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雞的做法,醬香濃郁,分分鐘打開你的味蕾,3分鐘就能學會
現在大街小巷經常能夠看到的黃燜雞米飯,普及程度已經堪比沙縣小吃了。其實,黃燜雞米飯又稱為香雞煲、濃汁雞煲飯,是魯菜系中的家常菜品,起源於山東省濟南市。一般的做法是以雞腿肉為主要原料,加上青椒、土豆、香菇等蔬菜共同燜制而成,這樣做出來的雞肉肉質鮮美嫩滑,不管是單吃還是下飯都非常美味。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非常簡單的黃燜雞做法~自己在家也能做出地道的黃燜雞哦~在選擇雞肉品類的時候,不必選擇價格比較昂貴的三黃雞等較熟的雞肉,可以用稍肥一些的母雞、土雞來做,這樣口感會更好。
【食材】
雞腿300g、香菇50g、青椒1個
【調味料】
食用油15ml、生薑片10g、紅辣椒5個、食用鹽5g、料酒15ml、白鬍椒粉5g、醬油10ml、白糖5g
【步驟】
1、雞腿洗凈之後,剔掉骨頭,切成4cm左右的塊,將生薑切片,干辣椒切成小圈;
Tips:如果對腥味非常抗拒,可以通過浸泡或者焯水的方式處理雞肉,這樣腥味會相應減少。
2、香菇切成片,青椒切成細長的條狀,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
3、平底鍋中放入食用油,冷油時放入一勺白糖,小火慢慢加熱之後,白糖會逐漸融化並且變色;
Tips:不斷用鍋鏟攪拌,防止糊鍋。
4、倒入雞肉塊,轉成大火,快速翻炒,將料酒、生薑片、干辣椒和醬油等調味料依次倒入;
5、翻炒均勻之後,加入香菇塊和青椒條,加入清水以淹沒食材,蓋上鍋蓋燜煮,轉成小火熬煮20分鐘;
6、湯汁濃稠時,即可大火收汁。
Tips:湯汁不要收得太干,否則食材會太干,味道不夠香。
在黃燜雞的起源地,一直都流傳著「黃燜雞有三絕」的說法,一絕是湯色紅亮、老道醇厚、油而不膩,拌飯也是絕佳,二絕是肉質滑嫩,吃起來鮮嫩不失勁道,三絕是整道菜香氣濃郁,經過長時間熬煮之後口感極佳。當然了,如果是新手嘗試這道菜,很難做得非常完美,可以通過不斷探索和嘗試進步。
在黃燜雞的烹飪中,重點在於一個「燜」字,香菇的提味作用必不可少,雞肉塊也不能切得太小以防煮碎。黃燜雞是一道比較溫和的菜色,可以說是老少皆宜了,不過含有的熱量也比較高,所以減肥的小夥伴不要吃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