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篇:南昌青雲譜
青雲譜道觀(青雲圃),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的梅湖景區(青雲譜路259號),是一處紀念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八大山人(朱耷)的博物館。青雲譜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年歷史的道院,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八大山人曾隱居於此。195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初時,寧王朱權曾在青雲譜道觀修道。明末清初,八大山人隱居於此。清順治十八年改建為「青雲圃」。康熙年間,易「圃」為「譜」。此後幾經興廢,至1959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2009年至2010年進行改擴建工程,對青雲譜古建進行全面維修和陳列更新,並新建八大山人真跡陳列館。
八大山人(約1626年—約1705年)是明末清初的傑出畫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還俗,自築陋室「寤歌草堂」於南昌城效,孤寂度過晚年。他在藝術上有獨特的建樹,其山水和花鳥畫都具有強烈的個性化風格和高度的藝術成就。三百年來飲譽畫壇,清代「揚州八怪」、吳昌碩,近代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畫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響。
青雲譜正門外即梅湖,周圍則是農田阡陌。門前有一條小徑和一座小橋與對岸相連,為進入青雲譜的必經之路。大門石額刻有「青雲譜」三個大字,二門前後額分別刻「凈明真境」、「眾妙之門」字樣。園內有許多數百年的古樟樹、苦楮樹、羅漢松,掩映著青磚灰瓦、白牆紅柱,顯得非常幽雅靜謐。
建築則以關帝殿、呂祖殿、許祖殿三個逐次遞進、曲廊相通的院落為主體,殿宇中部為方丈堂,左右有 「三宮殿」、「斗姥閣」、「嶠園」和兩廡內室「黍居」、「鶴巢」。現存文化遺迹有萬曆古井、古仙人橋、凈明真境、鶴巢黍居、羲之墨池、竹徑通幽、嶺雲來閣、五桂台株、八大墓等。
八大山人紀念館集收藏、陳列、研究、宣傳為一體,原殿堂闢為展廳,陳列八大山人書畫作品及生平史料,並經常展示當今畫壇高手佳作。園林中有雙面石刻八大山人書畫碑廊,展示了120多幅八大山人的書畫作品。


※歷史上的今天,1961年7月2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辭世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9日,長崎原子彈爆炸
TAG:往事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