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能夠正面擊敗關羽的名將,只有這2個人,其他都是手下敗將
關羽,字雲長,剛剛出道便與劉備恩若兄弟,之後先有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級的戰績,又在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因此,在世人心目中,他幾乎成為了戰無不勝的名將,好像整個漢末三國時代,無人能出其右。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在當時至少有兩個人,可以輕鬆吊打他的。只不過,這兩人際遇完全不同——一個被曹操殘害,另一個卻受到了曹操的盛讚。這兩個人分別是誰呢?
一、高順
提到高順,可能一部分讀者,會感到陌生。他是呂布的麾下,而且幾乎算得上呂布麾下的王牌——據《英雄記》記載,雖然高順麾下,僅有七百人,但是他的部曲,卻隨時隨地都能夠投入戰鬥,這與他本身「清白有威嚴」,而且從不飲酒,有一定的關係。紀律好的隊伍,一般都能出戰績,高順的部曲也不例外——因為他的部曲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當時有「陷陣營」之稱。另外《三國志》記載:「建安三年,布復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於沛,破之。」
也就是說,劉備在有城可守,而且有關羽、張飛在身側的情況下,竟然被高順擊敗了,因此,稱高順可以吊打關羽並不為過。只不過,高順不僅能力卓越,還是個死忠,《英雄記》中提到,呂布在平時會剝奪他的兵權,只有需要上戰場的時候,才將部曲交還給他,他也毫無怨言。因此後來呂布兵敗被擒,也堅決不肯投降,決心隨呂布一起赴死,最終被曹操處死。
二、徐晃
比起高順,徐晃擊敗關羽一事,史料記載要明確的多。提起襄樊之戰,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關羽的輝煌,龐德差點逆襲,以及于禁的沒骨氣,等等。但是這一戰的結局,是關羽戰敗,曹魏取得勝利。而在於禁戰敗後,扭轉了局面的,不是別人,正是徐晃。《三國志》記載:「晃得偃城,兩面連營,稍前,去賊圍三丈所。……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而且從之後曹操的話中,我們不難得知,徐晃追擊關羽的時候,直接突破了重重鹿角,長驅直入,這樣的精彩,是曹操平生僅見——「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因為徐晃此戰,表現太過出彩,而且之前曹操被關羽嚇得差點遷都,狼狽致極,如今出了一口「惡氣」之後,他一點都不吝嗇自己的稱讚,直言「且襄、樊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逾孫武、穰苴。」意思是說,在曹操看來,徐晃的用兵能力,比起孫武、穰苴等古代名將,有過之而無不及。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曾經威震華夏的關羽,雖然智勇雙全,即能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又能水淹七軍,卻也並非戰無不勝,最起碼高順和徐晃,都曾吊打他。只不過,作為同樣能夠吊打關羽的名將,徐晃享受到的,是曹操的盛讚,最後也得以善終,高順卻被曹操殘害致死,實在令人唏噓。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呂蒙之死,真的是因為關羽顯靈嗎?原因其實很簡單
※此人在梁山身居高位,謀略了得,卻是隱藏最深的大漢奸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