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族姑娘領路,探尋茲國故城

維族姑娘領路,探尋茲國故城

發布個人照片,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

探究人類歷史,仰望歷史浩瀚的星空!

車行在庫車縣城大街上,我們去探尋夢中的龜茲古國故城遺址。庫車,古稱龜茲(拼音qiūcí),是著名的西域大國。這兒是維族居住區,從大樓項上的標語牌可見,這裡的氛圍與內地有些不一樣,因此我們一行人更加謹慎。

循著高德導航,我們進入龜茲故城所在的皮朗村,但來迴轉了幾趟,也沒有找到遺址,最後導航把我們領到這個鐵門前。問一位維族大嫂,她聽不懂漢語,再問一位維族大爺,他能聽懂但不會說,用手示意這兒就是。這時正巧來了三個維族小女孩,漢語交流毫無障礙,很高興領我們去。

龜茲,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漢書》記載: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戶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這是三個維族女孩在前領路,照片拍糊了。

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北枕天山,南臨大漠,西與疏勒接壤,東與焉耆為鄰,相當於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一部分,最盛時轄今庫車、輪台、沙雅、拜城、阿克蘇 和新和六縣市。

龜茲歷史上是聯繫亞歐大陸的橋樑,中西文化在這裡交融,繁育出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古龜茲是西域政治、經濟、佛教中心,龜茲樂舞在歷史上久享盛名。今天,庫車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龜茲故城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古龜茲國最早的居民為印歐人種(即白種人),公元前272年印度阿育王勢力擴展到龜茲,阿育王賜龜茲為太子法益封地。西漢初年,龜茲為匈奴統治,漢武帝時歸附漢朝。此後,龜茲夾在西漢與匈奴兩個大國之間,時反時附。

龜茲王絳賓與弟史公主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西漢時期,絳賓的父親老龜茲王殺害了西漢派駐輪台屯田的扜彌國太子賴丹,西漢聯合烏孫欲伐龜茲。絳賓深知力不能抗,向西漢請求娶弟史公主聯姻。弟史是和親時西漢解憂公主與烏孫王翁歸靡的女兒,是烏孫公主,兩人早就見過並相互愛慕於心。於是,西漢賜弟史為漢公主,嫁與絳賓,促成了西漢公主與龜茲王因愛情和親的佳話。

漢朝設西域都護府,開始經營西域。經東漢歷魏晉南北朝,龜茲限於自身實力,對中原王朝叛服無常。唐初龜茲附屬於西突厥,大唐貞觀年間,唐軍攻破龜茲國都城,龜茲重歸中原王朝控制。大唐設安西都護府,轄安西四鎮(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唐高宗時龜茲被吐番攻破,「安史之亂」後唐朝失去對西域的控制。

公元840年前後,回鶻人西遷,佔領了龜茲,龜茲國從此在歷史上消失,龜茲人被回鶻統治。部分龜茲人逃離東遷融入漢族,留下的龜茲人逐漸回鶻化。回鶻是現維吾爾族的祖先。

龜茲是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原的走廊。龜茲有多處比敦煌還早的佛教石窟,如克孜爾千佛洞等,龜茲佛教以小乘佛教為主。有專家考證,中原最早的佛經更接近龜茲佛經,說明是由龜茲佛經翻譯過來,而不是印度梵文佛經。(參觀時,又來了三個維族男孩。)

公元11世紀末,回鶻的喀喇汗王朝改信仰伊斯蘭教,對西域諸佛國發起了曠日持久的「聖戰」,龜茲國被攻陷。公元14世紀,改信伊斯蘭的察合台汗禿黑魯帖木兒對龜茲的佛教徒進行了殘酷的迫害,佛教文化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龜茲人也漸漸被其他民族同化。(男孩精力旺盛,非得從城牆遺址上走。)

明朝時期,龜茲屬察合台汗國統治。清初,蒙古準噶爾汗國控制西域,並發生了葛爾丹叛亂。大清平定準噶爾部叛亂曠日持久,迭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歷時68年,包括龜茲在內的西域方重歸中原王朝統治。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改龜茲為庫車。

龜茲古國已經消逝在歲月的塵砂中,只留下幾堵殘牆供我們好古之人參觀和憑弔。目睹著掩映在樹叢和莊稼地里的殘垣斷壁,遊人無不陷入對歷史的遐思,昔日悠悠的梵音和婉轉的舞樂似乎仍縈繞在我們的耳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散毛土司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不是他,這些美景只能去國外欣賞了

TAG:散毛土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