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音樂一直是我的出路,是給全世界熱愛音樂的人的禮物。因為音樂,我將永生。」

——邁克爾·傑克遜(2007)

《黛安娜·羅斯獻上傑克遜五兄弟》

(Diana Ross Presents The Jackson Five,1969)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1964年,印第安納州加里市的喬·傑克遜(Joe Jackson)把他的兒子們組成一個演唱組,由最小的孩子邁克爾擔任主唱。4年後,黑人音樂廠牌摩城唱片(Motown)與傑克遜五兄弟簽約。黑人三姐妹The Supremes的主唱黛安娜·羅斯(Diana Ross)承擔起教導傑克遜家男孩們的責任。

1969年黛安娜在電視節目中第一次將傑克遜五兄弟介紹給觀眾,隨後他們推出了摩城的第一張唱片《希望你回來》(I Want You Back),200萬張的銷售成績,讓這首歌成為紅極一時的冠軍單曲,由此,人們記住了這個不到11歲的天才黑人小歌手。

《該去那裡》

(Got to Be There,1972)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1964年,8歲的邁克爾成為傑克遜五人組的主唱,當他們簽約摩城唱片公司時,《滾石》雜誌形容小邁克爾是個天才,有「驚人的音樂天賦」並會很快「成為主流明星」。摩城唱片創始人貝里·戈迪(Berry Gordy)很早就決定培養邁克爾成為獨唱歌手。

1971年,戈迪召集當時摩城最優秀的製作人和詞曲作者為年僅13歲的邁克爾製作一張個人專輯,樂評認為戈迪把最好的資源都送給了這位名叫邁克爾的神奇小子。唱片封面的肖像照片是當時典型工人階級家庭孩子的打扮:粗呢報童帽和燈芯絨布勞動外套。

多年後,邁克爾在《罪案現場》的音樂錄影中複製了這個形象。《該去那裡》是邁克爾個人獨唱生涯的開端,它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72年的《滾石》雜誌評價道:「靈活、巧妙、完美,一個甜蜜動人的聲音,天真無邪和高度專業化,他是迷人的,且無法抵抗的。」

《牆外》

(Off the Wall,1979)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1978年,邁克爾出演電影《新綠野仙蹤》時結識了擔任電影音樂製作人的昆西·瓊斯,電影結束後昆西主動提出要擔任邁克爾的專輯製作人。次年8月10日,邁克爾發行了《牆外》,專輯原名為《Girlfriend》,這首歌是前披頭士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與妻子為他譜寫的同名歌曲。

專輯封面展現了邁克爾的黑色跳舞鞋和綴滿萊茵石的短襪。邁克爾認為自己生來就是節奏的奴隸,只要節奏響起,就必須跳舞。70年代末,迪斯科熱潮逐漸消退,《牆外》被認為是涵蓋了搖滾、靈歌、瘋克、爵士、民謠、迪斯科等多種元素的作品,是一張有遠見的專輯,它衝出了跳舞音樂的範圍,無法被定義。

《牆外》曾經登上「公告牌」第三位,全球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成為首張誕生了四支美國前十單曲的專輯,在一向排斥美國音樂的英國排行榜上也停留了173周,並成為英國音樂史上首張擁有五首上榜金曲的專輯。邁克爾也憑藉單曲《滿足為止》(Don"t Stop"til You Get Enough)獲得了單飛生涯第一座格萊美獎盃。

《顫慄》

(Thriller,1982)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由於不滿歌曲的混音效果,邁克爾冒著被東家起訴的風險堅持重新錄製了整張專輯,他用更成熟、傷感的嗓音重釋音樂,使《顫慄》成為他創作歷程上的重要分水嶺。專輯中誕生了兩首超級單曲。《閃開》(Beat it)是邁克爾的第一首搖滾作品,他與吉他手埃迪·范·海倫(Eddie Van Halen)合作,成功地將R&B與硬搖滾融合,改變了流行音樂的聽感。

《比莉·珍》(Billie Jean)則由邁克爾自己譜寫,音樂錄影帶讓他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出現在MTV電視台上的黑人歌手,並首次展現了「月球漫步」。這張專輯被看作邁克爾音樂生涯的巔峰之作,它贏得了7個格萊美獎和8個全美音樂獎。截至2009年,其正版銷量已達1.11億張。

《顫慄》的巨大成功打破了白人壟斷的流行音樂界,如《時代》周刊所寫,是它把黑人音樂真正帶到了主流,當紅歌手們至今都毫不諱言地談論著邁克爾的這張專輯帶給他們的激勵與靈感。

《真棒》

(Bad,1987)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真棒》專輯在全球排行榜上的成績與銷量的驚人表現,讓人們開始稱呼他為「流行音樂之王」。它延續了《顫慄》的成功,並帶入了更加豐富的編曲。當專輯發售當日,CBS電視台在黃金時間播出了電視特輯《傑克遜:魔力回歸》,以及馬丁·斯考塞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17分鐘音樂錄影。

此時,邁克爾也踏上了他的第一次全球巡演的征途,在15個國家為超過440萬歌迷演唱,打破了「貓王」的紀錄。那一年,老布希總統在白宮典禮上宣布邁克爾為「80年代最傑出藝人」;廣播音樂協會(BMI)也將第一屆以他名字命名的「傑克遜成就獎」頒給了他。在80年代末期,幾乎沒有音樂人能夠與邁克爾相抗衡,他的自傳《月球漫步》也一度成為英美兩國暢銷書榜的冠軍。

