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資治通鑒》是如何修成的

《資治通鑒》是如何修成的

原標題:《資治通鑒》是如何修成的


《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包括從戰國初期到五代末期的一千多年的中國史。主編司馬光,副手分別有劉恕、劉攽、范祖禹、司馬康。編書時間歷時十九年,從北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到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底。書局地點先在首都汴京(今開封),熙寧五年(1072)搬到洛陽(書局在今登封市的嵩陽書院和崇福宮)。


崇福宮



嵩陽書院


成書經過《資治通鑒》原名《通志》,先是司馬光自己根據歷史編撰的。司馬光認為,歷代史書都是仿照《史記》的紀傳體。紀傳體史書難免會有這樣的問題:同一事件在不同人的傳記中多次出現,造成重複;有時為了節省篇幅,有些事件略略帶過,放到事件主要相關人傳記里說,這又讓人看不明白。而且,從《史記》到北宋初期完成的史書,卷帙浩繁,人畢其一生也難以讀完,更別說理解了。

在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處於權力的金字塔頂端的皇帝,關係著天下蒼生的命運。司馬光認為,明君是千載難逢的,更多的皇帝和普通人一樣,是平庸之輩,需要老師的指引和教導。以史為鑒,史書是很好的皇帝教科書。但鑒於上面提過的歷代史書的卷帙浩繁,日理萬機的皇帝怎麼可能通讀?所以,整理一部刪繁就簡的簡明通史非常必要。


在英宗朝代,司馬光為皇帝講書,而《通志》可算是他備的課。治平三年(1066)四月,司馬光向英宗進《通志》八卷。英宗看後,讓司馬光繼續編寫《通志》。但司馬光提出,這工作不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於是,英宗下令成立以司馬光為總編修,劉恕、劉攽為同編修的書局。自此,《資治通鑒》由私修(頭八卷)變成官修。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去世,神宗繼位。十月,司馬光奉命赴邇英殿進讀《資治通鑒》,神宗因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鑒》,並親自為《資治通鑒》作序,還將穎王(神宗登極前為潁王)府邸的書籍三千四百零二卷提供給書局做參考。這樣,《通志》改名《資治通鑒》,並得到了神宗的大力支持。


熙寧三年(1070),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未果,請求外任。九月二十六日,司馬光知永興軍(西安),離開了首都汴京。第二年四月,又到洛陽任西京留台。在這期間,司馬光沒有再顧及書局事務,而他的兩個助手:劉恕要回家奉養雙親,劉攽因是保守黨,被貶出京。書局後來調來范祖禹負責修書工作,但范祖禹年紀輕、資歷淺,無力經營。於是給司馬光寫信,司馬光向神宗請求把書局搬到洛陽,神宗同意。熙寧五年(1072) 正月,《資治通鑒》書局遷至洛陽,范祖禹隨局來洛。司馬光從此專心編書。到元豐七年(1084),司馬光六十六歲的時候,《資治通鑒》終於完成。


書局成員書局的編修人員除了司馬光之外,先後還有劉恕、劉攽、范祖禹、司馬康、黃庭堅。

劉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即今江西高安)人。他的父親劉渙精研史學,劉恕小時候很聰明,過目成誦,在父親的影響下,對史學也很感興趣。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劉恕進士及第。而這年的貢院點檢試卷官正好是司馬光和范鎮,從此二人相識。《資治通鑒》書局成立後,劉恕作為司馬光副手進入書局。司馬光退居洛陽後,劉恕請求到南康監酒稅,奉養雙親,遙隸修書局,奉詔在家修書。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冬,劉恕在離開洛陽返家的途中,染了風寒,不久就得了風濕。但他雖然卧病在床,仍然「苦學如故,少閑,輒修書,病亟乃止」。元豐元年(1078),劉恕去世。


在《資治通鑒》這部書中,劉恕負責從三國到南北朝的部分以及五代史的長編,另外還著有《五代十國紀年》和《通鑒外紀》。在《資治通鑒》的編修過程中,劉恕也最受倚重。司馬光遇到紛雜難治的史實,多由劉恕處理。至於編書的通部義例、編次安排、編修斷限等問題,司馬光都和他進行過專門的討論。他實際是修書局的二把手,司馬光認為劉恕「功力最多」。


劉攽(bān,1023~1089),字貢父。慶曆六年(1046),劉攽和哥哥劉敞同時進士及第。劉攽和劉敞齊名,均學識淵博,與劉敞之子劉奉世被稱為「墨庄三劉」。他在州縣做了20多年的地方官,才被調到中央做國子監直講。司馬光成立書局時,劉攽進入司馬光的修書局,負責漢史長編。熙寧三年(1070),因論新法不便以及考試開封舉人時與同院官爭執,被貶為泰州通判,離開了書局。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一字夢得,成都華陽人,是司馬光的同年兼好友范鎮的侄孫。熙寧三年(1070)劉攽離開書局後,范祖禹被調來接替他,主要負責唐史長編。但不久劉恕回家鄉奉養雙親,司馬光也因反對變法出京,范祖禹只得臨時主持書局。但他年紀輕、資歷淺,無力支撐書局。一年後,他給司馬光寫信,司馬光向神宗請求把書局搬到洛陽,神宗同意。熙寧五年(1072) 正月,《資治通鑒》書局遷至洛陽,范祖禹也隨同書局來到洛陽。之後的十幾年裡,范祖禹一直在登封書局專心修書,而無心仕途。


