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滴滴趕走Uber,我們就已性命不保了!

當滴滴趕走Uber,我們就已性命不保了!

距離上次空姐案僅僅過去110天,滴滴順風車再次出事,而這次,身居壟斷地位的滴滴沒有得到原諒。

「反正你們罵完百度,還是得用百度搜東西。」

「反正你們罵完滴滴,還是得打開滴滴叫車出行。」

人們別無選擇,壟斷者也就可以肆無忌憚。沒有什麼,會比壟斷更可怕,讓全國人民都有性命之憂。

滴滴的無恥嘴臉:

拒絕配合警方、踢皮球

溫州這位遇害的女孩,本可以不死的。而滴滴低效不負責任的客服,親手殺死了她。

當時大概兩點鐘的時候,受害人給朋友發了一個微信說,不知道司機把車開到了哪裡,好像開進了一個人都沒有的山裡,她很害怕。

後來當地警方的一封公開信里,說明了當時的情況。滴滴,兩次拒絕提供警方嫌疑人的信息!

下圖為樂清警方的公開信:

重點來了,當地警方從未怠慢對受害者的搜救,但是滴滴公司的客服遲遲不給警方嫌疑人的信息,令警方的搜救被延遲了近三個小時!

三個小時啊! 一條生命就這樣被滴滴客服的耽擱害死了。

滴滴順風車:

「拉皮條」化、色情誘導明顯

早在三個月前,空姐遇害案發生後,很多故作理性的博主曾發文說滴滴無罪,罪在犯罪分子身上,滴滴順風車只是提供了便利而已。

現在看來這是徹頭徹尾的無恥言論。因為滴滴似乎從一開始,就試圖把順風車的功能做成「拉皮條」,甚至強化進行色情誘導。

不信你們看滴滴順風車的一系列宣傳廣告就明白了:能賺個油錢,還能勾搭個妹子。

這是滴滴給相當一部分順風車主的心理動機。當經濟激勵不足以刺激供給時,可以靠異性社交來彌補。想搞出個大事情的滴滴,生怕大家忘了可以通過搭順風車來搞艷遇:

滴滴官方有系統性地進行引導,除了七夕節推出的明顯暗示艷遇的「我們約會吧」活動,也在鼓勵車主對乘客的長相、氣質進行評價。

姑娘的本意也許只是想花錢搭一個順風車,但駕駛座的老司機不一定會這麼想。

或者說,也許最開始,順風車車主們的確也只是想順路賺點油錢,但滴滴卻希望他們有些"別的想法"。

畢竟,滴滴順風車的一大口號是:"不怕貼標籤,就怕你不約",對吧?既然平台鼓勵給異性貼標籤,那大家也就不遮掩了:

在滴滴順風車的接單頁面,可以看到用戶年齡、職業、頭像等信息。也就是說,上車前司機就知道你「美不美」。

一位男性順風車主曾有發帖:"自己只接女性乘客,在決定是否接單時,會看以往車主對乘客的評價,「丑的不接」"

滴滴甚至還親自搞了相親活動

這一系列的營銷活動和廣告,就是在誘導乘客和司機進行「艷遇」。試問,滴滴到底是怎麼定位順風車這款產品的?

為何要強加這麼多「社交」功能,還包裝成「一場艷遇邂逅」的感覺?難道這不算唆使犯罪嗎?

直到今天,網上還很容易搜到:』滴滴順風車男車主為什麼只接女生的單?」

「老司機手把手教你用滴滴打車來約妹」……

滴滴主管:

順風車是個很Sexy的功能

可能還會有人在為滴滴辯解,那麼請看看滴滴順風車主管自己的言論吧,打臉不?

滴滴順風車負責人黃潔莉再一次分享

侃侃而談滴滴順風車的業務

也不知道這位主管說這句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種模式和價值觀背後的風險。

Sexy的順風車,也招來了精蟲上腦以Sexy年輕女性為獵物的強姦殺人犯!

這是從一開始滴滴設計功能和模式的時候,就埋下的禍根啊!

當滴滴趕走了Uber,

這悲劇就命中注定了

其實,滴滴順風車司機姦殺女乘客這種悲劇,早在2016年滴滴收購Uber中國的時候,就已經命中注定要發生了。

當時Uber是滴滴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不論是客服體系還是員工培訓都很國際化標準化的Uber,對滴滴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然而,2016年8月,當滴滴的CEO程維興高采烈地宣布要收購Uber中國的時候,很多人發來了祝賀。

上一次發生「空姐遇難案」發生時,有人說「錯的是司機,滴滴只是個平台。」那麼這一次呢?