《危險》

(Dangerous,1991)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危險》是一張充滿象徵意義的專輯。在第一次巡演後,邁克爾在自傳中寫道,內心的完美讓自己不停努力、不停超越自我。1990年,他結束了與昆西的合作關係,聘請泰迪·瑞利(Teddy Riley)為主製作人,同時期與自由音樂人、作詞者、畫家、導演等共同工作,新的合作方式令他徹底解放了,也打開了他的創作思路。1991年11月,當新專輯《危險之旅》上市時,大衛·林奇(David Lynch)為他拍攝了廣告宣傳片。

在這張專輯裡,邁克爾嘗試了80年代末興起的新傑克搖擺(New Jack Swing)曲風,這是一種融合了節奏布魯斯和嘻哈音樂的嘗試。與吉他大師Slash合作的《黑與白》(Black or White)關注了種族問題。專輯封面由美國超現實奇幻插畫家馬克·萊登(Mark Ryden)創作,設計靈感來源於名畫《凡間伊樂園》,畫作里出現了大量的符號和隱喻,兒童是最凸顯的主題,這也是在邁克爾的現實人生中始終避不開的話題。

《歷史:過去、現在和未來第一輯》

(History: Past,Present and Future,Book I,1995)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93事件」讓邁克爾經歷了人生中最為黑暗的歲月,輿論和媒體把他推向道德的邊緣。1994年,邁克爾決定給他的精選專輯《歷史》附上一張全新唱片,其內容是關於名氣帶來的毀滅和他正在經歷的麻煩。

《歷史》於1993年底開工,很快成為史上耗資最多的專輯:超過150人參與了製作,其中包括30個操作鍵盤和合成器的音樂人,邁克爾還找來了比以往更多的招牌式人物前來客串,大先生(Notorious B.I.G)和NBA球星奧尼爾客串饒舌;Boyz II Men負責背景和聲,強大的陣容像是在為邁克爾形成一種對抗輿論的聲援。在《小報迷》(Tabloid Junkie)和《他們不在乎我們》(They Don"t Care About Us)這樣的歌曲中,歌迷聽到了他的憤怒、不安和無奈。

《無敵》

(Invincible,2001)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無敵》是邁克爾生前最後一張創作專輯,相對於他處於絕對統治地位的80年代,這是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的十年——邁克爾面臨的是商業上的乏善可陳、日漸衰落的聲譽、無處不在的公共醜聞和四處傳揚的財政危機。龐大的歌迷慣有的巨大期待,追求完美的自我要求,以及華而不實的宣傳壓力似乎把邁克爾推入了另一個黑洞,他急迫地想要證明自己是當之無愧的「流行之王」,於是將俱樂部音樂和主流電台的旋律加入到專輯中。

拍攝專輯封面時,化妝師給邁克爾做了一個臉部按摩,使他的皺紋看起來顯得平淡。邁克爾穿著YSL西裝,站在一塊落下的幕布前,他看起來很瘦,又有些虛弱。在場的人回憶道,當這位巨星閉上眼睛時,看到的是一位受傷的天才。

《邁克爾》

(Michael,2009)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邁克爾》是在邁克爾2009年去世之後推出的第一張遺作,收錄了邁克爾·傑克遜在2007到2009年過世前這段期間的歌曲。專輯中的首支單曲《拉著我的手》(Hold My Hand)是邁克爾與歌手阿肯(Akon)在2007年合作的歌曲,邁克爾本希望這首歌成為他下一張專輯的首發單曲。專輯封面由非裔美籍插畫藝術家卡迪爾·尼爾森(Kadir Nelson)創作,這是一幅在2009年繪製的油畫作品。

這張專輯的爭議性很大,由於邁克爾生前尚未完成該專輯的大部分錄製,因此多首歌曲中只有他少量的音頻,樂評人認為如果邁克爾在世,他絕不會製作出這樣一張粗糙的專輯。邁克爾的家人、歌迷紛紛譴責唱片公司藉機斂財,製造假歌,並指出專輯發行時間令人無法接受。就像在專輯歌曲《插播新聞》(Breaking News)中所唱的一樣:「每個人都想從傑克遜身上分一杯羹。」

《逃》

(Xscape,2014)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2014年5月13日,邁克爾·傑克遜遺產管理委員會製作發行了這張專輯,它收錄了邁克爾·傑克遜從未曝光的8首曲目。這些歌曲錄製於1983至1999年間,《逃》項目負責人里德(L.A.Reid)說:「如果邁克爾從頭到尾唱了一首歌,這就表示他喜歡。如果他唱了好幾遍,這就強烈表示他想讓全世界聽到它。」

按照這樣的標準,遺產管理委員會從邁克爾的曲庫中找到了24首符合要求的歌曲,里德選中了其中的20首,而最終只有8首入選,並重新製作。由賈斯汀·汀布萊克(Justin Timberlake)參與制作併合唱的《愛從未感覺如此美好》也被收錄其中,人們認為汀布萊克深受邁克爾的影響,而他也在對邁克爾的借鑒中成為美國新一代「流行之王」。《今日美國》認為:「老式的響指和鳴響,以及溫暖而跳躍的弦樂,讓人想起邁克爾和昆西合作時創造的那種旋律和韻律。」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14年25期,文中圖片由人民郵電出版社為本刊提供)

大家都在看這些

  • 在北京這麼辛苦,我到底圖什麼 | 北漂那些淚

  • 長租公寓為何爆雷?無處安放的租房焦慮

  • 打車為什麼變難了?

  • 馬思純:在戲裡看世界

  • 從風流公子到一代高僧,李叔同為什麼要出家?

  • 達·芬奇:同性戀、私生子、左撇子身份成就的天才

  • 如何克服玩手機、網路購物、看劇上癮?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王者孤獨:邁克爾·傑克遜

因為音樂,我將永生:傑克遜的十張經典唱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