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東考古隊挖開孔子43世孫陵墓,專家感慨:一千年了終於真相大白

山東考古隊挖開孔子43世孫陵墓,專家感慨:一千年了終於真相大白

導讀: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的偉人,那麼孔子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孔子是誰,相信各位都很清楚,中國儒家大道至聖先師,開創、奠定中國二千餘年的儒家思想基礎,直到今天仍然影響著全國乃至世界。

如果僅拿孔子的一生來評判,也許他不能當選第一人。但如果搬出他身後的孔氏家族,則無人能望其項背。曲阜孔家能歷經二千多年傳承至今,不管朝代如何更替,都是世襲罔替的高官厚祿,有自己的封號、封地,只要是孔子的後人,基本一輩子衣食無憂,堪稱天下第一家。

其實孔氏家族傳承兩千多年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根據史料記載,在五代年間,曲阜孔家差點因為一場陰謀而香火斷絕……

孔仁玉,字溫如,孔子第43世孫。在曲阜當地,提起孔仁玉的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在人們口中他還有另外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中興祖」。這個名字的由來,牽扯到一樁歷史公案「孔末亂孔」案。

根據孔氏後人說法,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中央政府自顧不暇,所以對孔氏家族的優待也有心無力,就在這種情況下,曲阜孔氏家族爆發了一場慘案。公元913年,孔府的一位奴僕孔末,(此人本姓劉,入孔府後改姓孔)見天下大亂,竟然勾結外人殺害了孔子四十二代嫡長孫孔光嗣,之後奪了孔氏族長的位置,以孔子嫡裔自居。

當時孔光嗣的兒子孔仁玉只有九個月大,因為到外婆家居住所以躲過一劫。17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孔仁玉上報當時的後唐明宗皇帝,請求處死孔末,還爵位於孔子嫡系子孫。從此,斷了十多年宗脈的孔子世家得以中興,而綿延不斷,故而後世族人把孔仁玉尊為「中興祖」。

然而歷史真的是孔氏後人口中所說的這樣嗎?孔仁玉的一生真的充滿傳奇色彩嗎?

2008年,為了配合對曲阜市文保單位進行調查,考古隊決定發掘孔氏中興祖——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孫孔仁玉墓。由於歷史上此墓曾多次被盜,所以並未出土珍貴的文物,考古隊員只在墓室中清理出了一塊墓志銘。

在墓志銘封面上,寫著「魯國郡孔府君墓志銘」幾個大字。對於墓志銘的發現,歷史學家、考古專家都非常興奮,因為墓志銘上會記載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是真實的一手史料,對於研究孔氏家族的歷史有重要的意義。

打開墓誌後,裡面的銘文記載了孔仁玉的一生:九歲時,「其父泗水君孔光嗣去世,乃傳家為陵廟主,兩年後襲封文宣公。」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孔仁玉,與孔氏後人口中所傳的:「九個月時,其父被孔末所害後,張氏冒死藏匿,精心撫育至十七歲等事」完全不同。

至此,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位真正的孔仁玉,歷史專家對這樣的大反轉也發出了感慨:一千年了,事情終於真相大白了!

參考文獻:《孔氏族譜》、《魯國郡孔府君墓志銘》、《五代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考古隊在朱元璋的陵墓上挖出一層鵝卵石,專家大喜:地宮沒有被盜
內蒙農民挖出一鐵鉤子,文化館30塊錢收購,10年後成國寶禁止出境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