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液態薄膜過濾器:與傳統過濾器機制相反,應用前景不可限量!
背景
過濾器,是人類最早理解並使用的簡單工具之一。一般來說,典型的過濾器,例如濾網或者篩子,都是通過一定尺寸的網眼起到過濾作用。把要過濾的東西放在濾網上晃動,較大的物體就留在網眼上面,而較小的物體就漏了下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現在,我們不妨對於這種傳統的工具展開大膽的設想,採用相反的方式設計過濾器:留住較小的物體,讓較大的物體通過。這似乎聽起來有點像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是也並非不可能實現。
創新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種自修復薄膜,可作為「逆向」過濾器使用。與普通過濾器的機制恰好相反,它可以過濾掉較大的物體,而留住較小的物體。他們的研究成果於8月24日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在線發表。研究人員已經為這項研究申請了國際專利。
(圖片來源:Tak-Sing Wong Lab)
技術
該校機械工程系研究生 Birgitt Boschitsch 表示:「傳統的過濾器,就像煮咖啡使用的那些,會讓較小的物體通過,讓較大的物體留下。」
然而,她與她的研究團隊卻開發出一種恰好相反的方案,採用一種穩定的液態材料篩選出較小的物體,而讓較大的物體通過。
團隊通過實驗研究了這種液體的獨特性能。機械與生物醫療工程系助理教授 Tak-Sing Wong 解釋道:「如果你將手指放入一杯水中,然後再拿出來,水的表面會自我修復。」
新開發的這種薄膜也一樣,但是不同於傳統的過濾器,它並不是通過尺寸篩選物體。相反,它會對物體的運動與能量作出響應。
Wong 表示:「通常,一個較小的物體因為質量較小,所以相關的動能也較低。這樣一來,具有較高動能的較大物體將通過這種薄膜,而具有較低動能的較小物體將被攔住。」
此外,當物體通過薄膜時,薄膜會包覆物體,因此隨著物體頂部通過薄膜,薄膜會完全自我修復。
這種薄膜最簡單的形式,就是通過水以及一種能穩定液體與空氣之間界面的物質來製造,這種結構與生物細胞膜相似。為了創造最初的原型,團隊採用了簡單的皂膜。然後,這些成分可以被修改和優化,具有獨特的用途,例如改善機械魯棒性、抗菌特性或者氣味中和。
Boschitsc 解釋道:「你可以添加讓薄膜維持更久的成分,或者可以阻擋特定的氣體。為了定製薄膜用於感興趣的地方,可選擇的添加劑不勝枚舉。」
液態薄膜的原理(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顆粒分離的演示與薄膜的設計(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價值
著眼於未來,研究人員構想了這種薄膜的許多創造性的真實世界應用。如果醫生需要在沒有乾淨的手術室環境下進行開放性手術,例如偏遠地區或者戰場環境下,這種材料可以作為外科手術薄膜,幫助複製安全的手術所需的潔凈環境。
這種薄膜不僅可以阻擋顆粒,而且自修復特性也使得醫療設備例如手術工具可以通過,而污染物無法通過。Wong 表示:「這種薄膜過濾器有望阻擋細菌、灰塵或者過敏原到達開放性傷口,同時讓醫生可安全地進行手術。這種薄膜讓這一切變得可能。」
這項研究也將為那些衛生條件堪憂的欠發達地區帶來積極的影響。
Boschitsch 解釋道:「由於許多原因,世界上有十億人口仍然會在露天排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公共廁所內臭氣熏天。但是,如果那些廁所採用這項技術,固體排泄物將會通過這種薄膜,而引起臭味的氣體將會被阻擋。」
正是這種對真實世界的潛在影響力啟發了研究團隊。Boschitsch 表示:「我一直對開發能直接幫助人們的技術感興趣。製造一些東西幫助人類應對所面臨的挑戰,例如在發展中國家,對於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潛在應用一:昆蟲與顆粒的屏障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潛在應用二:自潔凈、防污染的薄膜用於連續的顆粒分離。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潛在應用三:氣體氣味過濾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未來
展望未來,團隊計划進一步開發這種薄膜的高級功能,與其他研究人員一起測試這種薄膜,並帶來實際應用。Wong 表示:「前途不可限量。」
關鍵字
過濾器、自修復、薄膜
參考資料
【1】https://news.psu.edu/story/533260/2018/08/24/research/self-healing-reverse-filter-opens-door-many-novel-applications
【2】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4/8/eaat3276


※新型智能手環:能監測人體健康和環境狀況!
※光譜隱身技術:讓隱身更接近現實!
TAG:IntelligentTh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