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挖了中山大學和南京大學心頭肉的浙江大學為什麼這麼牛?

挖了中山大學和南京大學心頭肉的浙江大學為什麼這麼牛?

| 來源:浙大研究生、青塔,侵權請聯繫刪除。

8月24日,浙江大學印發《浙江大學關於聘任桑兵為文科資深教授的決定》:根據學校有關規定,經相關學院(系)推薦、學校文科資深教授評選委員會評選、校務會議審定,決定聘任人文學院桑兵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聘任時間自2018年9月起。

至此,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人數增至十人。下面先讓小研帶你領略一下桑兵教授的風采~

桑兵教授簡介

河北威縣人,1956年3月生於廣西桂林。現任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孫中山研究所所長。

1977-1987年,先後就讀於四川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和博士。1983年9月任教於中山大學歷史系,1992年晉陞教授。1999年10月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005年1月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訪學經歷:

曾到東京亞細亞大學、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訪問研究;曾任漢城延世大學、台北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京大學客座教授。

出版書籍:

出版《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孫中山的活動與思想》、《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等專著。主編《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叢書》、《清代稿鈔本》。合編《戴季陶辛亥文集》、《戴季陶集》、《近代中國學術批評》、《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國學的歷史》。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晚清民國史的論文百餘篇。

研究領域:

近期主要研究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清代以來的學術、大學與近代中國、近代中日關係史等。

什麼是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文科資深教授是浙江大學自主設立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崗位與學術榮譽。

浙江大學提出設立文科資深教授的動議可以追溯到2010年。浙江大學於2010年出台《關於加強文科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並於同年召開了第一屆浙江大學文科大會,其中為了鼓勵文科發展,浙江大學將設立文科資深教授崗位,並明確資深教授的校內待遇將參照兩院院士執行。時任浙江大學校長楊衛在文科大會上表示,人文社會學科的知識積累通常是網路式的、互相交織在一起往上發展的,其成長發展需要更長時間積累。因此對人文學科的發展要給予特殊的支持政策,鼓勵改革現有的學術評估制度,對相關教師實行柔性化、模糊性的管理辦法。同年11月26日浙江大學印發《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評選暫行辦法》。從此文科資深教授成為浙江大學人文社科領域最高級別的崗位。

此前,浙江大學共有9位文科資深教授,分布在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其中光華法學院兩位,人文學院、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傳媒學院、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各一位。他們分別是:

桑兵教授將成為浙江大學第十位文科資深教授,也是浙江大學歷史學系第一位文科資深教授。

浙大文科近年成績了解一下?

一所高校文科發展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統一於「人」。在學術版圖上盤點文科重鎮,最先映入我們眼帘的總是開宗立派的名門大師。

回望歷史,浙大人文大家群星熠熠。馬一浮、姜亮夫、夏承燾、蔣禮鴻、王承緒……他們開啟的學術滋養延澤至今。

不可否認,缺少赫赫有名的領軍人才和學術領袖,是今天浙大文科最大的短板;而不遺餘力引進高端人才,則是近年來浙大發力文科建設最引人矚目之處。趙鼎新、張文顯、王貴國、白謙慎、許鈞……這些知名學者的紛紛加盟,不斷充沛浙大的文氣。

著名藝術史家白謙慎花甲之年全職加盟浙大

著名翻譯家許鈞(左二)受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去年浙江大學召開文科大會,文科「繁榮計劃」和「文科十條」進一步提出,完善「文科資深教授」「文科領軍人才」「求是特聘教授」高層次人才政策。設立冠名教授制度,吸引國際學術界公認的知名學者來浙大工作。探索建立長聘教職制度,保障教師開展基礎原創性研究條件,充分發揮院系引人主體作用,增強人才引進的針對性等。

1944年,時值民國時期,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李約瑟兩次訪問浙江大學,對浙大深感佩服,盛讚浙大為「東方劍橋」。

此後的數十年間,浙大弦歌不絕、薪火相傳。一大批著名科學家、文化大師以及各行各業的精英翹楚從這裡走出,校友中當選為兩院院士的有200餘人。此外,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也在這裡誕生。

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浙江大學也確實不負「東方劍橋」的美譽。各項數據表明,無論是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研成果,還是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等,浙大都位居全國前列,發展速度令人震撼。

學科建設成績亮眼

浙江大學求是大講堂

2017年9月21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正式公布,浙江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1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認定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

2017年12月28日,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正式結果。根據評估結果,浙江大學A+學科共有11個,位居全國第三;A類學科11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一;A-學科共有17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一;A類學科(A+、A、A-)總數居全國高校第一,學科優秀率居全國高校第二。

根據科睿唯安2018年5月公布的ESI最新數據,浙大共有1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排名前1%,居全國高校第三;浙江大學共有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排名前1‰,居全國高校第一;1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排名前萬分之一,居全國高校第三;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位,居全國高校第二,8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高端人才雲集

