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中國式審美玩壞的外國大片
前一陣《小偷家族》熱映,在一眾討論劇情的文章中,我的注意力卻被兩張中國版海報吸引去了。海報將故事裡的無聲化作有形,聽覺化作視覺,
取自電影情節又略施巧妙改動
,最可貴的是東方特質和韻味也把握得恰到好處。
回想起來,外國電影在中國版海報上下功夫不是頭一遭了。
今年年初,
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來到中國,一紙水墨激起不小聲浪,海報被
導演
吉爾莫·德爾·托羅po在推特後,更是引來外國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前年的熱門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請來中國藝術家張春,以片中動物為原型創作了一組神獸海報,傳統團扇式樣結合工筆畫法,不落窠臼,令人驚艷。
不過,不是所有電影的「中國特色」之路都走得如此順利,水到渠成。
大家知道,我國實行電影配額制,每年進入院線的國外電影約70部。
出於利潤考慮,引進的多是大製作高人氣的大片。
大
片上映,少不了要宣傳。
為了分我們國產片的蛋糕,製片方和發行方在海報設計上可謂費了不少心思,特別是
中國觀眾與外來文化之間存在隔膜,缺乏共鳴的情況下,
「接地氣」的特供海報自然成了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
。當然,這橋有搭得好的,也就有搭砸了的。國外知名網站 IMP 每年會評選最佳的電影海報設計,去年大熱的《金剛:骷髏島》入圍最佳動作電影海報設計。
△
主海報△
預告海報當它來到中國後是這樣的——
簡單的八個字概括出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唯一的不足是字還
可以再大些,我擔心路過影院的人沒辦法一眼看清。
至於這個為了彌補沒有明星大頭照而硬凹出來的「KONG」,美國版倒也有類似設計,但是有個秘密要告訴大家,原版里沒有景甜??
比起《獨立日2》里楊穎的強勢入駐,加了圖層蒙版的景甜還不算太突兀。
除了ab的亮相,飛行帽上的紅旗細節也讓人不得不讚歎,且不說換換文案,毫無新意的其他國版本,
誰家的特供海報可以放國旗??
霸道如斯,還為ab安排了獨佔c位的單人海報。
△
主海報△
預告海報有了中國版拋磚引玉,原版雖不新鮮,但憑文案和畫面也是贏得毫無懸念。而真正令人惋惜的是,曾為外星入侵科幻片立下里程碑的《獨立日》,十年回歸之作卻要找來ab擔任女二以期中國觀眾的青睞,奈何落得一個
狗尾續貂,票房慘淡的結局。
哦對了第三部目前正在籌備中,預計明年上映。《異形:契約》被IMP 選為去年最佳恐怖片海報設計,不光氛圍烘托到位,元素組合和細節刻畫也都稱得上一流,但是中國版顯然是在開玩笑——
不吹不黑,憑我念書時半學期PS課的造詣,這種海報一天能做十幾幅。
透過海報,我彷彿看到了設計者彼時的內心活動:法鯊這麼帥又這麼貴,不能不用,怪物是主角,嗯也得用上。
大概是覺得上一幅的構圖有些簡單,摳圖師決定玩點有難度的,誒,我把場景、人物和怪物的頭結合在一起,你看是不是厲害了許多?
正在上映的
《巨齒鯊》
被譽為中美合拍片新標杆
,目前票房破9億,導演是《國家寶藏》的喬·德特杜巴,卡司也很有看頭,傑森斯坦森,李冰冰,紅遍全球的Ruby Rose,還有曾經的一代男神趙文瑄。那麼問題來了,花錢請這麼多明星不用是不是傻?
先別急著吐槽這個水族館般的隧道背景,設計師可是很有誠意地製作了一組「
飄若浮雲,游若巨鯊
」的水墨版海報——嗯…難看就不說了,從網上下載的PS筆刷,你裝什麼大尾巴狼??
△
《長城》海外&國內版海報近幾年,我國電影市場發展迅速,動輒票房破10億,《戰狼2》更是以56億的成績躋身全球票房影史前100。大概是你家地里的莊稼熟了,隔壁也難免蠢蠢欲動,
曾經高不可攀的好萊塢,如今也自願走下神壇,和我們搭夥干起合拍片生意。
倒不是說合拍一定是爛片,只是任由資本操縱撲街的概率比較高罷了,例如前面提到的《獨立日2》,張藝謀導演生涯滑鐵盧之《長城》,黃曉明悶聲發大財之《金蟬脫殼2》等......△
《金蟬脫殼2》豆瓣評分3.1既然合拍片能享受和國產片一樣的分賬待遇,那片子不小心拍爛了挨幾聲罵也不算什麼,換我我也一樣,幾個億到手了,誰還在乎那點兒差評?所以,正如我們看到的,
越來越多的明星走向國際,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出現在大片銀幕上。
(合拍片要求有中國演員擔任主要角色,並在中國取景)而那些只有打醬油戲份,或是壓根和我們不沾邊,只能以進口片身份引進的大片,也想出了奇招。誰能想到有一天電影也能請代言人?而這位電影代言人不僅參加了美國聖地亞哥首映,和演員主創們一同走紅毯,還帶上老婆與老婆的搭檔,在美國錄製了一期星際迷航主題《快樂大本營》。
你以為電影營銷人的想像力到這就結束了?
《銀翼殺手2049》首席內容推薦官和《蝙蝠俠大戰超人》觀戰大使教你做人。
為賣吆喝賺人氣,發明出「觀戰大使」這樣的頭銜大概可以排進年度「尷尬死人了」Top5,
但這
敵不過粉絲買單,路人關注帶來的巨大流量紅利。那個星光璀璨,難以企及的好萊塢終於要向我們的偶像與粉絲俯首,而
他們做的也不過是入鄉隨俗,照葫蘆畫瓢罷了。
△
《尋龍訣》國內正式&預告&海外版海報△
武俠片海報,《東邪西毒》堆起卡司一張海報可不夠△
愛情片海報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不否認有「遠香近臭」或是雞蛋裡挑骨頭的心態作祟,畢竟我們不是沒有好設計。僅黃海一人,就以
《太陽照常升起》
的大紅海報驚艷戛納,
《黃金時代》更是未播先火,憑一組海報就被
BBC
列入威尼斯電影節最值得期待影片,
外媒也盛讚其為
「
崛起的中國設計
」
。
黃海的功力毋庸置疑,但到了正式版也難逃擺陣容的命運,他為《寒戰》設計的一張海報,因為沒有保證所有主演的正臉而一度被雪藏。他曾說
「中國的藝術很好,但還沒有完全被用起來。」
△黃海為《捉妖記》
設計的海報
因為外國人「臉盲」而選擇突出
創意或意境,同樣他們也懂得
將電影包裝成鋪天蓋地的明星流量賣給我們。回想
20年,30年前的華語影壇,
《末代皇帝》里無助又弱小的身軀,
《花樣年華》里欲拒還迎的身影,《藍色大門》騎車飛馳的兩人,被定格在海報里的永遠是電影最精彩的一幀畫面。而如
今,海報與場面越是華麗,故事就越是山寨和低級,
那驚鴻一撇里的感動大概是再也找不回了。
??
分享你覺得好或壞的中國電影海報設計
留言上牆
??
好物推薦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全日本最頂尖的設計師一起出動,只為了這個給小孩看的節目
都說《天盛長歌》精緻,是因為他們在看不見的細節上更用心
??
戳這裡,發現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


TAG:一夜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