為何走向分裂?

尼黑蘭為何走向分裂?

說到尼黑蘭,我想大家都比較陌生,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尼黑蘭是怎樣走向分裂的!簡而言之就是兩個原因,一是宗教原因,二是經濟原因。

一、宗教改革帶來的分裂

尼德蘭為什麼會分裂,還是要先說到公元16世紀的宗教改革說起。大家知道,人類的大航海時代是公元15世紀末期開啟的,首先就是西班牙,而尼德蘭在當時還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分,因此也很快搭上了大航海時代的東風,很快尼德蘭就成為了一個貿易為主導的地區,而宗教自由是進行貿易的必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尼德蘭北部,也就是今天的荷蘭地區,宗教改革運動發展很快,新教迅速興起。但不久後西班牙開始其進行鐵腕鎮壓,宗教矛盾迅速激化。

到公元1568年,信仰新教的大量荷蘭貴族在其領袖威廉一世帶領下開始發動叛亂,揭開了尼德蘭獨立戰爭,也就是八十年戰爭的序幕。

這場八十年戰爭後來又與德意志地區的三十年戰爭重合,最終以新教徒主導的尼德蘭七省聯邦共和國獲得獨立。

而在這之後,獨立的尼德蘭自己也發展成海上強權,建立了尼德蘭殖民帝國,也成為了最早的全球帝國之一。

當然後續的歷史也發生過很多變故,因此到18世紀後期,尼德蘭又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衰落,並曾一度被法國滅國。而這些變化又加劇了國內的宗教矛盾。

儘管尼德蘭獨立之後,其政治始終由北部的新教徒所主導,但新教徒在人口上卻一直沒有佔到多數,尼德蘭境內的多數人口仍然是天主教徒。而且新教徒基本完全分布於尼德蘭北部,南部則還完全是天主教徒的天下,所以雙方的矛盾不斷。

二、矛盾激化,外國介入,尼德蘭走向分裂

而與此同時,隨著尼德蘭社會的發展,其南北之間的分歧又有了新的原因。在尼德蘭南部,也就是現在的比利時等地,開始追隨法國等鄰國開展了急速的工業化進程。但尼德蘭北部,也就是今天的荷蘭地區,卻仍然維持著以商業立國的傳統,並沒有追隨南部進行工業化改革。

而尼德蘭的政府和軍隊則完全由北部的新教徒所控制,南部通過工業化逐漸富裕起來的天主教徒感覺自己在政府中沒有發言權,開始越來越多地心生不滿。此外,尼德蘭國王威廉一世又在此時開始強制要求全國的政府都說荷蘭語,而這受到了南部當時已經非常法國化的部分地區的激烈反對,而天主教會與新教會的固有矛盾也在這時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因此在公元1830年8月,比利時人在布魯塞爾發動了革命,與荷蘭軍隊展開巷戰。而在布魯塞爾爆發革命的當天,奧地利、俄羅斯和普魯士三國曾紛紛表態,不支持比利時獨立,因為這三國當時也都面臨著本國境內類似的革命。

但這意味著他們也都在忙於在各自國內鎮壓革命,所以也無暇幫助尼德蘭鎮壓比利時人的革命。而英國和法國則樂於見到尼德蘭的分裂,因為法國始終將尼德蘭視為對自己的威脅,而統一的尼德蘭則在海外貿易方面始終是英國的強勁對手。

在英法的支持下,比利時人迅速在軍事上取得優勢,並在當年10月4日宣布獨立,迎立了一位英國王室的親戚做了比利時國王。

之後雖然荷蘭也曾出兵反撲,但卻被法軍擊退。次年,奧俄德三國見大勢己去,也接受了比利時獨立,只是要求比利時成為永久中立國。而荷蘭雖然不接受這一決定,但卻也無力憑藉自己的能力扭轉局面了。最終在8年之後也承認了比利時和盧森堡等的獨立。

因為直到現在,比利時說荷蘭語的人仍然佔全國的絕大多數,比例達59%,而說法語的人則只有41%,所以民族問題不是根本問題,宗教和經濟問題以及外國干涉才是尼德蘭最終走向分裂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東觀世界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戰爭中,政府軍是如何處置反對派「戰俘」的?
揭秘:普京為什麼會選擇離婚?

TAG:阿東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