近年來,高校在高端人才的爭奪上愈發激烈,而浙大在人才引進和培育上已然處於全國高校前列。

浙大僅2017年高端人才的增幅就高達上百人,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青年千人、國家優青等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這些指標大多位居全國前三位。

2017年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含外籍院士1人);新增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17人、國家傑青獲得者12人。國家優秀青年獲得者22人、國家「千人計劃」青年人才項目45人。新進「百人計劃」青年人才93人。評聘教授(含研究員)98 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95 人。新進博士後研究人員611人。

截至2017年底,浙大教師中共有中國國科學院院士2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人、文科資深教授9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含青年項目)23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含青年學者)10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9人。

科研實力強悍無比

浙江大學張林教授團隊

科研經費是衡量高校研究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浙江大學科研經費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根據2018年5月教育部科技司公布的2016年度中國高校年度科研經費數據,浙江大學年度科研經費高達以44.20億,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2017年,浙江大學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44項,獲得項目數量高居全國第三,資助總金額達5.69億元;

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方面,浙江大學共牽頭18項,立項總經費高達2.97億元,立項數和牽頭總經費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科技成果領跑全國高校

浙江大學胡海嵐團隊

國家科技獎、學術論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數據等指標是衡量高校科技成果含金量的重要指標。在這方面,浙大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位居全國前列。

近五年,浙江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4項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其中包括1項特等獎和5項一等獎(含創新團隊獎)。五年累計獲獎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和清華大學一起遙遙領先其他高校。

2017年度,浙江大學李蘭娟院士團隊領銜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是該獎項設立以來,我國醫藥衛生行業和高等教育領域的「零的突破」。浙江大學高翔教授團隊領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這也是2017年度僅有的兩個通用項目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獎項目。

從學術論文表現上看,2017年度浙大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在CNS三大期刊及子刊發表論文34篇,被《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收錄論文9篇。被SCI收錄第一單位論文6327篇,十年國際論文引用篇次達571022次,中國卓越科技論文收錄4008篇。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前5個月,浙大以第一完成單位已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上發表5篇論文,數量穩居全國高校前列。

此外,浙大在國家授權專利數據上也一直非常突出。僅2017年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016件,居全國高校第一。

社會捐贈收入不菲

捐贈收入作為高校辦學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高校發展極為重要,同時捐贈收入反映了社會對一所高校的認可度,而浙大的捐贈收入也一直非常可觀。

2017年是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得益於120周年校慶的舉辦,浙江大學2017年度獲得社會和校友捐贈也非常多。

從統計數據來看,浙大僅2017年度的捐贈簽約金額高達55.8億元,超過了部分雙一流高校一年的總經費。2017年浙大捐贈到款額也高達10.13億元,獲中央捐贈配比1.95億元。

人才培養非常出色

浙大學生在學習

作為一所頂尖名校,浙大的人才培養也是非常出色的。

2018年,浙江大學將繼續按照大類模式招生,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人格」四位一體(KAQ2.0)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學校實行「一橫多縱」的培養模式。「一橫」指前期開展通識教育,「多縱」是指後期進行寬口徑專業教育和跨學科培養。通識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自然、社會和人文的廣泛知識。

浙大學生進校後可以零距離深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與專業,按照學校主修專業確認的相關規定,自主申請確認適合自己修讀的專業。學生實行「1+3」管理模式,一年級統一由求是學院負責管理;從二年級開始進入專業院(系)學習,由專業院(系)負責管理。

目前,國際組織、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國內外著名企業紛紛把浙江大學作為人才資源庫。畢業生就業率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超過60%的畢業生赴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深造。近年浙大本科畢業生中赴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世界一流名校繼續深造的人數持續增加。

創業氛圍依舊火爆

2017年9月,浙大團隊獲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冠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大學有近140位校友擔任上市公司創始人或負責人,其中涉及主板上市公司90多家、海外上市公司近20家。2016年10月,PitchBook發布了2006年1月到2016年8月之間「獨角獸」公司創始人本科階段學校排名,浙江大學排名全球第九。2016年11月,胡潤百富校友榜發布,浙江大學以38人的總數排名全國第一。

2015年7月,浙江大學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6年7月,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7年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7月,浙江大學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學校從0到1培育的創業團隊落地註冊公司一百多家,其中獲得市場投資的五十多家,融資總額近6億元人民幣。

自2015年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至今,浙江大學兩獲總分第一名、全國總冠軍,一次獲得總分第二名和「最佳創意獎」單項獎。

七大校區風景如畫

除頂尖的學科專業、一流的師資隊伍、雄厚的科研實力、火爆的創新創業等等外,浙大的校園環境也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浙江大學現在有7個校區,分別是浙江大學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校區。其中前五個位於杭州市,後兩個分別位於舟山市和海寧市。七個校區或古樸典雅,或氣勢恢宏,呈現出各具特色的美麗風光。

