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峰:尋龍點穴的常見技巧
原標題:陳益峰:尋龍點穴的常見技巧
文/陳益峰
龍,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
龍的形象
風水上把山脈比喻為龍,所謂尋龍,實際為通過龍的走向,而找到結穴之地。凡龍都有一來源發龍之處,人們稱之為太祖山。太祖山一般氣勢雄偉,崇山峻林,巍峨萬仞,其山形粗惡,且風吹氣散,一般不結穴。
太祖山下分數枝山脈延伸出去,到再起頂分脈處,成為祖山。祖山又分數枝山脈延伸出去,到再起頂分脈處成為少祖山。如此級級分脈,級級延伸,直到結穴之處稱為父母山。如同大樹一樣,有樹榦到樹枝,再到更細的枝葉。不過山脈的分脈,每次分枝所分出的山脈形態都不相同,丑美不一,真假各異。真美者會前去結富貴之地,丑者假者則不會。
龍脈行度的方向
尋龍點穴是風水的最高秘密,很少有風水師成功掌握,對於苦研風水的人,應該明白常見的尋龍點穴的技巧。
1、 行度尋龍
在行度尋龍過程中,首先要會分辨龍的真假,真龍居於局內,強健有力,有護龍護砂跟隨。一般來說,要結出美地,真龍也要經過分脈,過峽,剝換,束氣等不斷起伏,將煞氣脫掉,有粗老變得細嫩。
但無論怎麼變,都有護龍護砂跟隨,直到山環水抱,朝案相應的結穴之處。行度尋龍必須尋著真龍的走向去尋找,直找到結穴的地方。
尋龍點穴實例示意
2、星峰尋龍
實踐中,在去尋龍點穴的時候,不能漫山遍野亂走。
經云:千里來龍,但觀到頭一節。
我們在遠處看到山峰星體端正,展肩開面,落脈優美,則有可能是真龍經千百里行度,到此落脈,可能有結穴的跡象,可到此山峰下求證。如在山峰下求得龍虎環抱,朝應相對,明堂端正,則是有穴之地。
尋龍點穴實例示意
3、抱水尋龍
《葬經》云:山隨水曲抱彎彎,有穴分明在次間。 每到一個地方,如果河流反弓或直出,一般不須找眼;如果河流屈曲環抱,則可向環抱的位置,結合星峰尋龍去追尋。因龍的行度,有可能界水即止,龍止則有結穴的可能。
尋龍點穴實例示意
4、交水尋龍 但凡兩水一交會,則有立穴的可能。在尋龍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小水與大水交會,則要留意附近的星蜂,可能結地就在附近。
尋龍點穴實例示意
5、水口尋龍
《秘訣千金賦》云:
但凡尋地,先觀水口城門,周聚關攔,內有著龍格結;落星龜蛇獅象,中藏上格之龍;華表捍門。定結富貴之地,北辰鎮守。
從水口尋龍也是一種捷徑。大凡所到之處,遇到水口關鎖緊密,水口內又成一堂局者,均可在局內尋找龍穴。水口有砂比無砂好;關鎖周密比不周密好;亂石守水口,易於發富;龜蛇獅象守水口,易於發貴;華表,捍門守水口,則可能出王侯;北辰守水口,乃帝王之地。
古語說:入山觀水口,就是這個意思。
尋龍點穴實例示意
6、深山中尋龍不是良策
部分人尋找龍穴,喜歡往大山裡行,他們認為大龍大脈的大局勢則能大富大貴。其實不然,雄踞一方的高山,一般作為發脈的太祖山,山形往往粗老惡劣,經過過峽,換剝,煞氣未消,且在山顛之上,風吹氣散,有違藏風聚氣的風水原則,甚難結出美地。
龍在大山之中勇猛非凡,就算有龍有虎,也很容易抱不完滿而被真龍泄胎而出。其實龍在行進過程中,必須經過過峽,剝換,將粗老之軀層層脫去,龍身變得光滑細嫩,直行至平洋龍水交界之處,陰陽沖合才結美地。
但看古來卿相地,平洋一穴勝千峰。真正的好地一般不會結穴在大山之中,而多結在江河邊龍水交界的地方。


TAG:攀攀聊星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