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氫彈威力到底有多大?氫彈之父罕見接受採訪,親自證實一個關鍵數據

我國氫彈威力到底有多大?氫彈之父罕見接受採訪,親自證實一個關鍵數據

1967年6月17日,西北大漠上空的一聲巨響,標誌著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我國成為了繼美俄英三國之後第四個擁有氫彈技術的國家。當這一消息公布之後,用「震驚」來描述各國當時的心情是一點也不為過的,因為這距離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才剛剛過去了兩年零8個月的時間,而且當時中國正面臨的是西方的全面技術封鎖,沒有經驗,沒有外援。

反觀其他五常國家,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的成功,美國用了七年零3個月,蘇聯4年零3個月,英國4年零7個月,法國8年零6個月。而且據解密的歷史資料顯示,在這些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中,有的是靠美國的幫助,還有的是靠使用間諜等特殊手段才獲得了成功。那麼中國能夠在間隔兩年的時間裡就成功投射了首枚氫彈,靠的又是什麼?這一切都離不開以于敏為代表的科學家們的努力。

1960年,在基礎研究領域已頗有建樹的于敏毅然放棄了自己喜愛的學術之路,隱姓埋名,隔絕世人,開始轉向做氫彈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之初,我國科學家們幾乎沒有任何關於氫彈的經驗,沒有任何的外援,有的只是一些相關理論數據和一台僅每秒萬次運算速度的電子管計算機。然而我國的科研人員沒有放棄,他們利用有限的資源開始對氫彈進行深度的理論探索。

軍迷朋友們都知道,氫彈是一種以輕核聚變為原理的熱核彈,需要在大於四千萬攝氏度的高溫和足夠大的碰撞幾率條件下才能發生反應,因此需要將小型核彈安置在氫彈內部,藉助其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才能成功引爆氫彈。所以說,氫彈的研究難度是空前的,這也就是印度在掌握原子彈技術後,用了20年都未真正研究出氫彈的原因。

在於敏先生的領導下,團隊廢寢忘食、晝夜不停的探索氫彈的結構,結果不僅研製成功,更形成了世界領先的「于敏構型」的氫彈。這種結構不僅將核彈體積做得更小更精緻,而且更有利於保存。面對如此偉大的功績,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先生從來不居功自傲,他也很少出現公眾場合,在難得一次的採訪活動中於敏先生談到,在中國氫彈設計之初,計劃的只是百萬噸爆炸當量,結果實際出來是330噸,這是讓參與研究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無比自豪的

西方國家無法想像,中國的科學家們是如何在極度被技術封鎖的情況下,研製出比自己還要厲害的氫彈的。而氫彈的成功,更是證明了沉睡的雄獅終將會清醒,中國人的智慧絕不會落後於任何一個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拳軍武 的精彩文章:

除了中國哪都不去!1200名外籍飛行員加入中國:這裡待遇實在太好
世界最大火炮,炮彈重7噸,需4000人操作,一炮擊穿30米深彈藥庫

TAG:鐵拳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