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田英章:比王羲之高出來的那部分就是創新

田英章:比王羲之高出來的那部分就是創新

問:怎樣理解楷書與行書的關係?

答:有了楷書做基礎,行書就有了法度,就有了依從;沒有楷書做基礎,只練行書,行書不會好到哪裡去,寫到一定的程度,就寫不動了,因為基礎太薄了。當然,不會行書只寫楷書,楷書不僅僵死、呆板,從整體上看,水平也不會很高。

PS:請問田先生你的楷書那麼好,行書又為何那麼差呢?

問:在書法學習中,怎樣才能做到寫一個比一個好?

答:在我們臨帖時,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臨寫了一個字後,覺得不滿意,還有問題,需要重新寫一個進行修正,於是就眼睛看著第一個自己寫的字,然後寫第二個;再不滿意,於是眼睛看著第二個去寫第三個;還是不滿意,眼睛看著第三個去寫第四個……。依此方式寫下去,離帖就會越來越遠了,到了最後和帖上的字「風牛馬不相及」了。每當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寫了這麼多,再往前看,往往還是臨寫的第一個字好一些。

字寫出來可以修正重寫,但不要按照自己寫出來的字去修正重寫,應該直接對照字帖上的字去修正重寫,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一個比一個好。

PS:沒有理解法帖背景,不了解筆法、結體規律,練再多也沒用!

問:在書法上您認為什麼叫做「創新」?

答:形象地說,我們和王羲之站在一起的時候,比王羲之高出來的那部分就是創新,如果我們只有王羲之的腳面高,抬頭看王羲之的臉都非常困難,在種情況下還大叫要創新,要寫出自己的風格,我想他不是個弱智就是個不可理喻的瘋子。

PS:請問田先生顏真卿的書法有創新嗎?

問:為了寫好字,我們每天要寫多少個字?要寫多長時間?

答:不必計較習字的多少和時間的長短,只要求你自己每天都有所進步就行了,哪怕是進步一點點也都是飛躍。你想飛躍嗎?那就要求自己每天都有一點點進步吧!

書法的「學」,其實就是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臨帖,二是從師。從師問題也非常關鍵,但一定要拜明白老師,不要考慮老師的社會地位和名氣大小,主要是看他能不能把你教出一手好字。否則,請來一個糊塗老師,一不留神會把你帶進溝里。

PS:請問田先生你把學生有沒有帶到溝里呢?

問:學習歐楷,可以不可以往歐楷里加魏碑?

答:往歐楷里加魏碑可以不可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須要先搞清歐陽詢的楷書里有沒有魏碑?歐陽詢在世的年代,距魏碑發展、成熟的年代較近,至少要比我們近多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楷書里應該有魏碑的成分。如果他的楷書里已經有了魏碑成分,那麼還需要我們去加嗎?難道我們是嫌歐陽詢的楷書里魏碑的「成分」太少了嗎?

任何更改或稱作所謂的「完善」,其實都是一種淺薄,在學書心態上都不夠老實。

PS:請問田先生,沒有改變何創新?

問:怎樣才能叫做會寫字了?

答:當你離開帖就寫不了字了,就叫會寫字了。怕的是雖然沒有帖,但你哪個字都敢寫。

PS:「寫字」確實是這樣?

問:在書法學習中,真的一點竅門也沒有嗎?

答:在書法學習中,有時候就是一層紙,一捅就破;有時卻是一座堅固的壁壘,不付出一定的代價是通不過的。有的學員問我,「這個直鉤我的筆法對了,怎麼還是寫不出來呢?是不是還有什麼竅門?」我爽快地回答說:「有!你只要再寫五千次就寫出來了,這就是再簡單不過的竅門了。」

PS:請問田先生那麼多書法史料,是作什麼用的呢?

問:學楷書用什麼樣的毛筆合適?

答:用什麼樣的毛筆,有個人習慣問題,但有些時候也不盡然。現在市面上主要是狼毫和羊毫,但我感覺狼毫硬了些,在寫折彎鉤挑時筆鋒壓不下去,容易刺出筆尖,而且寫出來的筆畫效果多有生硬之感;羊毫又太軟,筆按下去後,筆毫彈不回去,當有時需要強調筆力的時候,又感覺用不上力量。所以近些年來我一直使用幾位制筆專家為我專門製作的幾種「兼毫筆」、「鼠須筆」、「灰狼筆」等,這些筆都比較好用,我感到比較得心應手。

另外,凡是好使的毛筆,無論寫什麼書體都好使,不分楷書、行書。

PS: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問:請老師講講怎樣用墨?

答:現在看你們寫字,普遍情況是蘸墨太多,一定要注意盡量少蘸墨。蘸墨多少才合適呢?對於中楷以上的大字來說,蘸一次墨寫一個字就比較合適。少蘸墨並不等於寫一筆蘸一下墨,寫一個字,蘸好幾次墨,這都是不對的。我們必須要學會用墨。

PS:蘸一次墨多寫幾個字,難道真的不行嗎?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康熙論畫
杜月笙媳婦的字兒,不讓鬚眉!

TAG:月雅書畫 |