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坐收漁利?趁貿易戰,印度想取代美國搶佔中國市場

坐收漁利?趁貿易戰,印度想取代美國搶佔中國市場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

在輪番升級的中美貿易戰中,誰能坐收漁翁之利?8月28日,印媒《經濟時報》援引印度商務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對華出口商品因受到中國對等高關稅制裁,導致競爭力下降。若此時印度能把握好時機,加強對華出口和搶佔美國撤出後的中國商品市場,將有望成為此次貿易戰中的主要受益者。

報道截圖

報道稱,印度商務部在該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對美徵收對等報復性關稅,給印度對華出口提供了機會」。

該報告詳細分析了至少100種產品,它們可以取代美國商品撤出後的中國市場。報告中認為,印度可以在中國棉花、玉米、杏仁、小麥、高粱市場中佔有更大份額

新鮮葡萄、棉花、烤煙、潤滑油,以及苯等化學產品,是此前美國對華出口額超1000億美元的重要種類,而印度也一直在向中國出口這些商品。一位印知情官員表示,印度有望擴大這些商品的出口規模。

《經濟時報》特別指出,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後,中國對美商品徵收15%-25%的報復性關稅,對其他國家僅徵收5%-10%的正常關稅。

而另外根據於2005年修訂的亞太貿易協定,印度對華出口還可額外享受6%-35%的稅率減讓,這使得印度對華出口更具競爭力。

若以玉米為例:印度在2017年-2018年間向全球出口了價值1.436億美元的玉米,而同期中國進口了6億美元玉米。在美國要向中國繳納25%關稅之際,亞太貿易協定國家——印度可在對華出口玉米上獲得100%的優惠。

印媒《今日商業》報道稱,若印度對華出口能搶佔美國在華市場,那麼將有望縮小中印間約63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有趣的是,就在該研究報告公布的前一天,印度商工部部長普拉布(Suresh Prabhu)還召開了一個由各出口利益相關方和印度商務部官員參加的會議,討論到2025年印度製造出口翻一番的戰略計劃。報道稱,該報告將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藍圖。

彭博社報道截圖

不過根據彭博社報道,該份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印度雖然在速凍牛肉和杏仁等20種商品上出口能力很強,但在中國面臨市場准入問題。

如今至少有80種產品有可能出口到中國,印度當局已指示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制定計劃,在印有明顯優勢的商品上提高產量。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說,印商務部已要求印駐華大使作為推行者,為印度出口商在中國安排相關會議。

對於印度在貿易戰中樂觀的「獲益分析」,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米檀都·帕力特(Amitendu Palit)則直言說,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主要影響之一是重塑全球供應鏈,印度或成為某些生產鏈中的一部分,但現在就說印度將從中美貿易戰中獲益,還為時過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巴黎塞納河邊「露天便池」引爭議:無遮擋且易被圍觀
「亞歷山大石棺」分析結果:2男1女 有古老手術痕迹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