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曾經的國產坦克 — 你能全部分清嗎?(上)

曾經的國產坦克 — 你能全部分清嗎?(上)

原標題:曾經的國產坦克 — 你能全部分清嗎?(上)


作者:瀚海狼山



昨天筆者寫了一條國產99式坦克出國門到俄羅斯參加大演習的文章,不想居然有人說這是96A怎麼可能是99?好在真軍迷還是有的,馬上就幫作者懟了回去。從這件事上,也可以測出真偽軍迷的區別。好了,既然談到了國產坦克,那麼筆者就專門收集了我軍上世紀80年代以後曾經裝備,或者說至今大部分還是現役裝備的坦克(暫時不包括水陸兩用坦克,自然也不包括更老的5對輪),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幫助區別他們的主要外觀特點。


1,88式坦克。這是我軍裝備的第一種2代坦克,是在幾千輛「五對輪」後,引進西方技術,主要是英國的105毫米線膛炮,自己研發的「新型」主戰坦克。88式又分為88A、88B等2種型號,兩者外觀不好區分,主要在內部的觀瞄系統是上反還是下反的區別。88式坦克最後推出了88C,其實就是後來96式的原型車。


88式坦克的外觀最大特點,就是炮塔仍然和59式一樣是傳統的半蛋型鑄鋼炮塔。但是底盤是國內第一種6對負重輪。安裝了一門新型的105毫米線膛炮,裝備了整裝式的長桿穿甲彈,穿深可以超過600毫米,對付當時的M1和T72穿深都綽綽有餘。88式坦克總產量可能接近1000輛,並且參加了1999年的國慶閱兵。目前絕大多數仍然在現役,多集中的二線的中部戰區的部隊,並且很多都調配到西北內陸。

2,96式坦克,可算是「出口轉內銷」的產品。他是在出口巴基斯坦型號的基礎上,改進升級而來。和88式坦克在初期也有很大的淵源。尤其是底盤方面。96式坦克最大的改進,在於拋棄了幾十年一貫制的,我軍過去各種坦克都採取的鑄鋼式半蛋型炮塔,而首次採取多面體的焊接式炮塔,並採用了複合裝甲模塊。96式沒有繼續沿用88式的105毫米線膛炮。而是裝備了高膛壓的125毫米滑膛炮,穿甲威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96式坦克的底盤仍然是6對小直徑的負重輪。駕駛室在底盤的偏左側,是其最大的特點。96式由於重量適中,火炮威力較大,火控較為簡單實用,價格相對便宜,因此推出了多種改進型,包括96A和96B。總產量可能超過2200輛,達到2500輛上下,成為我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比較現代化的坦克,是我軍現役坦克部隊的真正主力。一般認為,96式是一種在2代底盤上,運用3代技術進行提升的准3代主戰坦克。




96A和96B多次到俄羅斯參加坦克2項大賽,綜合性能上完全可以碾壓T72的早期型號,對付T90S也不成問題,但是若在正面戰場上面對M1A2,那麼96式的火力和火控尚可以一戰,但是防護力特別是信息化程度,則距離國際三代主戰坦克的標準差距明顯。


原版96式還是採取方塊化的炮塔正面裝甲模塊,而96A的最大變化就是同位置的裝甲採用了楔形模塊。96B被認為是一種為專門參賽而研發的發動機功率升高的坦克,突出特點是裙板特別短。目前尚未有96B大規模裝備的報道。


下期再說說99式坦克……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最新進展 — 大連國產雙航母和055、052D狀況
曾經狂熱崇拜中國 西方偽史永遠的痛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