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人常有眩暈,試試中醫妙方

老人常有眩暈,試試中醫妙方

眩暈,主要表現為平衡紊亂和失衡感,睜眼時感覺自身旋轉、晃動,視物不清,站立不穩,伴有噁心、嘔吐、耳鳴、出汗、心悸、面色蒼白,肢體麻木,甚至撲倒。

眩暈,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病症,也是疾病發作的前兆,所以在前期診斷中有著重要的價值,切莫忽視病情,應及時就診。

1

老年人眩暈症的病因

臟腑陰陽不調,氣血不活,經絡不通,脈管不暢等都可能會引起眩暈的發生,而中老年人的體制和身體健康情況往往不如很多年輕人,因此疾病的發生也非常的常見了。

無風不作眩,肝為風木之臟,為引發眩暈的主要因素,當肝陽上亢,肝陰不制陽,陰氣不足,就會造成眩暈。

因為這類型的眩暈患者往往脾氣大,怒氣重,性格憂鬱,而怒傷肝,氣鬱化火,火上擾清空,則引發眩暈,當氣血逆行,口鼻出血,嚴重者還會暈厥。

無虛不作暈,與的關係也非常大,因為腎虛,精虛,髓則不足,髓海空虛,就會引起患者眩暈感覺。

無痰不作眩,由於中老年人很多器官功能喪失,痰多,胸悶的情況也非常常見,這並不是肺的問題,而是的問題。

因為是痰飲產生之源,脾主運化,當水液運化失調,多餘的水液不能及時的被運輸到體外,就會淤積在體內,形成痰飲和濕阻等物質。

痰在體內,就會阻礙清氣的升起,濁氣的下降,這個時候,就會造成經絡不通,氣血不活,脈管不暢,眩暈隨之就發生了。

2

老年人眩暈症的中醫療法

眩暈的推拿治療要根據虛補實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改善循環,促進體內臟器正常運行的原則,在頭面、四肢及腰背部施以相應的手法。

【頭面及頸部操作】

每個穴位按揉2分鐘左右

攢竹穴:在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魚腰穴: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印堂穴: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即兩眉頭連線中點。

睛明穴:位於眼部內側,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四白穴:在眼眶下緣正中直下一橫指處。

風池: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兩邊,輕輕的滑動,到後枕部有明顯的兩個凹陷即是。

風府:後背正中一條線,往上,在開始長頭髮的地方,也就是頭髮的邊緣,用大拇指中間的關節在這個邊緣向上比劃一橫指就是1寸(大拇指中間關節就是1寸)

注意事項:頭部推拿治療時,應該固定頭部,不要使頭部晃動,防止頭暈加重。

【腰背部操作】

橫擦五臟俞及膈俞,前臂內側與治療部位相對,腕掌與5指伸直,以全掌附著在治療部位,沿著背腰部兩側的五俞穴之間做往返移動摩擦,以透熱為度。掌根直推背部膀胱經5~10遍。

五臟俞穴:位於背部正中線,左右旁開各1.5寸之線上(按摩時按摩這一條線就好)。

【四肢部操作】

按揉8—10分鐘

曲池: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既是。

神門:手腕橫紋處,從小指延伸下來,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處。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湧泉穴: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

溫馨提示

由於中老年人的體質逐漸減弱,盡量選擇中醫療法,避免了西藥的危害和手術的風險,減小心裡壓力和恐懼感,從根本上調理,防止複發。

多一份健康關注

少一份家庭擔憂

長按識別左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我學推拿 的精彩文章:

孩子嘔吐的推拿療法

TAG:跟我學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