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起航出海,30加侖的礁岩微缸,水族驛站

起航出海,30加侖的礁岩微缸,水族驛站

會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

水族圈!





來源:

綿羊一聲吼










我養淡水已經七年了,頭兩年里主要在迷選育水晶蝦。有一次,我在本地魚店裡看到一個超級迷你的小性感蝦缸——我的第一個海水缸——就此就一頭扎進了海水領域。一周以後,我發現自己已經弄起了一個超小海水缸(pico缸比Nano缸還小一個量級)。我的鹹水旅途開始了。







魚缸規格


主缸:36X13X13寸
底缸:24X12X14寸
生物過濾:15磅活石,250毫升豆豆
照明:6*PAR燈,38*PE-LED燈(藍白),4*24W T5HO
蛋分:SWC Extreme Cone 160 針刷蛋
加熱棒:50W Hydor ,150W Jager
造浪:MP40*2,3000升回水泵 
濾材:100毫升 黑鑽石炭
補水:DIY雙浮球自動補水,3加侖水容器






水質參數


鹽度:1.026
溫度:25~26攝氏度
PH:8.0~8.2
鈣:420
鹼度:8.5~9DKH
氨:0
NO2:0
NO:0
PO4:0.02
酒精:每天1ml(95%濃度)

日常維護


為了維持以上參數,我決定每周換水30%。這樣也可以補充我無法測試的其他所有元素。除了換水以外,我每周還朝ATO里添加1/4勺氯化鎂、10ml鉀、4ml碘。鈣和鹼度的補充由定量泵來完成,以使其保持在儘可能穩定的水平上。






















薄荷蝦、5個寶貝螺、4個別的螺、1個黃吊和1一對粉紅魔





















過濾系統


踏入這個愛好領域已經5年了,我堅持認為蛋分是過濾系統的心臟。它幫助系統進行呼吸,允許系統的所有者——這個例子中,所有者是我——能夠在換水之前儘可能長期地維持清潔的水質。這是我進入鹹水領域的第一天就選擇的過濾方式,在控制營養鹽方面給了我極大的幫助。












本缸歷史


它是我的第一個30加侖鹹水缸,不過也不算是剛好30加侖。這缸沒有底缸,且只有一個HOB過濾,這是我打算用來達到我理想中的第一個「大號」微缸的方案。我弄了這個30加侖缸來節約之前在3個小小缸上面花費的維護時間,並且把那3個小缸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整合進了同一個系統里。這麼做節約了我在換水之類的事兒上花費的時間,並且水質參數變得更加穩定。我很快的意識到,我的珊瑚們狀態有所提升。



後來我決定整理一下系統的外觀,於是結束了這個30加侖缸。基於個人背景(有份動手型的工作),在給別的魚友們建了無數開放缸以後,我覺得已經到了該建一個帶底缸的系統的時候了。這個系統一直運轉到現在。整整一年之後,珊瑚們紛紛挪到了這裡並且開始發色。我不知道所做的每一個簡單改變是不是能令我更加享受這個缸帶來的樂趣,特別是了維護的工作量也減少了。



激勵和目標


我們大家都是因為靈機一動或者別的什麼原因匯聚在這同一個愛好上。我做出的許多新的改動都是從其他缸子(不論是本地魚友家還是論壇上看到的魚缸)那裡學來的知識。能在許多其他了不起的魚缸中脫穎而出,那感覺就像做夢一樣。打從一開始,我的目標就是有一天能夠上榜,即使這個目標已經實現,我也會將我的缸繼續下去。它畢竟只有一年的缸齡,我簡直無法想像幾年後這些珊瑚都長大了會是個啥樣!



給新手的建議


我能給出一大堆的建議,但其中我自己最堅持的會是:為了讓你的缸有朝一日成為你夢想中的模樣,從一開始你就要明確知道自己想幹嘛。不論是純硬骨缸還是混養缸,一旦設定好方向,哪些器材合用就變得很清楚,同時,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也出現了。



但不論選擇何種類型的缸,一個好蛋分都是缸主能帶給自己系統的最值得的投資。當我一開始這個愛好的時候,人家就這麼忠告過我——我始終堅守這個信條——而在逛遍了NR和其他家論壇並從其他魚友那裡學習之後,這也是我能給任何礁岩缸新手的最重要的一條建議。




(號內搜索)可以找到更多您想要的內容



下圖左右滑動查看全過程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圈 的精彩文章:

在觀賞魚養殖過程中,鹽有什麼作用呢
幾個石景缸,簡單易學快速成景

TAG:水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