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書畫史上著名的父子藝術家

中國書畫史上著名的父子藝術家

中國書畫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這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傳承多年興盛不敗。在傳承的過程中更是出現了眾多著名的父子藝術家為中國書畫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就來看看這些有才情的父子吧!

王羲之&王獻之

王羲之字逸少,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他的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蘭亭序》宋拓本

王羲之真跡早於不存於世,唐代的精摹本歷來已被當作真跡看待。由於年代久遠,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跡一樣,對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斷。有稱為宋摹的,也有疑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則定為唐摹。它著錄極多,並一再被刻入各種叢帖中,元以後的公私藏印及流傳歷歷可考與可靠,其珍貴性不言而喻。

▲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自幼隨父練習書法,以行書及草書聞名,但是在楷書和隸書上亦有深厚功底。受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筆法基礎。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王獻之一生的書法藝術並不守舊,且與父不同,字身喜帶長形。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不亞於父親王羲之,父子合稱二王。

唐太宗&唐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李世民酷愛書法,其書法以隸書見長。他身體力行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我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他的書法初師承於隋之書家史陵,又經常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切磋書藝,後鐘意於王羲之,還親自寫了《晉書·王羲之傳贊》。貞觀十四年他將自己的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嘗謂朝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又云:「吾臨古人之書,殊不能學其形勢,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勢自生耳。」

▲唐太宗《晉祠銘》拓本局部

唐高宗李治,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貞觀二十三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李治的書法行筆婉妙,在帝王中書法蒼勁豪邁,圓潤俊華,不遜於名家。他的書法承其家法,筆致神采奕奕,十分遒美。

▲唐高宗《李勣碑》局部

歐陽詢&歐陽通

歐陽詢字信本,是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歐陽詢書法完美參合了六朝碑書,司以說是廣采各家之長,嚴謹工整,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被稱「唐人楷書第一」。

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中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歐陽通是歐陽詢之子。初拜蘭台郎,儀鳳中累遷中書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轉司禮卿判納言事,二年為相,因反武承嗣為太子被害。工於楷,書得父法而險峻過之,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歐陽通楷書雖出於父,但卻寫得更瘦硬,更勁挺,特別是主筆橫畫在收筆時末鋒飛起,富有濃重的隸意。他的傳世作品有《道因法師碑》《泉男生墓誌》等。

▲歐陽通《道因法師碑》

蘇洵&蘇軾

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是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書法草書深受懷素影響,蘇洵書法尚晉唐筆意,氣韻有餘。蘇洵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歲餘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寫文章,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蘇洵工於書法,傳世墨跡有《與提舉書貼》、《道中帖》、《陳元實夜來帖》。

▲蘇洵《道中帖》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蘇軾《跋吏部陳公詩帖》

米芾&米友仁

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陽。是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他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於一身。他對書法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作品酣暢淋漓。宋徽宗詔他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米芾《德忱帖》

米友仁是米芾的長子,深得宋高宗的賞識。與其父兩人乃宋代書畫之宗師,在中國書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小米和大米一樣,能書善畫精鑒藏。米芾創米點皴,點形闊大,稱大米點,成為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表現技法之一。小米也善書,但這方面不能望其父之項背。在繪畫上,他將米點皴法縮小,人稱小米點。北宋宣和四年他應選入掌書學,南渡後備受高宗優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

▲米友仁《動止持福帖》

趙孟頫&趙雍

趙孟頫是元代書畫家、文學家。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如果說唐宋繪畫的意趣在於以文學化造境,那麼,趙孟頫在其間起到了橋樑作用。如果說元以前的文人畫運動主要表現為輿論上的準備,元以後的文人畫運動以其成功的實踐逐步取代正規畫而演為畫壇的主流,那麼引發這種變化的巨擘仍是趙孟頫。

另外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 《人騎圖卷》

趙雍為趙孟頫次子。以父蔭入仕,官至集賢待制、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他的書畫繼承家學,趙孟頫嘗為幻住庵寫金剛經未半,雍足成之,其聯續處人莫能辨。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馬,亦作界畫。書善正、行、草,亦長篆書。精鑒賞。傳世作品有《蘭竹圖》、《溪山漁隱》等。

▲趙雍《狩獵人物圖》

文徵明&文嘉

文徵明字徵明,是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他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他的繪畫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畫風呈粗、細兩種面貌。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頫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又帶干筆皴擦和書法飛白,於粗簡中見層次和韻味。他的書法則是博飛專精的典範,尤其小楷造詣最高。主要師法傳為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以及鍾繇《宣示》,王獻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筆法於一爐,形成「溫純精絕」的自家風貌。

▲文徵明 《登君山圖卷》

文嘉是文徵明仲子。吳門派代表畫家。初為烏程訓導,後為和州學正。他能詩,工書,小楷清勁,亦善行書。文嘉善畫山水,筆法清脆,頗近倪瓚,著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間仿王蒙皴染,亦頗秀潤,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貞評:「其書不能如兄,而畫得待詔一體。」詹景鳳亦云:「嘉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稍大便疏散不結束,徑寸行書亦然,皆不逮父。」

▲文嘉《設色山水圖》

結語

中國自古書香傳家,門第之間詩書教化,這種父子同時名垂青史可謂是極其讓人艷羨了。也希望在今後的藝術市場發展中有更多這樣的「父子兵」齊上陣,讓藝術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市場通訊 的精彩文章:

國內外都有哪些優秀的策展人
拍賣中心的城市遷移與藝術市場的發展進程

TAG:藝術市場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