司馬康(1050~1090),是司馬光的哥哥司馬旦的兒子,因為司馬光無子,被過繼給司馬光。在司馬光編書的過程中,司馬康應該一直在幫忙。元豐元年(1078)劉恕去世後,司馬康正式進入書局做校對工作。

在《資治通鑒》完成後,刊刻之前,司馬康和黃庭堅一起負責校訂工作,因為當時司馬光病重,所以校訂工作實際由黃庭堅一人完成。黃庭堅校訂了一年的時間,元祐元年(1086年)十月十四日,在司馬光去世一個半月後,《資治通鑒》送杭州鏤版。


修書程序在修書之初,司馬光和劉恕經討論,設計了科學的編寫程序。共三道:第一道編叢目,第二道編長編,第三道定稿。(一)叢目:是以年月日為順序的史料索引,經過這道工序,使所有史料都按年月日順序得到了整理。(二)長編:是最詳盡的編年史,寫作原則是「寧失於繁,無失於略」。需要按索引翻閱全部有關史料,然後編寫。(三)定稿:在長編的基礎上刪繁去冗,修辭潤色。叢目和長編兩部分工作由司馬光的助手劉恕、劉攽和范祖禹承擔,而他本人則承擔定稿。


這個程序用通俗的話敘述就是:先按年月日列條目,哪年哪月發生過什麼事,記在條目之下;再從各種史料——正史、雜史、小說、文集、筆記——中摘取事件的詳細內容,不管重複與否,也不管正確與訛謬,全都扔到年月日的條目下;最後定稿,就要在長編中取捨、考訂史料了。《通鑒》記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共達五六百萬字,在如此長的歷史時期內,各種史籍的文風和語言有相當大的差別;但因他一人精心寫作,統一修辭,讀起來就毫無雜糅之感。這是《通鑒》的一大優點,也是一人定稿的好處。


《資治通鑒》的特點一、廣泛採集史料

司馬光著《資治通鑒》不光採取正史的史料,還廣泛援引雜史、小說、文集、筆記中記載的史料。當時司馬光採用的部分書籍,現在已不復存在了。《通鑒》引用了多少書?當時有正史十九部,除此之外,還有國家檔案中的皇帝《實錄》和臣僚奏議,另有雜史三百餘種。《通鑒》就是從總計六七千萬字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陶冶出來的。


二、紀年不尊正統


古代是用政權的年號紀年的,而歷代政權有正統與非正統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非正統的政權不應該被承認,寫史也不應該採用它的年號(歐陽修就堅持正統論)。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比如三國時,史學家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而視曹魏政權為非正統;但蜀漢滅亡後(263年),曹魏政權又存在了幾年(266年滅亡),才被正統的西晉取代。這中間的幾年,如果堅持正統論,就無法紀年了。司馬光原來也想堅持正統論,但經劉恕勸說後,拋棄了這種做法。


三、拋棄春秋筆法


孔子修《春秋》時,把非禮的即非奉王命的重大政治軍事行動刪去,叫作「不書」。後代史學家也有很多模仿春秋筆法的。顯而易見,如果做等於扭曲歷史。司馬光和劉恕從忠於歷史的觀點出發,達成共識:實事求是地記錄歷史,對各國不論「華夷仁暴,大小強弱」,不分正統與僭偽,都一視同仁。


《資治通鑒》的後續影響一、對史學的影響


《資治通鑒》之前的史書,除了《春秋》/《左傳》(我弄不懂兩者關係)是編年體之外,其他正史都仿照《史記》,為紀傳體。《資治通鑒》的編寫,等於重新開了編年體史書的先河。之後有史學家仿照《資治通鑒》續作編年體史書,影響較大的有南宋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和清代畢沅的《續資治通鑒》。


二、對世人的影響


司馬光著《資治通鑒》的初衷,就是給皇帝看的,希望皇帝以史為鑒。因此,此後歷代的帝王臣子無不把《資治通鑒》作為必讀書,從中汲取從政之道。對普通世人來說,從書中各色人物的「你方唱罷我登場」中,照樣可以汲取人生的經驗和教訓。《資治通鑒》和《史記》被稱作「史學雙璧」,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產。它們如兩盞明燈,在我們摸索前行的人生路上,遠遠地投來一束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雀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麻雀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