前滴滴員工在虎撲爆出滴滴重大投訴組內幕,令人震驚。

來源:虎撲

昨天,一位曾經在Uber和滴滴都做過客服工作的虎撲用戶讓大家明白了為什麼悲劇會發生:

「其實我是之前做uber的,後來被滴滴併購換股,成了滴滴的人,去年4.5月份的時候被滴滴噁心的辭職不幹了。

(職位)uber叫IRT,滴滴叫重大投訴組,都是處理人傷人亡,強xxx之類的事情,所以關於這事還是比較了解的。

uber是信任,信任乘客信任司機,信任員工;滴滴是壓榨,壓榨員工壓榨司機,甚至乘客。

舉個簡單例子,uber支付默認的是免密支付,因為它覺得如果你不是免密支付,那你就不信任我,那你也就沒用我的必要了。

如果乘客來反應沒坐車卻扣了錢,那客服第一操作就是查看乘客的資料,如果沒有fraud,也就是欺詐記錄,那就默認乘客說的是事實,會把司機的錢扣回來,退給乘客。

如果發現有人欺詐,確切證據情況下司機封禁七天起步,乘客第一次正常退錢,第二次警告,第三次永久封禁。

任何一個客服都有這些許可權,都可以這樣處理。uber給員工的許可權非常大,就算你不按建議流程來,只要能給出合理的理由也行。

uber出現類似的事情也不少,但一旦出了事不會像滴滴一樣,第一反應是壓下去,uber是你該報警報警,該找媒體找媒體,因為這是你的權利,而且我自己做的沒問題,根本不怕。

像這件事(溫州女孩被殺之前,另一位乘客投訴兇手司機)放到uber這裡,司機第一次被投訴後就會被處理,起碼賬號會被封七天。

乘客的家人來要司機的信息,根本不需要警察來,你只需要證明你是乘客的家人就行了,例如報出乘客的經常乘車信息,身份證號之類的,別說司機的車牌號碼,uber客服可以直接將乘客的賬號密碼改成123456,讓你自己登陸賬號查看,而且乘客的客戶端是可以看到司機的車牌、真實照片等一系列信息的,想要什麼自己看。

換到滴滴這邊,這也是我為什麼辭職的原因,客服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權利的,頂多也就是五塊錢優惠券的權利,屁大一點事都要上報處理,但工作量在我辭職的時候直接*3,碰到刁鑽一點的乘客/司機,你根本聯繫不到他,不接你電話你毫無辦法。擱uber直接把你賬號封了,通過系統發個簡訊讓你聯繫誰誰誰,自己乖乖來找客服。

關於這件事滴滴有多少責任,大家可以自己評判。由於離職有點久,可能有有些出入的地方,但絕對沒有瞎編亂造。」

以上文字來自虎撲。

現在看來,Uber中國當時的一些列嚴謹做法,隨著滴滴收購Uber中國,煙消雲散了。

接連吞併掉快的和Uber中國後,滴滴完成了行業壟斷。從此開始獨步江湖的征程。當時Uber中國和滴滴合併的時候,很多人感嘆打車界的燒錢大戰終於要結束了。

沒想到,燒錢大戰結束後,開始「燒」 人命了。

就在今天,有細心網友發現,滴滴方面竟然刪除了今年五月鄭州空姐遇害的致歉聲明,2016年深圳女教師遇害的致歉聲明也在昨晚被滴滴刪除。

滴滴客服官方微博也清空了全部內容,空空如也。這是一種多麼肆無忌憚的態度啊!

壟斷的代價和風險,

正讓全中國人承擔

早在Uber和滴滴併購的時候,就有很多人來質疑滴滴壟斷之後的風險。

作家六六曾經發布微博文章《滴滴這種流氓企業存在的理由是什麼?》怒斥滴滴作死搞壟斷搶錢,稱自己和朋友使用滴滴乘車經常遇到加價。

「它不加價的時候,基本是你根本不需要車的時候」,稱之為「瞎眼價格」並曬出朋友圈截圖,並認為現在共享單車的興起是滴滴作死的結果。

不怕你一家獨大,就怕你壟斷之後害得大家別無選擇,只能妥協與你。居於壟斷地位的滴滴,就連事後的聲明都寫得帶著傲慢情緒。

滴滴命案再三發生,佔據市場壟斷地位的滴滴能否真正整改到位?滴滴還能重新贏得公眾的信任嗎?在企業快速擴張,資本不斷膨脹的同時,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何在?

滴滴,請回答!

文章來源公眾號:加拿大中文報

ID:cadaily

每日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德廣州留學 的精彩文章:

妹子坐飛機撒了個謊,被拘留五天!留學生要怎麼才能躲開飛機上的奇葩?

TAG:啟德廣州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