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路遇死牛,逼曹植限時作詩,不可有死牛等字,竟成就千古名篇

曹丕路遇死牛,逼曹植限時作詩,不可有死牛等字,竟成就千古名篇

曹操之子曹植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大才子。代表作《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堪稱永恆不衰的經典。

他是大師心中的大師,偶像心中的偶像,李白、杜甫、歐陽修等大牛人都是他的鐵杆粉絲。

以自傲聞名的大文學家謝靈運在曹植「面前」也甘願俯首稱臣,他說:「天下才共一石(十斗),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古往今來其他人共分一斗。」這就是「才高八斗」一詞的出處,最早正是形容曹植的。

清朝著名文學家王士禎則說:「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註:這裡的王士禎並非明朝那個王世貞,但二人都是曹植的粉絲。)

曹植文字之美,自毋庸多言,《洛神賦》是最好的見證。但同時,他的才思敏捷也是史上罕見。

後人得知曹植才思之敏,多是從那首著名的《七步詩》開始的,其實這只是他眾多大才中的小才而已。曹丕為難曹植,以作詩威脅他性命的事情還有。

一次,魏文帝曹丕攜眾出城遊獵,陳留王曹植隨行。途中,曹丕見到兩頭牛打架,一頭牛不敵,墜井而死。

曹丕嫉妒曹植的才華,對他曾與自己爭奪儲位更是耿耿於懷,於是決定為難他一下。

曹丕說:「子建號稱是天下第一才子,不妨就以這死牛為題材,寫一首四十字的小詩,以供大家欣賞。」

曹植聞言爽快答應,這對他來說太簡單了,他無需多想,頃刻間就打好了腹稿。

但沒等曹植開口,曹丕進一步提出限制條件說:「而且詩中不許說 『牛』字,也不許說『井』字,不許說『斗』,也不許說『死』字。馬跑一百步,必須成詩。」

曹丕說罷,沒等曹植回話已經將馬放了出去。

曹植趕忙上馬,在疾馳的馬背上迅速做出一首奇詩:「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詩畢,馬剛剛跑出幾十步而已。

40字的小詩,既沒有說「牛」,也沒有說「井」,既沒有說「斗」,也沒有說「死」,卻把「二牛斗牆下,一牛墜井死」的情形描繪到淋漓盡致。

更關鍵的是,最後一句強調了牛之死並非源於「力不如」,而是源於「盛意不得泄」。此乃點睛之筆,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師出手,必定不凡。曹植的隨手一揮,就是千古名篇。

那麼你呢,是否也能七步成詩?不妨寫出來大家欣賞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欲殺5000俘虜,高僧生吃10斤肉後,他為何立刻放下屠刀?
北宋最美亡國公主:21歲靖康受辱,22歲死於金人營帳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