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半路撿了一皇孫,壓根不知道是真是假,一官員過來就是一耳光

乾隆半路撿了一皇孫,壓根不知道是真是假,一官員過來就是一耳光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發生過許許多多的趣事,我們可以通過歷代文人墨客的文章與皇家的記載,對過往的平民百姓與皇室貴族的故事窺探一二。

在詩經中,就有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言論。在古代,皇上作為一國之君,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作為非貴族階層,如果能夠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那也是光耀門楣的大事情了。但是,要想得到官家的俸祿及榮耀,可並不是一件易事。

因此,有人就會為此想盡方法,哪怕會因此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歷史趣事,則是由於權勢與利益的誘惑,發生在乾隆年間的一件宮廷秘辛。

在講述這件故事之前,首先得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兒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因其觸犯大清法規而被革除了其王爵的殊榮。他一生中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都記錄在了其著作《嘯亭雜錄》之中,而這件引起歷史學家興趣的皇室「偽孫案」就在其中。

據說,此事正逢乾隆皇帝南下巡遊回城的停留途中,一名僧人帶著一幼童,稱是有要事要稟告皇上,而這件所謂的要事便是這件「偽孫案」的開頭。乾隆皇帝不曾想到,自己就是出門巡遊一次,還能撿到個便宜的皇孫。

據那名僧人所說:他帶來的兒童關係到乾隆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即是在乾隆二八年間奉諭旨過繼出去的愛新覺羅永珹,雖說,這個人是被過繼出去的,卻也很得乾隆皇帝的寵愛。此兒童的身份就是這位履端親王的次子,為一側室所生。

而在之前,乾隆皇帝就聽說過自己的第四個兒子有一側室為其生下了一子,但是,這個孩子卻因生痘而夭折,也有傳言,懷疑是被親王一名得寵的王姓側福晉因嫉妒而將孩子丟到了荒郊野外。因為,在當時親王隨著乾隆帝外出辦事,回到府中後,關於次子不在了的說法不盡不同,又找不到任何證據,之後,這件事也就沒有了下落。

而對於皇帝的這個疑問,僧人的說法則是:「當時生下的皇孫,被側福晉王氏丟到了荒郊野外後,卻被自己撿到,而自己也是出於慈悲之心,將這個孩子收養了下來。」僧人的說法使乾隆皇帝有些相信了面前的這個幼童就是自己的孫子。

但之後,他還是又招來了履端親王的大福晉前來問話,而大福晉則是持另一種說辭。她說:在親王次子夭折時,自己就在現場,並且,還因此而哭過,被側福晉丟棄這事本就是不實之論。此時,在面對大福晉和僧人都看似言之鑿鑿的說法,乾隆帝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在稍稍思考後,便想到了一個辦法,把這件事丟給了自己的大臣去辨別真偽。

回到京城後,這名幼童便被領到了各位軍機大臣身邊,各個大臣一看這孩子端莊穩重,自身頗有氣勢。且在見到各個軍機大臣的時候仍然面不改色的坐在榻上,並且,他還敢直呼相國大人和珅的名諱。

他甚至用傲慢的氣勢對和珅說:「作為皇帝的近臣,不能讓皇家血脈流落在外,就此掩沒。」聽了孩子這樣說,各位大臣也陷入迷茫的境地。可就是這樣看似滴水不漏的謊言,卻被軍機處的一個叫保成的司員給識破了。

他覺得,先不說那個可疑僧人的一面之詞,在無他人可以證實其說法的可信度外,這個孩童在冷靜的面對各位軍機大臣時,還能直呼相國名諱,這一切都似乎就像是提前演過。再三思考後,這位名為保成的司員走上前去,扇了幼童一耳光,並在眾大臣驚訝的表情中,呵斥到:「爾等哪裡來的村童,竟受奸詐之人指使,敢來這等欺君罔上的荒唐事,是想株連九族不成。」

小小稚童哪見過這番激烈的恐嚇之語,立即嚇得要死,隨即,便將真相全部招了。原來,這孩子的確是受那僧人所誘惑,幼童大驚失色,聲稱自己是樹村人,姓劉。妄想真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成為那皇室一員,從此過上奢華生活,之後,他無知的加入到了這場「山雞變鳳凰」的宮廷大戲中。

乾隆在知道這件事後大怒,當天便命人將那欺君的僧人斬首示眾。而念及那個假冒的皇孫年紀尚小,又是被人所誘惑,便將他流放於伊犁。可不想,這孩子竟然不知悔改,到了伊犁還自稱是皇室人員,當然,最後也沒有落得個好的結局。

關於這件「偽皇孫案」記載當然不止有《嘯亭雜錄》這一本書,在其他著作,例如:《清稗類鈔》中都有相關的記載。不過,因為某些原因,較多歷史學者對前者的敘述較為認可。而且,昭槤治學嚴謹,凡涉及歷史事件多為親歷,如系道聽途說則註明來源,因此錯誤不多。

當然,要想完完整整的對整件事有個了解,就不能只憑一本著作斷定,還需要更多的考證。

參考資料:

『《嘯亭雜錄》、《清稗類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滿清入關後,將一個最大的罪名嫁禍給了漢族人,至今此人受盡唾罵
去日本最常見的一個習俗,多數人都喜歡,但有一規定讓人疑惑不解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