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投資者如何看中國?改革步伐加快,期盼穩定預期

歐洲投資者如何看中國?改革步伐加快,期盼穩定預期

本報記者 王海平 南京報道

導讀

隨著中國市場越發成熟,優秀企業和人才不斷增加,歐洲企業普遍感受到來自中國本土企業競爭的壓力。在很多領域,中國企業已具備了同等甚至更高的競爭力和創新力。

對中國當前的外資政策和營商環境,外商投資者如何看待?

中國歐盟商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政府在2017年度達沃斯論壇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與歐洲在華投資者的期盼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們往往陷入到兩個極端,難以給投資者一個相對穩定的預期。」中國歐盟商會南京分會主席魏博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該商會近期發布的兩份年度報告中認為,一方面,中國改革的步伐相對以往越發加快,大部分在華企業2017年度實現了豐厚的收益和息稅前利潤;但另一方面,從絕對意義上看,國企壟斷地位的加強以及監管政策的複雜多變導致改革進程並未盡如人意。

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因偏好「大項目、大企業、大投資」,導致歐盟投資者在華中小企業壓力較大。「從中國金融業近幾年的貸款流向看,70%左右的資金流入到了國有企業。」商會政策和資訊協調員甘傑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在市場准入方面,《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分別於7月28日、30日正式實施,大幅放寬市場准入。此外,中國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投資環境。

對外資在經營中反映的諸多問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中國的漸進式改革中,對所有的市場主體都是一視同仁。

外資在華「冰火兩重天」

中國歐盟商會在民政部註冊,目前擁有1600多家會員單位,另在9個城市設有7個分會,覆蓋中國主要經濟區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該商會發布的報告中發現,分區域看,歐盟投資者在華企業處於「冰火兩重天」的狀態。

在南京分會,73%的會員表示,過去的2017年盈利有所增加,而西南分會近50%的企業反映2017年收入持平或下降,背後的部分原因是天然氣的短缺。

甘傑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自從強制實施「煤改氣」工程後,天然氣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開始大規模向北方輸送天然氣,一到冬天當地很多依賴天然氣的生產企業只能停工。

而西南地區營商環境的改善,讓投資者不滿意程度有所下降。相反,在天津和上海,大部分企業認為「經營正變得更加困難」。

同時,南京、西南和東北地區的歐洲企業對自身獲得的平等待遇最為認可,這是因為當地全力吸引和留住外商投資。但與之對應的是,在北京和上海,歐洲企業發現受歡迎的程度越發偏低。

同在中國,為何歐洲企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反應?白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是由城市的定位和產業結構決定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國際化特點突出,外籍人士、外事活動多,反而更能公平獲得機會。

歐洲投資者關注三大問題

報告對中國的人才素質給予「點贊」,隨著時間的積累和人才的成熟,這讓歐洲在華企業越發感覺到「競爭壓力加大」,新的挑戰越發明顯。

甘傑克認為,隨著中國市場越發成熟,優秀企業和人才(尤其是中國留學生回國)不斷增加,歐洲企業普遍感受到來自中國本土企業競爭的壓力,並且這一壓力「激增」。

調查顯示,外商投資者表示,儘管歐盟企業是以高端和先行者的姿態進入中國市場,但中國企業已在很多領域具備了同等甚至更高的競爭力和創新力。受調查企業在這方面的感觸每年都在加強,如在認可本土公司的市場開發和商業模式上,2018年同比提升至少10%。特別是,認可本土企業產品和創新服務能力的,比2017年提升了一倍。

不過,歐洲投資者認為,中國企業在更具挑戰性領域的創新能力仍然相對缺乏,這集中在科研和工程方面。

歐洲投資者認為自己面臨的問題是市場准入、國有企業和監管環境,而這三者之間又是相互關聯的。

以金融業為例,中國政府於2017年11月宣布放寬金融業的外資企業股比限制,但從實踐中看,外資銀行獲得中資銀行大額股權的可能性幾無,不具備操作性。中資銀行的體量巨大,已成為全球金融系統中的超大型機構,主觀上也不可能將股份拱手讓人。因此,對外資而言,向任何一家中國大型銀行甚至中等規模銀行購買有影響力的股權都是不符合實際的,更談不上收購控股股份成為有影響力的股東。

此外,雖然名義上外資銀行可以擴大經營地域,但一次只能申請在一個地點開辦一家分行的規定沒有徹底改變。目前,在中國本土成立的外資銀行約40家左右,合計市場份額僅佔1.38%。

「中國金融機構,無論是國有或民資,體量規模大,是由中國的市場決定的,企業規模強大也是在市場發展中形成的。」白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金融事關國家安全戰略,況且中國已制定了金融行業的開放時間表和路徑,「歡迎外資加入,但得按照市場規則來。」

至於如何理解監管政策的變化,甘傑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有公司法和外商投資法這兩部分立的法律,但歐洲只有一個,除了國防軍工等特殊行業外,所有的企業都在同一個法律框架下,沒有任何附加限制。

白明認為,2008年中國在企業所得稅改革中,取消了多年來對外資在所得稅上的優惠,「對外資的優惠就是對內資的不公平」。

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研究處副研究員周麗莎表示,中國政府也意識到國有企業帶來的問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勢在必行,國有企業退出的領域對其他市場主體都是一樣的。

近半數企業削減在華成本

考慮到中國本土企業的成長和勞動力成本的上揚,歐洲在華企業的投資者繼續持審慎態度。

魏博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有46%的受調查企業已在2018年執行「瘦身」計劃,以削減在華成本。對企業來說,這會產生精簡高效的成果,但從另一方面看,投資者主觀上將企業做成中小企業,很難出現「新的、大型項目」,而當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政策偏好「大項目、大品牌、大公司」。諸多鼓勵中小企業的政策,僅適用於本土企業,外資企業難以獲益。

白明指出,中國的開發區已告別過去「野蠻式」增長的模式,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中,強調「投入產出比」是正常的。

同時,因為中小企業是高風險、低回報的代名詞,外資企業想要獲得本土銀行貸款需要由境外銀行提供擔保,這就需要外資銀行總部進行進一步的風險評估,從而降低了投資效率。

魏博進一步指出,以南京為例,除了歐洲的初創企業和擁有中國產業政策相關技術的中小企業外,其他歐洲中小企業往往不受7個主要開發區(園區)待見,因為園區強調招商引資的規模效應,中小企業要進園區必須要有足夠大的規模。

並且,中小企業一旦在某個園區註冊後,往往很快會接到地方政府提高投資額的要求,這讓企業難以形成穩定性預期。而如果中小企業變更註冊地,儘管在同一個城市的管轄範圍內,也會非常麻煩。

南京某開發區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旦企業做大後從街道等地方搬到開發區,正常情況下,街道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需要到新的現場查看,比如是否有現實存在的生產線、生產物資、辦公地等。

白明認為,外資企業遇到的這些問題,正提醒中國需要跨區域進行創新,更進一步開放,而很多地方都在積極探索。

(王海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