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ONE CHINA」骨瓷獎盤,盛載中國最具「骨氣」的聲音

「BONE CHINA」骨瓷獎盤,盛載中國最具「骨氣」的聲音

《誰與爭鋒》的大幕已合,誰是「十大名旦」?誰又是「十大名旦」榜首?10月20日起,河北衛視每周六晚黃金時間,讓我們拭目以待。結果不能劇透,但獎盤可以透露。

本次《誰與爭鋒》的骨瓷獎盤由來自中國瓷都的唐山亞中陶瓷贊助,分為十大名旦榜首獎盤,十大名旦獎盤以及紀念盤。「過手七十二,方可成器。」每個獎盤都是無數次淬鍊的產物,正如每位藝術家經過時間的磨練,方可成就站在《誰與爭鋒》舞台上的圓滿。

《誰與爭鋒》的logo精美的燒制在釉下,一面鮮紅的旗幟上赫然寫著「京津冀」三個字。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河北梆子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紐帶。

「誰與爭鋒」四個字在獎盤最矚目的位置,昭示著河北梆子定會在新時代激起燕趙梨園的千層浪,在白燕升「來了!我的大梆子!」振聾發聵的聲音中誰與爭鋒。

「河北梆子」如印章刻在盤上,此役也必將在河北梆子歷史上烙上深深的金印,每次回想,都記憶猶新。

「十大名旦」和「榜首」是榮譽,提醒著河北梆子人切莫遺忘內心那些靜而小的良心之聲。

獎盤的最下端,最不起眼的一行小字寫著「河北衛視·白燕升團隊」,白燕升在家鄉的電視平台做了一件推廣家鄉戲的好事,靜水流深,聞喧享靜,他三十年大夢已圓,只求問心無愧。

骨瓷的英文是「Bone China」,bone是骨,骨自然是堅硬的,而河北梆子的聲腔慷慨激越,在戲曲聲腔中如「骨」一樣夯實有力,擲地有聲,是中國最具「骨氣」的聲音。

骨瓷薄如紙。

《誰與爭鋒》16位名家的心是脆弱的,薄如紙。她們褪去榮光,重返競技場,忐忑如新生般在聚光燈下接受評判。她們需要呵護,藝術需要呵護。

骨瓷白如玉。

《誰與爭鋒》的舞台是乾淨且純粹的,如玉般無暇。白燕升是純粹的,為了兒時的夢,為了重振大梆子雄風,他心無暇,情無它;16位演員是純粹的,她們不須花錢買動評委,她們不為得獎揚名得利,她們只願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懷著純凈之心登上舞台,為河北梆子搖旗吶喊;評委是純粹的,他們站在各自領域的巔峰,為河北梆子的現狀把脈開方,高群書的無語凝噎,張立憲的直言不諱,郭德綱的亮嗓開唱,他們從局部切入,拓展到整個藝術層面,這是河北梆子的幸事,縱然有雜音亂入,也無法阻擋那顆為藝術怦怦狂跳的心臟。

骨瓷明如鏡。

白燕升苦求三年,終於圓夢,他心如明鏡。明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披荊斬棘,明了「即使千夫所指,也在所不惜,即使堵上所有,也心甘情願」的輿論風暴,明了「憑一己之力,為大梆子成就一場空前大好事」的捨我其誰。之所以明了,白燕升才會心無旁騖,了無雜念,義無反顧的踏上圓夢之旅。

骨瓷聲如罄。

河北梆子以梆擊節,唱腔高亢、明朗、剛勁、華麗。《誰與爭鋒》將是河北梆子界的一聲脆響,激起沉寂許久大梆子的微瀾,敲擊沉睡多年戲裡戲外的靈魂,警醒沉淪多年的腐朽體質。此聲一響,河北梆子的影響力將「誰與爭鋒」。

亞中陶瓷位於歷史悠久和燦爛陶瓷文化的北方瓷都--唐山,在火與土的陶瓷藝術中,骨質瓷堪稱世界陶瓷藝術中之珍品。

唐山亞中陶瓷不遺餘力地致力於骨質瓷藝術瓷的研製與開發。自行設計開發研製的骨質瓷釉中彩大器型花瓶、座盤、大碗系列,其釉面柔潤,光澤度強,坯體輕薄,畫面顏色飽滿,使得陶瓷精美的造行設計與繪畫的完美結合,此工藝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認證並已申請專利。

亞中陶瓷摯誠地邀請了著名的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及會員多次到公司繪製精美瓷器,通過藝術家的匠心獨運,精心繪製,作品呈現出水墨淋漓,彩墨交融的中國水墨特有的藝術效果,無論是釉下青花,彩墨都在柔潤如玉的質地中得到詮釋。在陶瓷釉上繪畫中,亞中陶瓷更加註重典雅、細膩、色彩豐富之風格,在這些陶瓷藝術大師的筆下,無論人物、山水、花鳥都淋漓盡致的體現出陶瓷與繪畫的藝術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升戲語 的精彩文章:

孫麗芳:用戲曲裝點生活

TAG:燕升戲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