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東西放進購物車之前,你應該看看這 8 條包裝信息
圖片:Yestone 邑石網正版圖庫
超市的食品區,可能是為數不多、我們這些普通人能不看價格就買買買的地方了。
推著購物車,看到喜歡的吃的就直接扔進車裡,這是一個極其稀有的、能讓人對生活產生掌控感的場景了。
不少人都喜歡這麼「粗放型」購物,但事實上,食品包裝上有很多信息是值得每一個消費者關注的,不管味道怎麼樣,吃得安全,是我們的底線。
買買買之前,花 1 分鐘看看下面這 8 條食品信息,不費事兒。
1
QS 生產許可標誌
只有有這個標識的才是獲得了食品生產許可的廠家,如果沒有這個標識,那麼這個食品是沒有獲得國家食品生產許可的,安全問題沒保障。這是基本中的基本,沒有這個標識的食品一律不考慮購買。
看到這個標識後就找包裝中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標號,這個是有備案的,可以查詢並確認。
2
包裝是否完整
破裂的包裝很容易讓食品被微生物或其他東西污染,營養也容易流失。空氣中的水分進入了包裝後,也會讓微生物的繁殖加快。
3
食品名稱及類型
我們買的什麼東西需要知道。比如乳飲料和牛奶是不同的,酸奶和乳酸菌飲料是不同的,XX 油和 XX
調和油是不同的,一定要看清楚。
4
配料表
在配料表中可以看到食品中的配料組成,從多到少排列。
有兩點值得注意:
一是過敏原。
蛋、奶、堅果、大豆、魚、貝殼類海鮮、花生、小麥是八類比較主要的過敏原。還有的人對酒精過敏,有的人對芒果菠蘿等熱帶水果過敏。如果你有過敏的情況,那麼購買食物時就要看看自己是否對其中的某些配料過敏,甚至要注意這個食品的生產車間有沒有生產令你過敏的食品。比如你只對花生過敏,那麼你買榛子巧克力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包裝上有沒有寫「此生產車間也生產含花生、榛子、杏仁……的產品」諸如此類的標籤。
第二點是添加劑。
添加劑的種類和使用份量默認都是安全的符合法律法規的。但是某些特殊人群不能食用某些添加劑。比如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不能食用阿斯巴甜。有的腸胃比較敏感的人吃了糖醇以後會拉肚子。
所以從配料表中可以看到有沒有自己需要戒口的東西。
5
生產時間、保質期、貯存條件
這個很好理解,過期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不要購買。
貯存條件也要注意,不同食品保存條件不一樣,有的說室溫,有的說 0-4℃;還有的說未開啟室溫,開啟後 0-4℃ 冷藏等等,比如牛奶開封后需要儘快飲用完或者 4℃ 冷藏最多 3 天,關注這些信息更加能保證我們的飲食安全。
同時需要留意一下本來應該冷藏、冷凍的食品,它們所在的冰櫃夠不夠冷;本來應該置於陰涼乾燥處的食品,是否被小商販暴露在太陽底下。
通常溫度每升高 10 攝氏度,化學反應速率是原來的 2-4 倍。所以,如果食品放在更暖、更熱的地方,裡面的化學反應會發生得很快,這個時候標籤上的保質期就不準確了。
6
營養成分表
通過這張表的數據,你可以大致判斷並控制自己能量、糖類、脂肪、蛋白質的攝入量。
一般來說,某些營養成分多一些少一些都沒太大關係,都不會讓消費者「不安全」。只是當消費者有特殊情況的時候要留意一下。比如糖尿病人需要關注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有高血壓癥狀要注意鈉含量等等。
比吃得安全更高階一點就是吃得健康,如果你比較了解飲食結構、營養搭配等常識,可以根據營養成分表來選擇更健康的食物。
7
食用方法
雖說大部分是開袋即食,但是預包裝食品不一定全是開袋即食的。
8
價格
如果你實在不想看也沒關係,人生這麼艱難,在買吃的這一項上偶爾放縱一下,也沒事……吧?
文章內容來源於知乎問題:食品包裝上有哪些信息是必看的?如何確保食品相對安全?
本周知乎熱榜 |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髮型?
滴滴順風車又出事,難道每次改進都要用人命做鋪墊嗎?
枕頭不是用來枕「頭」的,這麼多年你都睡錯了
男生慎點:「蛋疼」到底有多疼?
在人流床上拍視頻,他們是教育缺失的犧牲品
今日知乎熱榜正在熱議
如果你知道你的一生要經歷什麼,你還願意來這個世界嗎?
戳
閱讀原文
,去「人類心理研究所」看看。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