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罵徐階是小人,下旨說永不擢用,為何不久就提為內閣首輔
嘉靖盛怒之下在柱子上刻字,說永不敘用徐階這件事,記載在《萬曆野獲篇》里。原話是這樣的:「徐文貞抗論孔廟事,上恚甚,既逐之,又下旨云:『徐階天下小人,永不許擢用。』未幾超為學使者,超為祭酒侍郎,長春卿,入內閣,繼分宜當國,奉世宗末命。」
(嘉靖劇照)
說的是徐階擔任翰林院編修的時候,嘉靖皇帝聽從當時內閣首輔張璁的建議,想去除孔子的王號,降低孔子的祭祀標準。徐階不同意。嘉靖很生氣,貶謫徐階,又下旨表示徐階是小人,永遠不提拔。但不久就把他提拔起來,最後還讓他當內閣首輔。在嘉靖去世的時候,還讓他輔佐新皇帝。
《萬曆野獲篇》是明代沈德符寫的一部筆錄史料,正史《明史》《明實錄》中並無記載嘉靖帝下旨不用徐階的事。《明史》記載這件事的時候,是說張璁向嘉靖提建議後,徐階表示反對。張璁當時很生氣,說,你想背叛我?徐階說,我從來就沒有依附過你,何來背叛?接著張璁奏請嘉靖,把徐階貶到延平府當推官,並沒有說嘉靖再下旨。
不過,我覺得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為什麼呢?因此當時張璁之所以向嘉靖皇帝建議去除孔子的王號,明顯是一種「體察聖意」的表現。嘉靖皇帝一上台,就惹起「大禮議」風波,這個去世孔子王號,也是他想加強皇帝威權的表現。徐階不同意,再加上張璁覺得自己被羞辱後,添油加醋在嘉靖面前彈劾徐階,惹得嘉靖大發雷霆,也是有可能的。
回到題目的問題,嘉靖既然說永不「擢用」徐階,後來怎麼又把徐階提拔起來,而且還那般重用,以至於最後提拔為內閣首輔呢?
(徐階劇照)
其實,這應該說與徐階自身的轉變不無關係。
徐階最早是以探花秀進入官場的。可以說,那時候,徐階根本還沒明白官場,尤其是明朝的官場是怎麼回事。所以,當他看見內閣首輔張璁竟然匪夷所思地侮辱聖賢孔子的時候,他憑著從書生時候帶來的那種正直,在眾人都不敢反對張璁的情況下,毅然站出來反對。但是,他根本沒想到,張璁這麼干,都是為了討好嘉靖。可以說,當他被嘉靖貶到延平府當推官以後,他才猛然醒悟過來。
那麼,後來徐階又是怎樣重獲嘉靖信任,直到把他提拔為內閣首輔的呢?
第一,徐階恪盡職守,做出了很大的成績。
這一點其實是最重要的。要被皇帝看得上,你首先要有成績。而古代的官場,很多大臣被貶謫以後,要麼牢騷滿腹,要麼自暴自棄。如果是這樣,這個大臣永遠不會再得到重用的機會。徐階不是這樣的,他不但不抱怨,還非常積極地做事情。史料記載,徐階被貶到延平府後,他在自己的職位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績,讓延平府的刑獄一派清明,受到大家的一致讚揚。
所以,他很快又被提官,升為黃州府同知、浙江按察僉事、江西按察副使等,直到重新回到中央,重回翰林院,擔任侍講。
第二,徐階極力迎合嘉靖的愛好,在青詞上下了大工夫。
大約徐階被貶不久,他就對在嘉靖手下當官,需要做什麼,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他也體會到,一向清正廉潔的張璁,為什麼要給嘉靖建議取消孔子的王號。所以,他開始在青詞上下大工夫。
「青詞」是什麼?它是道教舉行齋醮的時候,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嘉靖一生,尤其是後期,特別重要的一個愛好就是崇奉道教,問道求仙。嘉靖認為,青詞寫得好,讓上天滿意,讓他及時升天,是非常重要的。嚴嵩就是一個寫青詞的高手,同時也因為青詞寫得好,極得嘉靖皇帝信任。徐階明白這一點,因此在青詞方面下了大工夫,寫得非常好,因此,重新被嘉靖信任。
(嚴嵩劇照)
第三,處好人際關係,贏得各方擁戴。
嚴嵩和徐階都通過把青詞寫好,極力迎合嘉靖,獲嘉靖信任。但是嚴嵩和徐階又有區別,嚴嵩只知道逢迎皇帝,和大臣的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同時因為他兒子嚴世蕃飛揚跋扈,可以說,嚴嵩得罪了不少人,以至於嘉靖要保他,但是全朝廷都在彈劾他。
徐階不一樣,他的人際關係處理得極好。
一是他長期在吏部供職,提拔了宋景、張岳、王道、歐陽德、范鏓等很多有能力,辦事又謹慎的人才,包括張居正、高拱都是他的門生。這樣他獲得大家擁戴。
二是他在處理嚴嵩的問題上,處理得極好。當嚴嵩一手遮天的時候,他極力順從嚴嵩,並且還把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為妾。後來,嚴嵩事情爆發,朝臣們都在彈劾打擊他。但是徐階看出嘉靖並不想真正處置嚴嵩,因此並沒有跟著起鬨,還表示要保護嚴嵩,以至於嚴嵩對他感激涕零。可以說,他這樣做,讓自己樹敵非常少。
三是他不專權。嘉靖只讓他一個人當首輔,但他極力讓嘉靖再選一個,實施集體決策,一點兒也不專權。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嘉靖去世後,他還制了兩份假「遺詔」,一份是嘉靖對自己問道求仙表示懺悔,一份是赦免那些因為反對嘉靖問道求仙被打擊的大臣。所以,他再次獲得大家肯定,讓他的首輔在隆慶帝上台後延續下去。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萬曆野獲篇》)


※朱元璋為保孫子朱允炆坐穩皇帝,做了一件事,結果害了乖孫子
※周亞夫沒有犯任何錯誤,為什麼漢景帝還要把他下獄,逼死他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