紫金港校區

玉泉校區

西溪校區

華家池校區

之江校區

舟山校區

海寧校區

國家雙一流建設已經全面開啟,中國高校也將全面進軍世界一流大學。「國有成均,在浙之濱」,飛速發展中的浙江大學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剛剛過去的2017年,對中國高等教育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很多大事都在這一年發生。國家雙一流入選名單、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新增學位授權點、新當選兩院院士名單等都相繼公布或公示,中國高校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2017年,我國高校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青塔也從中選取了部分代表性的高校進行年度盤點。本期我們先來盤點一下2017年浙江大學的年度發展數據,浙大今年的發展速度再度令人震撼。

學科建設成績亮眼

2017年9月21日,備受矚目的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公布,浙江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18人,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

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根據評估結果,共有460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的5112個學科獲得分檔排名(位列前70%)。浙江大學A+學科共有11個,位居全國第三;A類學科11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一;A-學科共有17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一。此外,浙江大學A類學科總數和全部上榜數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根據科瑞維安公布的2018年1月ESI最新數據:浙江大學國際排名130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國際排名進步15位;

18個學科入選ESI前1%,入選學科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位;8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位;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名,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名,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高端人才大幅增加

浙江大學2017年高端人才大增幅增加,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青年千人、國家優青等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高達上百人。此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數量也非常可觀。具體如下:

兩院院士和文科資深教授:2017年浙江大學共當選兩院院士3人,外籍院士1人,兩院院士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除當選院士外,還引進多位兩院院士。此外,浙大還引進文科資深教授1名。

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017年公示的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共有18人入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國家傑青:浙大2017年共有9位教師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同時還引進了國家傑青2人,全年新增國家傑青達到11人。

長江學者:在2017年公示的新一批長江學者建議人選名單中,浙江大學共有4名特聘教授、13名青年長江學者入選,青年長江學者數全國第三。長江學者入選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

國家優青:浙大2017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共有19人,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此外,還引進國家優青獲得者1人,全年新增20人。

青年千人:2017年12月4日公示的第十四批入選青年千人計劃公示名單,浙大共有39人,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此外浙大還引進了青年千人4人。歷年全部批次青年千人中,浙江大學以200人,排名全國高校第二。

此外,浙江大學還新增數十位浙江省「千人計劃」引進人才、求是特聘教授、2位文科領軍人才等高端人才,浙大2017年高端人才的增幅實在堪稱恐怖。浙江大學2017年部分高層次人才計劃當選數據如下(不含引進人才):

科研實力依舊強悍

科研經費是衡量大學研究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浙江大學科研經費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根據教育部科技司最新公布的高校年度科研經費數據,浙江大學年度科研經費高達以41.23億,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截止到2017年底,浙江大學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44項,獲得項目數量繼續高居全國第三,資助總金額達5.69億元;

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方面,浙江大學共牽頭18項,立項總經費高達2.97億元,立項數和牽頭總經費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科技成果領跑全國高校

國家科技獎:2017年度,浙江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浙江大學蔡天新老師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科普組)1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學李蘭娟院士團隊領銜獲得的國家科技特等獎是該獎項設立以來,我國醫藥衛生行業和高等教育領域的「零的突破」。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高翔教授領銜、與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這是浙江大學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該獎項,也是2017年度僅有的兩個通用項目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獎項目。

近五年,浙江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4項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其中包括1項特等獎和5項一等獎(含創新團隊獎)。五年累計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和清華大學一起遙遙領先其他高校。

教育部科技獎:2017年,浙江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16項教育部科技獎,並列第三。

教育部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17年12月26日,浙江大學邊學成教授牽頭的陳雲敏院士團隊發明了國際上首台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動力效應試驗裝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高水平科研論文:從頂尖學術論文表現上看,浙大2017年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單位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和Cell上發表論文1篇,Nature系列子刊近35篇,影響因子超過10的高水平論文接近260篇,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高校領先。

SCI論文:根據中信所公布數據,浙江大學2016年被SCI收錄的Article、Review兩類論文6231篇,卓越論文2971篇,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二。此外,SCI論文被引篇數和次數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授權專利:長期以來,浙江大學授權發明專利數、技術輸出合同規模等一直保持全國領先。根據中信所公布的數據,2017年浙江大學授權發明專利數1738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人文社科勢頭強勁

作為理工科為主的高校,浙大2017年在人文社科領域也有很不錯的表現,發展勢頭非常強勁。

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將《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列入「國家重大出版工程」。依託《大系》所積累的工作基礎,浙江大學與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合作的《高麗畫全集》(歐美藏品卷),以中、英、韓、日四語種全球首發。

