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我國民間有「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一說,為什麼艾灸足三里與吃老母雞有同等功效呢?

中醫認為,雞肉能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可用於治療陽痿、遺精、少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黃或產後體虛、頭暈、少乳及閉經、月經量少等症,而老母雞的補益作用更高,對於病久體虛的人頗為適宜。而足三里作為胃經要穴,號稱人體保健第一大要穴,從古至今一直為人們重視。研究發現,刺激足三里可促進胃腸蠕動,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慾,幫助消化,調節血糖等,其保健作用與吃雞肉類似,所以民間有「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一說。

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如何灸足三里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保健功效呢?民間有諺語「若要安,三里常不幹」,意思是說,如果想要身體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常保持濕潤的狀態。要保持這種「不幹」的狀態,最好就是採用瘢痕灸的方法。將艾炷直接置於穴位上點燃施灸,灼傷皮膚後,使之起皰流水保持濕潤,甚至化膿,最後常留有瘢痕,以形成對穴位的持久刺激。使用該種方法應嚴格消毒,以防止感染。但是,這種方法會留有瘢痕,不提倡一般人在家使用這種方法,因為受家中條件、操作手法等因素限制,可能做起來不便或不安全,存在風險。需要者應到正規中醫醫院由有資質的醫生進行。

為避免影響美觀和個人操作存在的風險,大家在家可嘗試另外一種灸法:

將艾條點燃,燃頭對準足三里穴,距離以皮膚感到溫熱為度,反覆在穴位上方做環轉運動,或上下如雀啄般的運動,每次10-15 分鐘,待穴位皮膚出現紅暈即可。

此外,還可以採用點按的方法刺激穴位:

以大拇指端用力點壓足三里,可加上揉動,至局部產生酸麻沉脹的感覺,每次3-5分鐘,此法方便易行,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副主任醫師-葉勇)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夏季防暑為要務,女性還應防寒護陽
XO醬、蝦醬、魚露、蚝油,這些新型調味品,你會用嗎?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