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一起來看看
最新
08-29
順治十七年(1660年)年底,福臨染上天花。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天花被視為不治之症。福臨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不得不考慮嗣位問題。當時福臨年僅虛齡24歲,膝下無成年之子。幼子嗣位,易生動亂。是傳子還是傳兄弟?福臨拿不定主意。其母孝庄皇太后力主將皇位傳給嫡孫。福臨同意母后立子為嗣的意見。
福全比玄燁大1歲,寧愨妃董鄂氏所生。康熙六年(1667)封和碩裕親王。曾從玄燁征討噶爾丹,康熙四十二年(1703)去世。其後代兒、孫輩襲封裕親王,曾孫及以下降為郡王、貝勒、鎮國公。
孝庄想讓玄燁繼位。孝庄不接受漢文化,她不考慮「嫡長子繼承製」,也不考慮「兄終弟及」,她考慮的是她的後代,她的直系,福全和玄燁才在考慮範圍之內。而福全和玄燁比,玄燁更加優秀。所以她才推玄燁。福全和玄燁孝庄都帶過,兩個孩子學習都很刻苦,只是福全有眼疾,對學習有影響,未來發展會受限制,所以孝庄力挺玄燁。
福全活了50歲,正常死亡,在世的時候據說和康熙兄弟倆關係還不錯,康熙也屢次任用福全,甚至允許福全帶兵,曾為撫遠大將軍討伐準噶爾。這說明當時三十七八的福全並未表現出對皇位的追求,而且是這方面從小到大一直沒有野心,康熙才會放心的把軍隊交給福全掌握。而這種對權力的慾望是帝王選擇繼承人的指標之一,順治會覺得福全這孩子沒理想。
當然各皇子的綜合素質,能力,性格肯定也都在考察範圍之內,定奪儲君肯定詢問過肱骨大臣的意見,福全後來也和他老爹一樣信了佛教,(幸好沒當皇帝,否則可能又要多一個出家的皇帝了,果然帝王之家,壓力好大,只能走佛系路線。),綜合考慮,玄燁勝出。


TAG:飛翔的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