2017年6月,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入選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7月,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中心、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入選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庫。11月,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院三家智庫入選中國社科院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中國核心智庫」。

浙江大學劉同舫教授的《青年馬克思政治哲學思想研究》,張國清教授的《實用主義政治哲學》,汪維輝的《漢語核心詞的歷史與現狀研究》入選2017年度國家哲學社科成果文庫,入選數居全國高校並列第一。

2017年浙江大學共有584篇論文被SSCI收錄,較2016年增長44%;40篇論文被A&HCI收錄, 位居內地高校第2位。首次入選THE-2018世界大學藝術人文類學科榜單,列101-125名區間,為內地高校第三位。

2017年人文社科實到科研經費2.65億元,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8項(含專項3項),其他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39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辦學總經費過百億

根據2016年各大高校官網公布的2016年決算情況,浙江大學2016年年度決算數達到171.07億元,年度收入123.42億元,年度決算數和年度收入均居全國高校第二位。

另外,從各高校公布的2017年預算情況看,浙大2017年預算經費投入高達150.47億,預算總數位居全國第三位,僅次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簽約捐贈高達幾十億元

捐贈收入作為高校辦學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高校發展極為重要。同時捐贈收入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

2017年是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得益於校慶的舉辦,浙江大學2017年度獲得社會和校友捐贈非常多,僅僅校級層面簽約的捐贈項目就高達數十億元(不含學院獲得的捐贈)。

3月3日,浙江集乘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捐資2000萬元人民幣;

3月25日,微醫向浙江大學捐贈1億元,設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5月3日,由浙大校友發起成立的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捐贈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遂真教育發展基金」,將持續10年共計捐贈11億元;

5月9日,由浙大校友發起的總規模為120億元的母基金成立,母基金管理公司浙大未來創新投資管理公司承諾連續12年捐贈人民幣12億元;

5月12日,由20位浙大企業家校友發起的Z20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規模達10億元,Z20基金承諾連續10年捐贈人民幣10億元;

5月16日,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簽訂協議,從2017年起,連續10年共計捐贈人民幣2億元;同時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呂建明校友個人捐贈價值達5900多萬的百年桂花樹;

5月16日,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捐贈1000萬,支持學生創新創業;

5月18日,新和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捐贈70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化學前瞻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發展。

5月19日,世紀游輪上市公司和巨人慈善基金會,共同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5,000萬元,捐贈款項將用於建設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新大樓。

5月20日,浙江漢鼎宇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漢鼎宇佑發展基金。

5月20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支持復性書院的建設與發展。

6月1日,杭州雅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在十年內共捐贈4000萬元人民幣,成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雅喵創新創業基金,用於支持浙江大學紫金眾創小鎮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和浙江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並設立「浙江大學雅喵創客空間」。

6月9日,馬雲攜夥伴捐贈5.6億,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發展基金」

6月23日,大北農集團董事長邵根伙校友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並與浙大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捐贈將在四年內分批捐資4億元人民幣。

11月17日,眾美集團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3000萬元,用於支持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建設與創新發展。

11月17日,浙江大學校董、新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唐立新先生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再次慷慨捐贈1500萬人民幣,繼續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唐立新教育發展基金」

12月28日,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億元,支持浙江大學「雙一流」建設。

創業氛圍依舊火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大學有近140位校友擔任上市公司創始人或負責人,其中涉及主板上市公司90多家、海外上市公司近20家。2016年10月,PitchBook發布了2006年1月到2016年8月之間「獨角獸」公司創始人本科階段學校排名,浙江大學排名全球第九。2016年11月,胡潤百富校友榜發布,浙江大學以38人的總數排名全國第一。

2015年7月,浙江大學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6年7月,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7年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7月,浙江大學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學校從到1培育的創業團隊落地註冊公司一百多家,其中獲得市場投資的五十多家,融資總額近6億元人民幣。

自2015年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至今,浙江大學兩獲總分第一名、全國總冠軍,一次獲得總分第二名和「最佳創意獎」單項獎。

浙江大學博士生、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創始人白雲峰和他的團隊就是憑藉研發的全新三維成像技術產品,獲得2017年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冠軍。

看到這裡,很多人直觀的感受是恐怖,畢竟浙大一年的進步數據已經是很多的211工程大學幾十年的積累都無法相比的。

國家雙一流建設已經全面開啟,中國高校也將全面進軍世界一流大學。國有成均,在浙之濱,飛速發展中的浙江大學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歡迎關注青年人文社科自媒體矩陣

青年人文社科 | 青史考研幫 | 歷史教育家

歷史教育 | 愛知學者 | pku築夢圖

故問研修班 | 青年史學家 | 中國好青年

黨建與時政 | 文史哲 | 公務員 | 社會熱點

中國人民大學 | 學術資訊 | 教育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